8203采区设计内容摘要:
实际所选锚杆间排距均小于计算长度,因此,实际所选锚杆间排距符合要求。 悬吊理论校核锚索间距: 为防止巷道顶板发生大面积整体跨落,用锚索将锚杆加固的 组合梁 整体悬吊于煤层顶板稳定岩层中,校核锚索间距,冒落方式按最严重的冒落高度大于锚杆长度的整体冒落考虑。 此时,靠巷道两帮的角锚杆和锚索一起发挥悬吊作用,在忽略岩体粘结力和内摩察力的条 件下,取垂直方向力的平衡,可用下式计算锚索间距。 L = n F2/[BHγ ( 2 F1sinθ) / L1] 式中 L 锚索排距, m; B 巷道最大冒落宽度,取 ; H 巷道冒落高度,按最严重冒落高度取 m; γ 岩石容重, ; L1 锚杆排距,。 F1 锚杆锚固力, 80KN; F2 锚索极限承载力,取 180KN; θ 角锚杆与巷道顶板的夹角, 65176。 ; n 锚索排数,取 1。 20 通过公式计算,锚索间距为 ,实际间排小于计算长度;且排数增加了,因此,实际所选锚杆间排距符合要求。 (五、)质量标准 巷道宽度: 8203轨道巷和皮带巷 净 宽 均为 3500mm,净 高度 2800mm ; 锚杆:邦、顶锚杆均使用规格为Φ 18mm179。 2020mm的等强锚杆,锚杆的托盘,杆体螺帽均不得松动,托盘必须紧贴岩面。 锚杆间排距: 8203 轨道巷和皮带巷 顶锚杆间排距为800179。 800mm,允许误差177。 100mm,帮锚杆间排距为 800179。 800mm,允许误差177。 100mm; 锚杆外露 长度:露出螺帽≤ 50mm; 锚杆角度:垂直于巷道的围岩,不得小于 75176。 顶锚杆两侧的与顶板夹角 55176。 ,帮锚杆上部的一根仰角 20176。 ,下部的一根俯角 20176。 ; 网搭接长度 100mm,搭接牢固压茬良好; 钢筋托梁逐排安设,并且必须压住网搭接处; 锚索布置:按 2178。 1178。 2五花眼型布置, 锚索为Φ ,长度根据煤层厚度确定,以进入稳定的煤层顶板岩石 (最短不得小于 12m),在施工过程中根据煤层的厚度随时调整锚索长度; 锚索外露长度为≤ 300mm; 21 1锚索距工作面 距离不得大于 20m; 1每根顶锚杆眼必须安装 3卷规格为 MZK2335 的树脂药卷,每根帮锚杆眼必须安装 2卷规格为 MZK2335的树脂药卷,每根锚索眼底必须安装 6卷规格为 MZK2335 的树脂锚固剂药卷,严禁使用变质和不合格的药卷; 1顶锚杆锚固力≥ 80KN,邦锚杆锚固力≥ 60KN,锚索预紧力≥ 100KN,锚索锚固力≥ 180KN; 1巷道严格按地测给定中心方向施工,严禁断面不够或超挖现象,若超挖 300mm 应及时补打锚杆。 (六、) 支护工艺 施工顺序:安全检查(顶板 管理 、 找巷道底板、 瓦斯、工程质量 、探头位置等)→标定中线→ 综掘机切割、出煤→ 敲帮问顶→架设临时支护→顶锚杆眼施工(联顶网)→两帮锚杆施工(联帮网)→收尾整理工程质量。 临时支护工艺、工序及要求: 掘进机割出一排锚杆进度后,使截割头落地,闭锁截割部电机,断开掘进机上的电源和磁力启动器的隔离开关。 操作人员站在完好支护下,用不小于 长的长柄工具处理干净顶帮的活矸(煤),并进行敲帮问顶。 确保无问题后,人员站在永久锚杆支护下,将预先联好的超前顶网解开,前移前探梁,并用前探梁托起一根钢筋托梁。 前探梁上及时用木板梁维护顶板,按中心线调整好 钢筋托梁,木板梁与前探 22 梁用木楔子楔紧。 穿前探梁时必须专人监护顶板及煤帮。 顶板维护好后,开始打锚杆。 安装顶板锚杆: ⑴ 施工顶板锚杆眼:采用煤电 钻机按钢筋托梁孔位由巷道两帮向中间施工锚杆锚索眼。 巷道顶板锚杆眼总长2020mm。 由于顶锚杆设计 ,为防止一次使用 长钻杆打眼平稳性差,高度不够,可先用 先打 ,再换 米长钻杆打到设计深度。 ⑵ 送树脂药卷:穿过钢筋托梁眼向锚杆眼内装入 3 卷规格为 MZK2335 的树脂药卷,用等强锚杆慢慢将树脂药卷推入孔底。 ⑶ 搅拌锚固 剂:用搅拌接头将钻机与锚杆连接好,然后升起钻机将锚杆接触眼底或预留好锚杆外露长度时,停止升钻机,搅拌 2540s后停机。 ⑷ 紧固锚杆: 90180s后,将托板、螺帽按顺序上好,并用扳手将锚杆紧固好。 必须确保扭力矩不小于。 ⑸ 及时将下一循环的顶网预先联好,并倒挂好。 安装帮锚杆: ⑴ 两帮连接金属网,将网按要求压在对应的前一排锚杆位置。 注意用扳手将锚杆紧固好。 必须确保扭力矩不小于。 ⑵ 在两帮用 煤电钻 在设计位置施工巷道帮锚杆眼,方 23 法同顶眼施工。 ⑶ 送树脂药卷:向锚杆眼内装入 2 卷规格为 MSK2335的树脂药卷,用等强锚杆慢慢将树脂药卷推入孔底。 ⑷ 搅拌锚固剂:用搅拌接头将钻机与锚杆连接好,然后用钻机将锚杆接触眼底或预留好锚杆外露长度时,停止推钻机,搅拌 2540s 后停机。 ⑸ 紧固锚杆: 90180 s后,将托板、螺帽按顺序上好,并用扳手将锚杆紧固好。 安装锚索: ⑴ 施工顶板眼:用锚索钻机按要求打好眼。 ⑵ 送树脂药卷:向眼内装入 6 卷规格为 MSK2335 的树脂药卷,用钢绞线慢慢将树脂药卷推入孔底。 ⑶ 搅拌锚固剂:用搅拌接头将钻机与钢绞线连接好,然后用钻机将钢绞线接触眼底 或预留好钢绞线外露长度时,停止推钻机,搅拌 2540s 后停机。 ⑷ 张紧锚索: 10 min 后用张拉千斤顶张紧锚索,预紧力为 100KN。 (七、) 矿压观测 观测对象: 8203 轨道巷 掘进巷道。 观测内容:巷道顶板离层量,顶底板移近量,两帮相对移近量,锚杆的拉拔力,锚索的预紧力及预应力。 观测方法: 24 巷道顶煤 离层量,两帮相对移近量的观测:进入 8203 轨道巷后,即开始布置测站,测站间距 100m。 测站测点布置要求,在巷道两邦适当位置各找一点用线绳拉成一条直线(量出两点的距离,作好记录),然后分别在巷道顶 第 2 根、第 4 根锚杆位置竖直量出锚杆端头至直线的距离,作好记录。 靠工作面最近的测站每天观测一次,其余每星期观测一次。 锚杆的拉拔力每 300根锚杆作一组实验,使用 ZY20型锚杆拉力计;锚索的预紧力及预应力用 YCD1801型预应力张紧器施工,每 10根抽检一根。 四、 巷道 的断面与支护 工作面 上 顺槽( 8203 轨道 巷) 上 顺 设计为 米179。 米(宽179。 高)的矩形断面为轨道运输 巷道 开切眼毛巷 开切眼毛巷 计断面为 3 米179。 米(宽179。 高) 的矩形断面,开切巷采用锚网钢筋梯子、锚索联合支护方式,顶锚杆间排 距 800mm179。 800mm,选用Φ 18mm179。 2020mm 的等强螺纹锚杆;帮锚杆间排距 800mm179。 800mm, 选用Φ 18mm179。 2020mm 的等强螺纹锚杆 ,扩巷时去掉。 开切巷 切眼设计断面为 7 米179。 米(宽179。 高) 的矩形断面。 开切巷采用锚网钢筋梯子、锚索联合支护方式(详见施 25 工图),交叉点配金属棚子联合支护,确保开切巷的支护强度,锚杆间排距 800mm179。 800mm,长度顶眼 2 米,(直径 18mm的等强螺纹锚杆)帮眼 2米;锚索采用隔排布置,间排距 800mm179。 1600mm ,锚索长度以施工到稳定顶板岩石中 12 米 为原则,根据平均煤厚锚索长度平均为 12米。 7000280075176。 200800扩 帮2020800毛 巷35003500800 80012020 26 开切眼支护设计平面图800800800800800800800800800800800800800800800800800800800800800800800800160016001600160030001800 202020202400240023002300600600 第三章 生产工艺 第一节 采放比 采煤方法: 倾斜 长壁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 根据地质资料,煤层平均厚度为。 前面已确定工作面机采高度 为 ,因此经计算采放比为 1: ,在合理范围内。 27 第二节 工序组合 一、作业循环:割煤 移架 推溜(拉后溜) 放顶煤 二、回采工艺 落煤 采用 MG200/500QWD 型采煤机割 煤 1)割煤方式:双向割煤,前顶后底 2)进刀方式:端部斜切进刀 3)进刀设计 : ① 当采煤机运行到工作面下端头时,停机,落下滚筒,此时上部支架已移,运输机已推; ② 换向上行切入煤壁,下滚筒吃满刀为止; ③ 推移采煤机以下运输机,移采煤机以下支架,采煤机下行至机头吃三角煤; ④ 上行,正常割煤至机尾; ⑤ 上端头进刀和下端头进刀相同(见图) 工作面端头斜切进刀示意图 2 装煤 借助采煤机螺旋滚筒与刮板机的铲煤板相结合,在采煤 28 机与刮板机同时运行过程中自动完成装煤工作。 3 运煤 工作面选用 SGZ730/200179。 2 型输送机运煤 机巷采用 SZZ730/160 型转载机和 一台 DSJ1000/160179。 4 移架 煤机割煤后坚持带压及时移架,移架工作由支架的推移千斤顶借助运输机来完成。 5 推移前部输送机(拉后部输送机) 推移前部输送机靠液压支架的推移千斤顶来完成,推移工作要安全迅速,并保证平直,推移刮板机与采煤机应保 持1215米的距离,弯曲段不小于 15米;可自下而上,自上而下或从中间向两头推移刮板机,不准由两头向中间推移。 拉后部输送机是靠移后溜千斤顶,移后溜千斤顶是双作用液压缸,它的作用是拉动支架后部输送机,缸体通过十字头与底座一侧连接,活塞杆通过十字头及链环与后部输送机溜槽相连接。 拉移方式及要求与移前部输送机相同。 6 放顶煤 放煤步距 ,即采用两刀一放。 第三节 放煤方法 初采支架推出切眼,顶煤一冒落就开始放煤。 割煤放煤 29 平行作业,即沿工作面全长一分为二,实行前半部放煤,后半部割煤,或前半部割煤,后半部放 煤。 采放比为 1: 放煤步距 ,即采用两刀一放。 放煤工艺的要求:多轮放煤、顺序放煤、均匀放煤、大块破碎、见矸关门。 第四章 顶板管理 第一节 矿压显现规律预计 根据我国对综放开采顶煤顶板活动规律的研究与应用,对我矿矿压显现规律预计如下: 一、综放工作面支架载荷与采厚之间的关系 综放工作面支架载荷不因采厚的增大而大幅度提高。 直接顶随采随冒,支架应承担其重量,老顶岩层能形成“砌体梁”结构、“传递岩梁”结构,老顶回转通过不可压缩的直接顶对支架产生作用; 老顶有周期性的回转、垮落,表现在 工作面有周期性的矿压显现。 二、综放工作面顶板来压及其结构特点 综放开采工作面 有 明显周期来压 ; 综放开采顶板下沉量增大,活柱下缩量增加; 综放开采支架受力一般前柱高于后柱,支架四连杆 30 受力与普通综采有所不同; 支护方式不同,支架的工作阻力不同,支架载荷不同,一般为 P 液压 > P 单体 > P 摩擦 > P 木。 这种现象实际反映了“硬支多载”的特性,从另一角度讲,支架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维护工作面顶板(顶煤)暂时的完整性; 第二节 工作面顶板管理方法 工作面采用采用 ZF5000/17/28型 基本 液压支架 78架 和6 组 ZF5400/18/28型过渡液压支架支护顶板。 为使支架有效地支撑顶板、护煤壁,防止冒顶事故及减少煤壁片帮,工作面液压系统必须完好可靠,泵站压力达到规定值,支架初撑力达到规定值,采取追机移架,并及时伸护帮板。 控顶距: 最大控顶距 4835mm 最小控顶距 4235mm 放顶步距 1200mm 采空区处理方法为移架后自行垮落 31 最 小 控 顶 距 最 大 控 顶 距 第三节 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的顶板管理 一、下安全出口的顶板管理 32 下端头支护设计图1支架转载机煤壁前溜后溜 ① 在前后溜机头即 1支架和转载机之间的空间各用一对 5 米的箱型梁支护,一梁 四 柱,靠煤壁两根柱子,随着工作面往前推进,及时依次将梁往前移 ② 转载机与下帮煤壁的空间,靠煤壁用 1米的铰接梁,一梁一柱,在中间靠铰接梁加二根 5米 长的箱型加强梁,一梁四柱 ③ 转载机上部每隔 米横放一块大板担在转载机两边的梁上 二、上安全出口的顶板管理 ① 前溜机尾至上帮煤壁每米一对 5。8203采区设计
相关推荐
草料。 建设标准和产品标准 产品质量标准 育肥羊出栏标准:无任何传染疾病和其它疾病,羔羊 3个月后,育肥 60 天出栏,胴体重在 20 千克以上。 工艺技术方案 工艺 (技术)路线及流程图 纯黔北麻羊 种公羊 和 纯黔北麻羊 种母羊。 大一财务管理有限公司 资本运作 14 纯黔北麻羊 ♂ 纯黔北麻羊 ♀ F1 羊的饲养管理技术 种公羊的饲养管理: 公羊日补充饲料量为 千克,冬春补饲期 ( 8
一定交叉。 项目建设周期 2 年。 三 、目标要求 贯彻“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等方针 ;按照“城乡一体,整体推进,一步到位,全面规范”的原则;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以“绿色殡葬、生态殡葬”为目标,实现生态化、园林化、规范化的公益性公墓建设要求。 四、建设规模 根据 金钟街道龙潭社区 建设规划,集中建设一所 2028 座农村公益性公墓。 公墓占地面积控制在 30573
............................................... 13 附录 ..................................................... 14 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智能 温控器主要单片机,时序电路,温度采样电路, A/D 转换电路,温度显示电路,温度输入电路,驱动电路等组成。 系统原理图见图 所示。 图 智能温
》 (JTG F80/12020)中的工程项目划分标准与《亭子口水利枢纽四川省广元市元坝区黄金口大桥复建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在工程开工初期,经过监理批准,将本工程进行项目划分。 单位工程黄金口大桥划分为基础及下部构造( SG11HJK01 )、上部构造预制和安装( SG11HJK02 )、上部构造现浇( SG11HJK03)、总体、桥面系和附属工程( SG11HJK04)、防护工程(
量占 %, ~ 粒径含量占 %, ~ 粒径含量占 %, %。 ( 6)水文地质 ① 地下水赋存的地质条件及构造基础。 县境内山区与平原区地层岩性截然不同,即山体之间、平原内部、岩状及结构各有差异。 一是在山体中,北山主要由古生代岩浆岩构成,前震旦纪片岩,片麻岩零星分布;红崖山及盆地内零星分布的狼跑泉山、莱服山、岩性主要为前震旦纪、震旦纪片岩、片麻岩、千枚岩、变质砂岩、白垩纪和第三纪泥岩、砂质泥岩
管桩现场堆放不得超过四层。 管桩桩位的测量定位: 1)管桩桩位的定位工作,宜采用 J2 经纬仪及钢尺进行,其桩位的放样误差,对单排桩 ≤10mm ,群桩 ≤20mm。 2)管桩桩位,应在施工图中对其逐一编号,做到不重号,不漏号。 3)管桩桩位经测量定位后,应按设计图进行复核,监理对桩位 的测量要进行旁站监督。 做到施工单位自检,总承包方复检,监理单位对测量定位成果进行检查(简称 “ 两检一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