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学一做七一党课讲稿五篇内容摘要:

围。 三是处事要公道正派。 自古公道最能得人心。 大家都长期工作、生活在农村,虽然都有三亲六故,但为人处事不能有亲有后。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 “ 不患寡而患不均 ” ,意思是说不怕贫穷、不怕分的少,就怕分配不公平。 公平既是老百姓对社会、对组织最起码的要求,也是我们做好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 日照莒县是革命老区,当地年纪最大的村党支部书记是 87 岁的卢翠秀, 30 多年来,她带着群众治山治水、修路搭桥,村里的 100 多户人以及周边山上的每一道沟沟坎坎都记在小本子上。 村民就说 “ 因为她办事公正,各方面一碗水端平,各方面做的很好,都很尊敬她 ,最后都让她干一把手,当书记,都很听她的 ”。 我市也有一批任职 20 年、 30 年的老书记,他们之所以在老百姓要求越来越高、三年一换届的情况下能够连选连任,原因很多,但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想事出于公心、办事公平公正,让老百姓 “ 挑不出理来 ”。 现如今,有的基层干部对是不是困难群众心里清清楚楚,但就是不给批低保,把自己的亲戚朋友报上去,不见好处不办事、不拿好处不办事,这样的干部根本就谈不上称职。 群众的眼睛 “ 揉不进沙子 ” ,丧失了公正,也就丧失了民心,也就丧失了威信。 现在社会上有不少人对毛泽东时代非常向往,向往什么 ?绝不是向往 那个时代的贫穷落后,主要是向往那个时代的公平正义。 人们虽然贫穷但心情舒畅,向往党的干部的纯洁性,向往那时全社会人民拥有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 基层党员干部是群众共同利益的代表,要想赢得老百姓的信任和拥护,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公道,特别是对财务管理、宅基地分配、低保户申报、土地征用补偿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要讲原则、讲程序、讲正气,不凭个人好恶办事,也不偏亲厚友,更不与民争利,让真正困难的得到照顾,让符合条件的得到补助,让思想进步的成为党员,努力创造经得起评论和检验的业绩。 三、要心中有责、率先垂范,在 履职尽责上树标杆、做表率 有句俗话叫: “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 ”。 老百姓怎么评价我们的党员 ?他不听你讲大道理,就看你怎么做、你做得怎么样。 《第一书记》中沈浩有一句感人肺腑的话: “ 你是共产党员,你是第一书记,肩负着组织的重托、领导的信任和群众的期盼,只有尽心尽力好好工作,把小岗发展起来,让小岗人富起来。 ” 这句话道出了一基层党员身上所肩负的职责和使命。 一要崇尚学习,提升素质。 学习是一个真正耳熟能详的话题,为什么还要讲学习 ?因为当前知识更新速度太快,我们没有学过、干过和不会、不懂甚至根本就不 知道的事情太多。 我相信,在这方面每个人都有体会。 这就要求广大党员时刻增强知识更新、练就能力的紧迫感,重视学习、加强学习、善于学习,提高与时代发展和事业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 要学习理论政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1 月 27 日国家又出台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意见,这是自 2020 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 13 次聚焦 “ 三农 ” ,是做好新形势下农业农村工作重要纲领性文件。 今年中央还将在全党开展 “ 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 ” 学习教育,是推动党 内教育从“ 关键少数 ” 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 党员干部作为党的政策的宣传者、执行者,我们必须以 “ 两学一做 ” 专题教育为契机,深入学习、准确理解党的方针理论政策,切实增进对当今中国发展理念、道路、政策的认识和理解,这是我们做好当今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 要学习专业知识,业务上的门外汉往往会导致工作上的力不从心。 去年 **成功争取将建设中韩产业园纳入中韩自贸区协定。 通俗一点讲,就是外商在 **内投资建厂和在韩国本地投资建厂性质是一样的,这为我们引进外资提供了非常难得的机遇。 **作为项目经济的 主战场,能否抓住机遇并迅速转化为发展现实,还取决于平常的深入学习研究和关键时刻的积极实践。 因此,每一个基层党员干部要适应知识经济的新形势,特别是与自己岗位相适应的业务知识,只有强大的业务知识作为工作的支撑,才能做到先人一步、引领工作、遇事不慌。 要学习榜样典型,先进典型是有形的正能量、鲜活的价值观。 大家要时刻以先进典型为标尺,既要对照焦裕禄、杨善洲、牛玉儒等现实典范照一照、比一比。 也要以先进典型为标杆,学习身边榜样、基层模范、敬业楷模,做到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更要以先进典型为标兵,深入学习先进典型的公仆情怀、 求实作风、奋斗精神和道德情操,在本职岗位第一线创先争优,在改革发展主战场建功立业,争做有为干部、推动有效发展。 二要强化担当、履职尽责。 担当是时代召唤下的一种客观需要,其核心是在履职尽责中无私奉献、勇于牺牲。 回顾周恩来的一生,他对党和国家事业具有高度的责任担当,无论是对敌斗争之际,还是在党内出现意见分歧时,他总是坚持做对党、对国家有益的事情。 特别是在 “ 文革 ” 期间,尽管他自己处境艰难,仍然以对党对人民的忠诚和自我牺牲、高度负责的精神,带病总理国家事务,协调处理方方面面的关系和矛盾,并与 “ 四人帮 ” 针锋相 对、巧妙周旋,以维护党和国家的最高利益。 当时他承受着各方面的压力,处于极端困难的境地,相忍为国,相忍为党,相忍为民,甚至发出了 “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 的悲壮心声。 可以说,如果没有周总理在 “ 文革 ” 中苦撑危局,后果不堪设想。 习总书记强调,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 大家不论是领导班子成员,还是普通党员干部,都是群众中的先进代表和模范榜样,如果说工作几年或任期几届,那里山河未改、面貌依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发挥出来,经济没有取得较快发展,群众生活水平没有太大提高,就愧对组 织、愧对群众、愧对党员这个荣誉称号,就不是一名称职的党员干部。 因此,我们学习周恩来这种精神,就是要切实强化责任担当,始终把发展稳定重任牢牢记在心里、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中,面对任务挺身而出,面对问题迎难而上,敢于触及矛盾,善于攻坚克难,以忘我的热情在集体经济发展、促进群众增收、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干出新业绩、开创新局面。 三要满怀激情、干事创业。 激情是一种可贵的工作状态和工作品质,往往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工作潜能、催生不朽的业绩。 毛泽东同志说 “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 ,这里所说的 “ 精神 ” ,指的就是工作激情。 正 是因为有了敢闯敢冒、敢于创新的激情, 34 年前安徽凤阳小岗村 18 位农民冒着风险签下土地承包责任状,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开放的序幕。 正是凭借真抓实干的激情,全国劳模申纪兰带领西沟儿女,把一个几乎不具备生存条件的旧西沟,建成了一个农林牧贸工商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前些日子看了一部纪录片 ― 《大国工匠》,我很感动,他们不是科学家、不是高级知识分子,也不是领导干部,但是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激情,放飞了飞船、托起了大飞机,成为国之栋梁。 今天在座的有些是老同志、也有刚参加工 作的大学生,岁数大的可以想一想我们怎么从艰苦日子中走过来的,年轻的同志想一想高考、公务员考试付出的辛苦和努力,那么到现在你的激情还在不在 ?有没有不思进取、惧怕困难、得过且过的心态 ?有没有朝气不足、暮气沉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想法。 有没有为官不易、为官不为的思想 ?如果有这种思想将是非常可怕的,即使水平再高、能力再强,也不会有大的作为,最终贻误党和人民的事业。 古代廉吏尚且 “ 一日无劳、三餐不安 ” ,我们作为共产党员,一定要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激情,以抢的意识、闯的魄力、拼的勇气、争的劲头,努力攻坚、奋发进取,才能创造 出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四、要心中有戒、言行规范,在个人干净上树标杆、做表率 党的十八大以来,打老虎、拍苍蝇,狠抓作风建设成为新常态,各方面要求有了新变化。 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适应新变化、新要求,坚守底线、不触红线,真正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一要严以修身、知足知止。 2020 年 10 月 18 日,中共中央印发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提出摒除私心杂念、做到知足知止是对党员干部的一项基本要求。 老子也在《道德经》中说过一句话: “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 ,意思就是说,知足的人就常能感到满足 ,一辈子都不会因为欲望太强烈而辱没自己。 做事有分寸的人就常能有所节制 ,一辈子都不会做可耻的事情。 其实, “ 知足知止 ” 不是多么高深的道理,一般人都能体悟得到,但是现实生活中能够真正做到和始终坚持的似乎并不多,很多党员 “ 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 ,以致于让自己踏上了不归路,一步步走向罪恶的深渊。 令计划不懂律己律人终有囹圄之灾,薄熙来权力滥用难逃正义法网之捕,周永康修身不严晚节自为谋私所陷。 杭州市原副市长许迈永落马后自我反思时说: “ 看着老板们的财富迅速增长, 心态变得不平衡了,患上红眼病了,从而不满足于现状,心态不平衡,时常有一种攀比思想,与老板比,与高收入阶层比,越比差距越大,越比心态越不平衡,比来比去,最终将自己比上了断头台。 ” 许永迈所谓的 “ 心态不平衡 ” 长期得不到纠正,成为他滑向腐败深渊的重要原因。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做不到知足知止,就可能欲望得不到满足,而无视党纪国法、最终酿成悲剧。 明代朱载(“ 育 ”) 曾写过一首散曲,名为《十不足》,我在这里读一下,与大家共勉,他写到 “ 逐日奔忙只为吃,才得有食又思衣。 置下衣服身上穿,抬头却嫌房屋低。 盖了高楼和大厦,床前缺少美貌 妻。 娇妻美妾都娶下,又想出门没马骑。 花钱买下高头马,马前马后少跟随。 家人招下十数个,有钱没势被人欺。 一干干到知县位,又说官小职位低。 一升升到阁老位,每日思想要登基。 一朝南面坐天下,又想神仙下象棋。 洞宾陪他把棋下,又问哪是上天梯 ?上天梯子未做下,阎王发牌鬼来催。 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天上还嫌低。 ” 这首诗生动地向世人说明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