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感恩母亲主题演讲稿内容摘要:

真正开始理解和体味母亲的艰辛。 我的母亲出生在一个在当时算作比较富裕的家庭里,他的父亲又很开明,所以我母亲从小读过私塾,上过学堂。 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读书人,所 以我母亲读过很多的一些书。 可是在那个年代 “ 女子无才便是德 ” ,而她的父亲又英年早逝,家里再没有人支持一个女孩子继续读书,十几岁就退学回家学做家务了。 读书 —— 是我母亲一生的向往。 所以母亲很重视我们的学习。 也常用一些古语, “ 头悬梁,锥刺股 ” 之类,对我们进行重火力地强聒。 可是那时的我们,哪里能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把这些都当耳旁风了。 记得我们小时候,母亲明明要分派我们去挑水,看到我们在读书,就宁肯自己去挑,也不打扰我们。 母亲说 “ 看书看一半的时候,是不可以打扰的 ”。 母亲不会挑水,所以母亲挑水的姿势很特别,总是 把握不好两边水桶的平衡,就用两只手擎着前面的扁担,弓着腰,很吃力的样子。 小时候,我们不会体谅和爱戴母亲,反而觉得很好笑。 有时候还恶作剧,看到母亲要叫我们,就马上拿起书装样子。 我的母亲十分勤劳和乐观,无论生活怎么艰辛,母亲总能以十分的热情忍耐着,从不抱怨。 那是我们小的时候,家里人多吃不饱,母亲就到处开地,种瓜、种菜,干得义不容辞。 那个时候,大家都没有粮食吃,土地很宝贵,哪里有空地呢。 母亲种瓜的地,多是脸盆大小的。 而这也都是母亲一点儿一点儿造出来的。 母亲常常是在石头空儿里造地。 有时无法用镢头刨,只能用 镢头掏两下,把泥掏松了,然后用手翻捡着里面的小石头,再用手捡掉里面的草根,而里面的大一点的石头,母亲就把它捡到外面放着,然后坐下来,耐心细致地垒地边儿。 有时候,看到这块地的土薄了点儿,母亲就用手一抔一抔地从别处抔一些来补充。 母亲的脸上身上全是泥土,全然不觉得泥土是脏东西,还不时地用满是泥土的手弄头发。 我的母亲竟能和泥土这样的亲和。 母亲造的地,时常是一块地只能种一颗瓜苗,母亲也很满足。 母亲在造地的时候,还喜欢给我们背儿歌: “ 小蚂蚁爱劳动,一天到晚苦做工,找粮食搬进洞,舒舒服服过一冬 ”。 其实母亲也是在激励自己, 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做着这些事情。 母亲总是任劳任怨,从没有烦躁的脸色。 有时割草把手割破了,鲜血直流,回家找块破布一缠,再继续割。 这些情景我记忆犹新,可作为小孩子,我们从来没有体贴过母亲,也没有多想什么,一切的一切都觉得是那么的天经地义。 只是在我长大了以后,时常想:母亲也是女人,母亲也年轻过,在母亲那么年轻的时候,竟有如此强烈的家庭责任感和坚韧精神。 母亲在爆裂的阳光下开地、种瓜,用手抔泥土的时候,显然没有顾及自己的形象,她心中最坚挺的支撑是孩子们的温饱。 现在有时候,看着母亲那双粗糙的手,我内心非常的怜惜。 母亲做事情总是很有兴致,很细致,能从艰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