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新尝试内容摘要:

情境中、阅读自学中、交流评价中质疑,渗透质疑方法的指导,同时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释疑,从而在质疑、释疑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在讲解 “ 甲、乙两桶油的质量比是 5︰ 3,如果从甲桶油中取出 45 千克油倒入乙桶后,甲、乙两桶油的重量之比是 2︰ 3,求甲乙两桶油的总重是多少千克。 ” 第一次遇见这种题目 是,班上做出来的同学很少,有个同学起来讲解他的方法时是这样做说 “5 ︰ 3=25︰15,2︰ 3=16︰ 24,把甲乙两桶油的总重量都分成 40 份,原来甲的 25份比现在 16 份少了 9 份,是因为少了 45 千克,就可以求出一份是 5千克。 ” 听完他的讲解,同学们在听懂的同时提出了质疑。 “ 为什么要分成 40 份 „„ 有什么道理和思路让我们在以后的做题中能直接想到这里呢 „„ 你的方法有点东拼西凑的感觉 „„” 一阵讨论后学生们终于想起了我, “ 老师,你有没有更好的讲法。 ” 当我讲解了我的思路后,同学们也都豁然开朗。 这节课我很开心的对提出质疑的同学们 进行了表扬,有质疑才有进步。 四、高效课堂,改进教学方法 曾经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过这样的一段话, “ 如果一百多年前的医生复活了,他在这个时代当不了医生,如果一百多年前的建筑师复活了,他在这个时代当不了建筑师,但是如果一百多年前的老师复活了,在这个时代他依旧可以站上讲台。 ” 这句话深深地讽刺了我国多年来的教育固步自封,没有改革和创新。 同时也提醒并鞭策在新时代下的我们必须对教育进行改革和创新。 作为一名刚刚踏上教育道路的新老师,在如今的大形势之下,我紧紧的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教学的过程中,探索并 实行着 “6+1”高效课堂。 从以前字字句句的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