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党内统计年报讲解内容摘要:

称) • 专业技术、管理岗位 “ 双肩挑 ” 的人员其技术职务也要统计在 69行 • 注意发展 “ 先进模范人物 ” 的范围(见指标解释),不要漏统计 • A14特殊情况下注意是 “ 过程中 ” 发展的,事件发生后发展的不能统计在内 第 15表 发展党员情况(二) 审核要点: • A13省(部)一级及以上的范围:国务院及其直属工作部门、人民团体,省人民政府、人民团体等命名表彰的先进模范,有数据要上报名单 • A1 “ 补充资料 ” 栏有数据要上报情况说明 • A16/A15栏比重较小的要认真审核(共青团推优工作) • A18栏 “ 台湾省籍 ” 有数据上报情况说明 第 16表 发展对象情况 要注意的问题: • 发展对象是指经过一年以上的培养、教育,准备下一年发展的入党积极分子,所以此表 123行数据均 ≤17表入党积极分子 123行数据 审核要点: • 生产一线的比重: G4占 A4比重较小的, G9≠A9, G16≠A16,以上情况查明原因并上报说明 • G18占 A18比重较小的,即 “ 生产工作一线的农牧渔民 占“农牧渔民”比重小的,要查明原因并上报说明。 • E21/A21比重大的报说明; D22栏有数据报说明 • 其他栏有数据报说明。 • 补充资料慎填。 第 17表 入党积极分子情况 要注意的问题: • 入党积极分子、申请入党人的指标解释 审核要点: • 生产一线的比重: G4占 A4比重较小的,要查明原因并上报说明 G8≠A8, G14≠A14的,要查明原因并上报说明 G16占 A16比重较小的,要查明原因并上报说明 • E21占 A21比重较大的,即 “ 大专有以上学历学生 ” 较多的,要查明原因并上报说明 • 注意关于大学生年龄的审核 • 24行 “ 申请入党人员 ” 数据的审核,应与以下数据大致相符:上年报表此栏数据 A24 今年确定为积极分子的人数 ( 17表 A1) +本年 提交 入党申请书人数 ( 17表 A19) 第 18表 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工作情况 审核要点: • 新的社会阶层包含范围(第三表补充资料)。 个体(城镇个体)劳动者均指户主 • 三大项数据的逻辑关系:本年发展党员( 19行) ≤发展对象( 1018行 )≤入党积极分子( 1927行) • “ 私营企业主 ” ( 1 24行)出现数据要上报名单,并注意名单中标的人员基本情况与本表填报数据情况一致 • H列( 60岁以上)各项注意是否符合逻辑 • 申请入党人员 28行、 29行注意与上年报表相关数据核对,变化幅度不应太大 第 1 20表 城市街道、社区(居委会)、社会团体等发展党员工作情况 审核要点: • 两表内 4大项内容的逻辑关系: 本年发展党员 ≤发展对象 ≤入党积极分子 ≤申请入党 • 这张表包含 8个领域,请涉及到这些领域的汇总单位(街道、乡镇 、民政、司法、财政等部门等)在审核时注意有无漏报 • 各项数据注意与上年报表对应项数据核对 第 21表 党的基层组织数量情况和换届情况 要注意的问题 •统计范围:各级各类基层党组织。 不包括 地方党委、部门党委 (党的基层组织系指根据 《 党章 》 规定,在 “ 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 ”,建立的党委、总支部、支部) •统计对象:本表统计的是 “ 组织数 ” •原则上 B1党委总数 (企业党委 +事业单位党委+机关党委 +其他党委 )=非法人单位成立的党委数,请报说明。 第 21表 党的基层组织数量情况和换届情况 • 5栏 “ 城市街道 ” 、 “ 乡镇 ” 是按行政区域统计,即街道、乡镇党组织及其所属的机关、企业、事业、社区、村等所有类型基层党组织(与 15列是有重叠的) • 6—15栏按单位类型统计(注意离退休党支部的分别归口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不可填入 “ 其他 ” 栏) • 10栏包含开发区机关、乡镇(街办)机关 • 临时党支部不统计入此表 • 其他栏包含乡镇(街道)、村、林场、社会团体等党组织数(详见报表说明)。 第 21表 党的基层组织数量情况和换届情况 •注意园林局、档案局、广电局、烟草专卖局等属事业单位,非政府职能部门,与编办核实 •党组、工委情况分别在补充资料 2中统计。 本级汇总表只可能反映本级及下一级党组、工委情况,不可能出现上级党组、工委情况 •党组的 “ 总数栏 ” 包含了机关党组、事业单位党组、企业党组等,而后面的 4类分项仅是机关党组 • 国务院和地方政府工作部门党组织情况,注意范围在政府口。 第 21表 党的基层组织数量情况和换届情况 •企业栏的填报与 23表、 24表的关系; •事业单位栏的填报与 25表的关系; •机关栏的填报与 26表的关系; •其他栏的填报与 22表、 27表的关系; •补充资料 1“党组 ” 与 28表 D2“党组 ” 的关系; •补充资料 3“党组 ” 与 28表 D2 “党组 ” 的关系; •补充资料 4与 22表 E列的关系。 第 21表 党的基层组织数量情况和换届情况 审核要点: • B列 “ 党委 ” 数较上年数据变化较大的,要查明原因并上报说明和文件(具体到一个基层单位党委有变化的都要掌握情况) • 3栏数据之差(任届期满未本年未换届)较大的,要重点审核并上报说明(原则上两栏相等) • 8三栏党委之和与 2 24表党委之和核对,重点审核集体经济数字。 • 1014栏市(州)、县(市、区)在 1 12栏不应有数据 • 15栏 “ 其他 ” 要上报详细分类说明(乡镇党委、社区、建制村、民办非企业、新社会组织、个私协会等) • 补充资料 15项数据注意与上年比较,数据有变化的上报说明。 市州上报报表若在中央、省一级中出现数据要查明原因并上报说明 • 建制村建党委的上报名单 第 2228表中相同的审核说明 •均是以法人单位为统计对象,统计的全是单位数。 因此填报建党组织情况时均按单位党组织的最高形式填报 •各表中 1栏 “ 单位数 ” 均要与同级相关部门同期数据,以及上年报表数据比较, 2栏 “ 建党委 ” 数与上年各表中 2栏 “ 建党委 ” 数比较,有变化的要查明原因并上报说明。 第 22表 街道、社区(居委会)、乡镇、建制村法人单位建立党的基层组织情况 •核心要掌握各市州、各县市区乡镇(街办)数、建制村(社区居委会)数 •区别林场党组织与建制村党组织 •乡镇一般建立党委,城市街道一般建立党工委 第 22表 街道、社区(居委会)、乡镇、建制村法人单位 建立党的基层组织情况 审核要点: • 1栏 “ 单位数 ” 与同级民政部门同期统计数据应一致,不一致的要查明原因并上报说明 • 1栏 “ 单位数 ” 与上年报表相应数据比较,有变化的要上报说明 • 街道建工委的不填在 A2栏,应填在 “ 补充资料 ” • A列街道、 C列乡镇没有建党(工)委的要上报说明 • B、 D、 E列社区、村, 811行 “ 未建党组织的 ”有数据要查明原因并上报说明 • 1 13行不要漏填,注意党员志愿者指标解释 第 23表 公有经济控制的企业法人单位建立党的 基层组织情况 要注意的问题 • 第 23至 27各表的补充情况中职工情况按人事关系填报,党员情况按照组织关系填报(如已转组织关系的借调人员,人事关系由原单位统计、组织关系由借调单位统计)。 个别单位会出现人事关系与组织关系不在同一个单位的情况,即在岗职工数 党员数,按实际情况上报。 • 注意“中央企业、中管金融企业”等 4个指标 • P46页指标解释 2, “ 公有经济控制 ” 的企业除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