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高中课程改革内容摘要:

程内容体现当代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  反映各学科的发展趋势;  关注学生的经验 , 增强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 应根据时代发展需要 , 及时调整 、更新。 ( 1)时代性  既为进一步提升所有学生的奠定共同基础 , 同时也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奠定不同基础。  强调掌握必需的经典知识及灵活运用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旺盛的求知欲 、 积极的探索精神 、 坚持真理的态度;注重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 2)基础性  为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 , 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 , 本方案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 ,各学科分层次 、 分类别设计了多样的 、可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 , 以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求。 ( 3)选择性 三、关于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 ,明确实验目标和任务  2020年 12月,经部党组讨论通过高中新课程方案,并同意以省为单位进行实验;  2020年 3月至立同志签批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标,周济同志圈阅后正式印发;  高中新课程颁布后, 12个省份通过不同方式表示愿意参加首批实验;  2020年 11月,部长办公会讨论,同意广东、山东、宁夏和海南 04年秋季成为首批实验区,并明确了新课程实验的目标和任务:  全面验证 《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 和各学科课程标准;  加强地方和学校课程建设的能力;  建立新课程管理制度。  建立开发和共享课程资源的机制;  探索与新课程相配套的评价制度和高校招生考试制度。 教育部于 2020年 3月印发 《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 》 (教基[2020]6 号) ( 1)切实加强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领导和指导  教育部将成立由基础教育司牵头、高校学生司、师范教育司、国家教育督导团办公室参加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指导组,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统一部署,加强对新课程实验推进工作的领导和指导。  教育部将建立实验省(区)联系会议制度,定期交流有关信息,研究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和政策措施,共享资源和经验,推动各实验省(区)实验工作的协调发展。 到目前为止,共组织召开了 7次联席工作会议,取得了良好效果。  教育部将组织专家工作组深入各实验省(区),全程跟踪实验工作,加强专业指导,帮助实验省(区)总结推广经验,以促进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收集和分析各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使用的反馈情况,为修订工作做好准备。  教育部将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设立网站,负责收集新课程实验的有关信息,及时了解和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整体情况。 同时,介绍改革动态,咨询答疑,形成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  到目前为止, (中国教育资源服务平台)共开通 35个网站,覆盖了高中各学科以及部分综合项目研究,日点击量已超过 300万人次。 ( 2)建立健全各地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工作机制  各实验省(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在省级人民政府的统筹领导下成立由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政策,落实配套措施。 凡是改革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和政策要报请省级人民政府同意。  各实验省(区)要建立健全专家咨询系统,完善决策机制。 教材选用、考试评价等实验推进中的重大政策问题,要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科学分析,充分论证。  各实验省(区)要加强对地(市)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领导和指导。 要组织专家指导组,深入学校,在课程管理、教学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全程跟踪指导。 同时,要推动地(市)加强对县(市、区)实验工作的指导。  各实验省(区)要加强普通高中教研网络建设。 地(市)一级要逐步建立起面向全体学校的教研网络,发挥业务指导作用,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要加强教研工作的协作和对口支援,充分发挥省会城市、中心城市和教育质量较高的地区以及样本学校的示范作用。 ( 3)进一步组织开展校长和教师的培训工作  教育部将根据实验省(区)校长和教师的需要,加大工作力度,分期分批开展培训工作。 ( 4)积极探索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 实验省(区)要加强领导和加大考试改革工作的统筹协调力度,研究制订本省(区)高校招生考试方案。  高校招生考试方案的研究制订要遵循“ 三个有助于 ” 的原则,切实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改革精神,反映各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