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术前识别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治疗的“无反应者”?内容摘要:

%  随访 177。 CV: 起步 70J→100J→150J→200J ,直至窦律,若 200J无效,则给予 150mg胺碘酮提高成功率 CV成功: 复律后 4h内维持窦律 评价指标: 电击次数 累及复律能量 恢复窦律所需最大能量 应用静脉胺碘酮  AF复发: 3月后持续> 30s的事件发作  AADs:第 39个月逐渐减量,之后根据心律情况决定是否停用  中期 36月;晚期 712月;极晚期> 12月 房颤导管消融术后的 AF复发情况 • 62例( 66%)未复发,其中 29例( 31%)未口服 AADs • 32例复发,中期复发 9例( %),晚期 5例( %),极晚期 18例( %) 具有预测房颤消融术后转归作用的 DC CV参数  1年内 CV次数、转为窦性心律累计能量、复律所需最大能量 是预测 AF复 发的重要指标  CV次数> 累计能量> 460J、复律最大能量> 200J者 AF复发率更高  是否应用胺碘酮则无统计学意义。 AF消融后复发预测指标 单因素分析表明, AF复发预测指标:肥胖( BMI> 28);糖尿病;房颤病史  多因素分析:肥胖( HR=, P=);糖尿病( HR= P=);房颤病史( HR=, P=); RFCA术中须 CV终止 AF ( HR=, P=)为 AF复发的重要预测指标。  心肌细胞坏死、心肌负荷增大或炎症反应均可导致心肌纤维化,细胞外基质中 I型和 III型胶原蛋白的含量及两者适当的比例对维持心脏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有着重要意义  Xu等通过对 53例已行心脏移植的扩心病或终末期心衰患者(包括永久性房颤 19例,持续性房颤 18 例)的左房组织行免疫荧光染色发现,无房颤患者、持续性房颤患者、永久性房颤患者中, I型胶原蛋白含量逐渐增加,且持续性房颤患者的 I型 /III型胶原蛋白比值与房颤持续时间及房颤复发显著相关 Factor 5:心房纤维化与房颤复发 延迟增强磁共振技术( DEMR。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