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现代理解内容摘要:

部位变化  慢径消融早期,在慢径逆传的最早激动部位释放射频电流,消融完一点后,通常见慢径仍在,伴不同的 HA间期和不同的最早激动部位  线性消融后间隔三尖瓣和冠状窦口之间,通常在消融线有2~3处可产生加速交界区心律,提示消融线上多处与慢径相连 房 室 结 慢 径 路 左侧后延伸 右侧后延伸 房室结本体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分型 • 慢 快型 76% • 快 慢型 12% • 慢 慢型 11% • 左侧变异慢 快型 1% 慢 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 普通型或典型性 • 诱发方式为心房程序刺激 AH间期突然延长≥50ms(部分无 AH间期突然延长) • AVNRT发作时, AH间期较长, 200ms以上,可达 550ms • HA较短, 25~90ms • P`重叠在 QRS中,或前后出现伪 r或 s 慢 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 传统上认为慢快型AVNRT存在下部共径 • 慢快型 AVNRT不存在或仅存在很短的下部共径 慢 快型 • 慢快型 AVNRT最早心房逆传激动部位在Todaro腱上方 • 快径和慢径的心房连接之间含有较大的心房部分,心房阻滞罕见 • 快径和慢径的精确心房路线还不确定 慢 快型 慢 快型 His束 快径逆传 房室结移行区 慢径(房室结) 冠状静脉窦口 房间隔 左房 冠状静脉窦 右房 左侧变异慢 快型 • 罕见的慢 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 最早的逆传心房激动与慢 快型 AVNRT一样在Todaro腱上方 • 参与折返的慢径不能在右后间或冠状窦口处消融成功 • 参与折返的慢径能在冠状窦远端( 5~6mm)消融成功 左侧变异慢 快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