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统计制度培训20xx年年报和内容摘要:

括利息支出、利息收入、汇兑净损失(已减汇兑收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等。  根据会计 “ 利润表 ” 中 “ 财务费用 ” 项填列。  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均为正数填报,财务费用可正可负。 4 .投资收益( 065)  指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或发生的损失。 根据“利润表”中的“投资收益”项填列。 若为投资损失,应在本项目金额前加“-”号。 5 .几个收入  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是企业营业过程中取得的收入。  补贴收入: 指企业实际收到的补贴收入,包括实际收到的先征后返的增值税;企业按销量或工作量等,依据国家规定的补助定额计算并按期给予的定额补贴。 根据“补贴收入”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 营业外收入: 根据企业 “ 利润表 ” 中 “ 营业外收入 ” 项的本年累计数填列。  营业收入 +营业外收入=企业全部收入 6 .几个利润 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 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  营业利润:执行 2020年会计准则的企业,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三费-资产减值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投资收益。 6 .几个利润 不是执行 2020年会计准则的企业,营业利润=主营营业收入-主营营业成本-主营营业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利润-三费  利润总额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耗费后的盈余,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实现的亏盈总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 +补贴收入 +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 根据会计“利润表”中的对应指标的本期累计数填列。 7 .应交所得税( 070)  指企业按税法规定,应从生产经营等活动的所得中交纳的税金。 根据会计“利润表”中的对应指标的本期累计数填列。  ▲执行 2020年会计准则企业,根据会计“利润表”中“所得税费用”指标填列。 7 .应交所得税( 070) “ 应交所得税”为应交口径,跟企业实际缴纳数没有关系。 “应交所得税”的填报原则上应与企业利润表 /损益表报告期内数据相符。 “应交所得税”为负的情况: 根据国家要求,“应交所得税”应大于等于0,如企业报告期内数据为负,应调整为 0,个别退税的情况除外(应在审核中作说明) (四)其他资料 指标取自财务帐 应付工资总额(贷方累计发生额 )  (指标说明有修改 )  指企业在报告期内支付给本单位从业人员的全部工资 ,它反映企业本期累计应付的工资总额 , 而不是会计“ 应付工资 ” 科目的余额 , 包括应由个人缴纳 , 而由企业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 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根据会计 “ 应付工资 ” 科目的本期贷方累计发生额填列 , 或根据企业成本 、 费用明细表中 “ 工资 ” 项本期累计发生额填列。 如果外籍及港澳台方人员工资未计入 “ 应付工资 ” 科目 , 则应从相关成本 、 费用科目中摘取并计入。 应付工资总额(贷方累计发生额)、职工工资( 076)  执行 2020年 《 企业会计准则 》 的企业 , 根据 “ 资产负债表 ” 中 “ 应付职工薪酬 ” 项下 “ 职工工资 ” 的期末数填列;或直接根据企业成本 、 费用明细表中“ 职工工资 ” 项本期累计发生额填列。 应付工资总额(贷方累计发生额)、职工工资( 076)  包括应由个人缴纳,但企业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应付福利费总额( 078)  指企业在报告期内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开支的各项福利费用。  填报注意问题:  “ 应付福利费 ” 科目的本期贷方累计发生额填列。  ,该指标填 0。 应付福利费总额( 078)  2020年准则企业,根据企业“成本、费用明细表”中“福利费”项本期累计发生额填列。  “应付福利费”科目,则应从相关“成本、费用”科目中摘取并计入。 应交增值税( 080)  (指标说明有修改 )  指企业按税法规定,从事货物销售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等增加货物价值的活动本期应交纳的税金。 指企业在报告期应交增值税额。 不含期初未抵扣税额 本年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进项税额 进项税额转出)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减免税款 +出口退税  对于批发和零售企业,如其主营业务收入大于 0,应交增值税为 0,应予以核实 应交增值税( 080) 固定资产折旧( 023)  指单位在报告期内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合计数。 根据单位成本、费用明细表中“固定资产折旧”或“折旧”项本期累计发生额填列。 社会保险费( 094)  指 企业 在报告期根据 国家规定的标准 向社会保障部门和保险公司 为职工个人缴纳 的社会保险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