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内容摘要:

=%,则 b= c= 104gL1 M(Cu2+)=mol1 则 1124   cmgLbcAa1142   cmm o lLMa3 0 TA偏离朗伯 — 比耳定律的原因  物理原因:单色光不纯所致  化学原因 :溶液浓度高于 L1  介质不均匀如呈胶体、乳浊、悬浮状  吸光微粒发生解离、缔合、互变异构等 167。 2 分光光度计及测定方法 光度分析按照使用的光源及仪器又可分为 目视比色法 光电比色法 分光光度法 一、分光光度计 分光光度计的基本构造 光源 单色光器 吸收池 检测器 显示器  光源 ( light source) :  钨灯 ( 6~ 12V) , 产生 320~ 3200nm的连续光谱 , 其适宜的波长是 360~ 1000nm。  氢灯发射 150~ 400nm波长的光 , 适用于200~ 400nm波长范围。  辅助设备 聚光透镜、稳压电源  单色器 ( monochromator) :  作用 复合光分解成按波长顺序排列的单色光  组成 入射狭缝 、 色散元件 、 准直镜。  色散元件类型 棱镜和光栅  棱镜材料 玻璃棱镜 、 石英棱镜  玻璃棱镜的色散波段在 360~ 700nm  石英棱镜的色散波段在 200~ 1000nm  光栅做色散元件的特点:工作波段范围宽 、适用性强 、 对各种波长色散率几乎一致。  吸收池 ( absorption cell, 比色皿 ) :  材料 无色光学玻璃 、 熔融石英  形状 长方形  规格 、 1cm、 2cm、 3cm和 5cm  要求 相同规格的两个吸收池的透光度相差应小于 %  注意事项 保持透光面干燥 、 洁净 , 不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