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综采队班组建设及管理制度内容摘要:
;工作面温度降低,有雾气;顶板来压,淋水加大;有水声;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打钻孔时钻孔底松软或有水。 二、应急组织与职责: 应急组织与职责: 18 a)应急自救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情况: 应急自救组织以班组为单位,由全班组人员组成。 应急自救组织组长由班组长担任,成员有全体班组成员组成。 b)应急组织机构、人员的具 体职责: 应急自救组织组长职责: 1)负责查看事故性质、范围和发生原因等情况,并快速报告给调度室。 2)带领全班人员开展自救、互救工作。 应急自救组织成员职责: 1)在班组长带领下开展自救、互救工作。 2)尽可能采取措施减少事故扩大、减小人员伤亡。 三、应急处置: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现场发生水灾事故后,现场人员必须立即撤退并向调度室汇报。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发生水灾时,施工人员在有经验老工人或带班长带领下撤离到安全地点,同时,通知水泵司机把水泵全部启动起来,关闭防水闸门。 2)切断与抢险无关 的电源,保证矿井排水供电。 3)人员撤退的原则是:从下水平到上水平,从低处到高处,从井下向地面走,沿避灾路线撤退。 4)若水势过大,退路被阻时,寻找安全位置时,尽量选择离大巷或井筒较近的高处暂避,同时发出呼救信号。 立即组织人员查明出水原因,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措施进行营救。 19 报警电话: 调度室: 600、 601 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一、事故特征: 矿井分为内因火灾和外因火灾,内因火灾主要是煤层自燃,外因火灾主要是设备着火。 1)内因火灾多发生在采空区或通风不畅巷道中,外因火灾多发生在机电硐室、采掘工作面 或地面煤场中。 2)火灾事故没有季节性,一旦发生火灾还有可能引起一氧化碳中毒、窒息或引发煤尘瓦斯爆炸,造成很大损失和人员伤亡。 火灾的发生有一定征兆一般表现为: 1)空气温度、湿度持续性升高,有时出现雾气或巷道壁挂汗。 2)巷道出现煤炭火灾气味。 3)自巷道流出的水和空气温度升高。 4)人体有不舒适感,如头痛、闷热、四肢无力等。 5)电器、电缆发热,有胶皮味。 二、应急组织与职责: 自救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情况: 应急自救组织以班组为单位,由全班组人员组成。 应急自救组织组长由班组长担任,成员由全体班组成员组成。 应急组织机构、人员的具体职责: 应急自救组织组长职责: 1)负责查看事故性质、范围和发生原因等情况,并快速报告给调度室。 20 2)带领全班人员开展自救、互救工作。 应急自救组织成员职责: 1)在班组长带领下开展自救、互救工作。 2)尽可能采取措施减少事故扩大、减小人员伤亡。 三、应急处置: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现场发生火灾后,现场人员必须立即撤退并向调度室汇报。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最先发现火灾人员的处理程序: 最先发现火灾人员应该立即根据现场情况判断火势情况,若现场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能立即扑灭或控 制火势,不使火灾扩大时,应先救灾后报告。 若现场火灾无法立即扑灭或火势无法控制时,要在保证自身安全情况下,尽可能查清火灾性质、地点、范围、着火原因、危害程度、威胁区域等情况,并立即汇报矿调度室。 现场不能保证人身安全时,必须立即撤离,撤离期间要切断工作地点电源,并尽可能通知沿途受火灾影响区域人员一同撤离到安全地点。 撤离期间注意事项: 1)事故地点进风侧人员,应迎着风流撤退。 在事故地点回风侧人员,应立即戴好自救器,设法通过其他通道,尽快进入进风侧或新鲜风流中。 通过火烟区时,必须佩戴自救器,通过时不要飞跑和急速呼 吸,应稳步走出危险区。 2)尽量保持事故前的通风方式和风流方向。 3)全矿井反风时,撤人路线按照如上相反方向执行。 4)撤离前必须切断事故范围内电器设备电源。 21 灭火时必须注意的事项: 1)不使瓦斯积聚,煤尘飞扬,以免造成爆炸事故。 2)不致造成风流逆转。 3)不致危机人员安全。 4)有助于阻止火势扩大,控制灾情,创造接近火源的条件。 油类着火时,严禁用水灭火,只能用沙子、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等灭火。 5)扑灭电器设备火灾时,不可将人体或手持的用具触及导线及设备,以防触电。 报警电话: 调度室: 600、 601 五、注意事项: 当发现有火灾时,听到警报或通知,必须迅速撤离。 有毒有害气体或浓烟中要用湿衣服蒙住头,弯腰撤出危险区域。 所使用的抢险救援器材必须是不燃性材料。 用水灭火时必须要有足够的水量,人要站在上风头工作,射流由火源的边缘逐渐推向中心,以免产生过量水蒸气伤人。 不能用水扑灭带电的电器设备火灾,也不宜扑灭油类火灾。 先切断火区内的电源,防止在处理火灾过程中救护人员触电。 若电器火灾电源无法切断,只能用绝缘灭火器材灭火。 积极组织人力、物力控制火源,进行直接灭火。 灾害事故一旦发生 ,处于灾区与受波及区域人员,应沉着冷静,根据灾情与现场情况和条件,在保证自身安全前提下,尽快采取 22 积极有效的方法及时投入现场抢救,将灾害事故消除在初始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以减少灾害事故造成的危害和损失。 在抢救的同时,应迅速派人及时向调度室汇报,讲清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性质及危害。 若灾害事故发展迅猛,现场不具备消灭灾害条件或可能威胁人员的生命安全,要及时撤退。 煤矿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一、事故特征: 瓦斯事故主要有瓦斯窒息、瓦斯爆炸、瓦斯、煤尘爆炸。 事故多发生在采空区、采 掘工作面、主要运输大巷、回风巷中。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没有季节性,一旦发生爆炸,会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瓦斯、煤尘发生前的征兆为 : 感觉到附近空气有颤动的现象发生,有时还发出嘶嘶的空气流动声,这可能是爆炸前爆源要吸入大量氧气所致,这就是与其爆炸前的预兆。 二、应急组织与职责: 应急自救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情况: 基层单位应急自救组织以班组为单位,由全班组人员组成。 应急自救组织组长由班组长担任,成员由全体班组成员组成。 应急自救组织机构、人员的职责: 应急自救组织组长职责: 1)负责查看 事故性质、范围和发生原因等情况,并快速报告给调 23 度室。 2)带领全班人员开展自救、互救工作。 应急自救组织成员职责: 1)在班组长带领下开展自救、互救工作。 2)尽可能采取措施减少事故扩大、减小人员伤亡。 三、应急处置: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现场发生事故后,现场人员必须立即撤退并向调度室汇报。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的处理程序: 一旦发生爆炸事故,人会感到空气剧烈震动,有急速流动声和巨响,此时: 1)要立即背向空气颤动方向,俯卧倒地,面部贴在地面,闭住气,暂停呼吸,用毛巾 捂住口鼻,用衣服盖住身体,减少身体暴露面积。 附近有躲避硐时,可立即进入躲避硐内以降低爆炸冲击波对人体的直接冲击。 2)保持冷静、尽快判明发生爆炸的地点、影响范围、爆炸性质、危害程度等情况,并立即汇报给调度室。 3)设法向可能受灾变影响区域的人员发出警报通知。 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未受伤人员应积极救助灾区受伤人员。 4)在爆炸地点附近人员应在老工人、班组长和瓦检员的带领下,有组织地撤退。 事故地点进风侧人员,应迎着风流撤退。 在事故地点回风侧人员,要立即佩戴好自救器,设法通过其他通道,尽快进入进 24 风侧和新鲜风流 中,通过火烟区时不要飞跑和急速呼吸,应稳步走出危险区。 5)若因巷道冒顶无法通行,或在自救器有效时间内不能到达安全地带时,可利用避难硐室或在独头巷道、两风门之间等处用风筒、木板等构筑临时避难所,进行避灾。 6)若避灾地点有压风管,应将阀门打开以供应氧气。 避灾时应将衣服、矿灯等物挂于明显位置,以便于救护人员发现。 7)在临时避难硐室避难人员,应保持冷静,静卧等待营救,以减少不必要的体力消耗。 注意节省水、电和氧气消耗,硐内只留一盏灯,其余全部熄灭,并经常性、有规律敲击管道、铁具或石块,发出呼救信号。 8)若人员 被堵到独头斜巷时,不可走向顶部,以防顶部积聚的瓦斯造成窒息。 报警电话: 调度室: 600、 601 顶板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一、事故特征: 顶板事故主要有工作面片帮、漏顶、冒顶。 事故多发生在采煤工作面、采掘巷道、维修巷道中。 顶板事故没有季节性,一旦发生超限,会造成人员伤亡。 顶板事故预兆:顶板连续发生断裂声;顶板下沉量增加;煤帮预兆:煤质变得松软,片帮煤增多;电钻打眼时感到钻进省力。 支架预兆:木支柱大量被压劈、压裂或折断,工作面可以连续听见木支柱断裂声。 铰接顶梁工作面顶梁楔子会弹出。 25 二、应 急组织与职责: 应急自救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情况: 基层单位应急自救组织以班组为单位,由全班组人员组成。 应急自救组织组长由班组长担任,成员由全体班组成员组成。 应急自救组织机构、人员的职责: 应急自救组织组长职责: 1)负责查看事故性质、范围和发生原因等情况,并快速报告给调度室。 2)带领全班人员开展自救、互救工作。 应急自救组织成员职责: 1)在班组长带领下开展自救、互救工作。 2)尽可能采取措施减少事故扩大、减小人员伤亡。 三、应急处置: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现场发生顶板事故后,现场人员必须立即向 矿调度室汇报。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如果冒顶面积较大,又伤及人员时: 1)现场人员立即在区队长或安监员或班组长带领下,打好点柱或支设木棚,防止冒顶面积扩大,并同时将冒顶情况立即汇报矿调度室。 2)现场如果受伤人员未被埋,要积极进行包扎或进行其它救护,如果发现有人员被埋在矸石下面,要立即组织扒矸救人,在扒矸救人前必须对巷道进行支护,以防再次冒顶,使事故进一步扩大。 处理冒顶事故时: 1)探明冒顶区范围和被埋、压、堵、截的人数及可能在的位置, 26 分析抢救、处理条件。 2)迅速恢复冒顶区的正常通风,如果一时不能恢 复通风,则必须利用压风管、水管或打钻向被埋和截堵区人员供给新鲜空气;下山掘进必须采取排水措施,进行排水处理。 3)在处理中必须由外向里加强支护,清理出被埋或被截堵人员的通道,必要时可以向遇难人员处开掘专用小巷道。 4)在抢救处理中必须由专人检查与监视顶板情况,防止发生二次冒顶。 5)在抢救中遇到大块岩石,不许用爆破法处理,应尽量避开。 如果威胁遇难人员,则可用千斤顶等工具移动石块,救出遇难人员。 报警电话: 调度室: 600、 601 煤矿有毒有害气体超限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一、事故特征 : 有毒有害气体超限 事故主要有瓦斯超限、一氧化碳超限,还有可能引发瓦斯爆炸。 事故多发生在采空区、采掘工作面、盲巷中。 有毒有害气体超限没有季节性,一旦发生超限,会造成人员伤亡。 二、应急组织与职责: 应急自救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情况: 基层单位应急自救组织以班组为单位,由全班组人员组成。 应急自救组织组长由班组长担任,成员由全体班组成员组成。 应急自救组织机构、人员的具体职责: 27 应急自救组织组长职责: 1)负责查看事故性质、范围和发生原因等情况,并快速报告给调度室。 2)带领全班人员开展自救、互救工作。 应急自救 组织成员职责: 1)在班组长带领下开展自救、互救工作。 2)尽可能采取措施减少事故扩大、减小人员伤亡。 三、应急处置: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现场发生超限事故后,现场人员必须立即撤退并向调度室汇报。 现场应急处理措施: 有毒有害气体超限后现场人员的处理程序: 正常工作的采掘工作面瓦斯突然涌出造成瓦斯超限的处理措施 : 现场作业人员的处理程序: 1)现场作业人员必须立即停止工作,由现场管理人员、班组长组织撤到全风压进风巷道新鲜风流中,并汇报调度室。 撤离前必须按照调度室要求切断工作地点机电设备电源。 因瓦斯异 常涌出造成人员窒息、伤亡时,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搞好自救、互救。 撤离期间要尽可能通知沿途受灾害影响区域人员一同撤离到安全地点。 2)井下采掘工作面风流中及其瓦斯地点浓度超过 %时,安全检测系统必须切断采掘工作面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电源 (如安全检测系统不能切断电源,现场作业人员必须手动所有机电设备电源 ),井下现场作业人员必须立即停止工作,所有人员立即撤离到采区主要进风巷中,并汇报调度室。 28 3)采掘工作面及其它巷道内,体积大于 浓度达到 %时,附近 20m内必须停止工作,撤 出人员,切断电源,并汇报调度室和通风工区值班人员。 四、报警电话: 调度室: 600、 601 十 、班组长应急处置指挥权 若井下发生安全事故,无论事故大小,班组长具有应急指挥权。 井下发生安全事故,班组长要负责带领职工紧急避险逃生。 井下发生安全事故,班组长应及时向矿调度室、值班领导汇报情况。 遇紧急情况班组长有权拒绝上级领导的不合理指挥,根据现场情况合理采取急救措施。 煤矿后勤保障部门、设备供应部门,必须为班组。煤矿综采队班组建设及管理制度
相关推荐
层顶(底)板 处。 9 吨煤钻孔工程量应根据抽采方式,钻孔抽采半径、预抽期、煤层厚度等综合确定。 顺层钻孔预抽时,吨煤钻孔工程量可取 ~。 10 钻孔直径宜采用 42mm、 50mm、 64mm、 73mm、 89mm、 110mm、 130mm 等规格。 封孔 封孔方法的选择根据抽采方法及孔口所处煤(岩)层位、岩性、构造等因素综合确定。 封孔材料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要求配备防火器材,保存完整并不得挪做它用。 业主装修现场应按要求配置不少于两个以上的灭火器,并按巡逻要求检查其有效性。 中心应备有灭火作战示意图、消防设施设备清单、 高层建筑每层明显位置必须设置消防疏散示意图,且设施的图标与实际相符。 各小区(大厦)须有首层消防设施平面图,且设施的图标与实际相符。 多层建筑每个苑内均应设置灭火器放置点 高层建筑每层配置不少于 2个 2KG及以上的轻便灭火器
检查 , 针对掘进工程质量所有罚款均有施工单位承担。 第三部分 井巷工程质量“零”缺陷的奖罚办法 一、基金的来源 矿给与的井巷工程质量奖励。 生产技术科在井巷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各类罚款。 二、基金使用办法 用于在井巷工程质量“零”缺陷管理及达标方面做出成绩的个人、班组及单位。 基金做到专款专 , 由生产技术科质量监督管理小组分配报矿审 核后发放 , 经营办公室统一建账管理。 因基金额度不固定 ,
200 元 /次。 20) 工作面上、下顺槽超前煤壁 20m 范围内高度低于 ,每处罚 200 元。 21) 上、下巷物料码放不整齐、文明生产较差的,罚 200~500 元 /次。 22) 文明生产:巷道无积水、无浮渣、杂物、材料、设备码放整齐并有标志牌,否则罚 100 元 /处。 23) 管线吊挂整齐,行人测宽度不小于 ,否则罚 100 元 /处。 24) 机电设备摆放不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