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襄阳发展战略规划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化推广等活动,都要在绿色城乡 建设、绿色产业发展、绿色生活消费和生态环境保护四大绿色体系支撑基础上开展大规模绿色生产,创造绿色价值财富。 所有这些都会直接带来绿色经济增长。 三、建设什么样的“绿色襄阳”。 建设“绿色襄阳”,是在深刻认识襄阳市情和把握世界城市发展潮流基础上城市发展战略的一次飞跃,意味着要从依靠资源消耗和透支环境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向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全面现代化和绿色低碳化相容发展模式。 建设什么样的“绿色襄阳”决定了战略定位,这实际上勾画了绿色襄阳的宏伟蓝图。 我们从产业发展、新能源发展、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人民 生活五个角度分别对“绿色襄阳”进行科学定位,并提出了绿色襄阳建设的总体目标。 (一)五大战略定位 全国绿色经济示范城市。 襄阳要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交通和产业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按照建设绿色产业体系要求,在大力改造传统产业,不断淘汰资源消耗大、污染排放多的落后行业和企业,推进传统工业绿色化改造基础上,深入推进绿色农业和绿色服务业发展,加快培育发展节能减排为核心的绿色低碳工业,促进装备制造业在高端化基础上实现绿色化。 把襄阳建成全国绿色经济示范城市。 全国新能源示范城市。 按照“清洁高效、多能互补、先进适用、综合协调”的要求,实施绿色能源工程,积极探索各类新能源技术在城市供电、供热、供暖和建筑节能中的应用,减少城市发展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提高新能源利用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促进新能源汽车生产和推广利用,做大做强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新能源产业,全面推进建筑太阳能一体化,积极鼓励和推广新能源技术应用,把襄阳建设成为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 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城市。 切实建设好“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和“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以再生铅、再生铝、再生 塑料、废旧钢铁利用等重要生产资料的循环利用为重点,推动经营模式创新,改进加工技术水平,促进产业化发展,把襄阳打造成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城市。 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通过构建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城市生态系统,推动城乡一体化的生态建设,提高森林覆盖率、完善森林生态网络、建设森林生态文化体系、提升森林健康程度、推动城乡绿化。 加大环境保护投资力度,强化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水、土、空气、噪声等环境的保护,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把襄阳建设成为充满活力、富有魅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 市。 国内知名的生态宜居城市。 依托山水田林等生态要素,不断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构建以森林植被、河湖水域以及湿地等为主体的城市生态系统,打造具有良好居住环境、人文社会环境、生态与自然环境和清洁高效生产环境的居住地,倡导崇尚科学、朴实自然的低碳文明生活方式,培育具有襄阳特色的城市绿色文明,提升城市品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把襄阳建设成为经济持续繁荣、社会和谐稳定、文化丰富多彩、生活舒适便捷、环境优美的国内知名的生态宜居城市。 (二)三项总体目标 生态环境绿色化 生态发展目标:山地、丘陵、岗地 、水系、道路绿化持续加强,森林覆盖率和道路水岸绿化率大幅提高,层次分明、功能完善、廊道畅通、斑块稳定的森林生态体系得以形成,生态安全屏障进一步巩固;生态建设空间布局不断优化,绿色城乡和绿色汉江建设取得突破;生态文明得以弘扬,生态文化体系不断完善。 环境保护目标:污染防治成效显著,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取得重大进展,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低于国家分解指标要求,汉江水质和水环境系统保持稳定;大气污染防治取得显著成效,温室气体排放得到控制,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水平显著提高,土壤污染治理取得 初步成效。 低碳生产力不断提高,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人均碳排放和家庭人均碳排放处于全国低水平。 生产生活低碳化 低碳生产目标:安全、高效、生态的有机循环农业成为全国典范;低消耗、低碳排放、低污染、无污染的绿色工业发展壮大;以绿色文化旅游、绿色物流、绿色商务和低碳政务为主要内容的绿色服务业培育壮大。 全面形成以绿色种养、绿色制造、绿色能源、绿色旅游为骨架的绿色产业体系和绿色市场服务体系。 清洁生产深度化、广度化,全过程绿色管理体系在企业广泛建立。 低碳生活目标: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消费理念深入人 心,崇尚自然、保护生态、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成为主流。 以“ 3E”( ECONOMIC经济、 ECOL。绿色襄阳发展战略规划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