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生态养老休闲度假区项目立项申报建议书内容摘要:

度为 10%以上。 新建该项目 ,也是解决老龄化社会问题的需要。 (2)缓解独身子女压力 独生子女越来越多 ,以后由两个独生子女组成的小家庭 ,将承担起赡养四个老人的重任 ,无论从时间上 ,还是精力上 ,都将是一个较艰巨的任务。 城镇里大多数老年人都有经济来源 ,子女送老年人进敬老院 ,经济上没什么问题。 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 ,敬老院会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这将极大缓解独身子女工作、生活压力。 (3)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党中央、国务院发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号召 ,内江市委、政府也提出建设“和谐内江”的要求。 如果老龄化问题解决不好 ,和谐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本项目的建设 ,将为内江市弱势老人等提供了一个“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好场所 ,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快乐幸福。 这必然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4)加快内江市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需要 项目实施后 ,将很好的改变原有的敬老院设备陈旧、环境较差等这一现状 ,将极大的满足退休老 年对中高档养老养身的需求 ,填补内江中高档酒店式生态养老中心的空白 ,充分发挥社会保障作用 ,更好地履行“上为党和政府分忧 ,下为人民群众解愁”的服务宗旨 ,将在辖区内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较为重要的作用。 生态休闲度假区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 项目的开发建设 ,将成为区域性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 ,将有力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扩大对外开放程度 ,通过招商引资发展旅游 ,使各产业配套协调发展 ,特别是推动第三产业发展 ,拓宽就业门路 ,促进经济发展 ,可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益。 (2)项目建设是适应川南、内江市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 目前 ,川南地区是四川旅游产业格局的软肋 ,发展较为滞后。 该项目能发挥内江市沱江“水”这一资源优势 ,提升内江市旅游产业竞争力 ,优化川南地区旅游产品结构 ,提升川南地区在四川旅游发展中的地位。 (3)推进城 郊休闲旅游市场互动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结合成都市建设世界田园城市总体规划和依据旅游产业总体规划 ,引导各区县针对旅游市场开发差异化、特色化的旅游产品。 实施《内江市都市旅游发展规划》 ,实现城 郊休闲旅游市场互动 ,重点促进郊区休闲旅游市 场开发科学化、建设规范化和管理标准化。 努力探索城乡居民互动模式 ,开拓城郊居民旅游市场。 面向城郊市场 ,加强方便、快捷、价格合理的旅游服务接待体系建设。 (4)项目建设是适应加快内江市旅游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内江作为川南地区的工作重点市 ,由于历史原因和地域关系 ,产业结构单一 ,第三产业比重仅占 %,远远落后于周边地区 ,旅游接待总量偏低 ,以 2020年为例 ,旅游人次仅为 万人次。 而旅游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引擎 ,能促进餐饮、酒店、交通、商贸、娱乐等第三产业发展。 项 目的建设能带动该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促进内江经济的腾飞。 (5)项目建设是进一步保护旅游资源的需要 目前 ,由于历史和人为的原因 ,沱江水利资源破坏严重 ,综合利用开发模式存在“开发有余 ,保护不足”的严重问题。 该项目以保护性开发为基本原则 ,大力提倡生态旅游模式。 该项目的开发能吸引投资 ,激发当地政府和居民保护资源的意识 ,对促进沱江水文化、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6)在旅游空间布局上 ,构建郊区生态休闲旅游圈 结合城市及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与战略 ,构建郊区生态休闲旅游圈包括外环路附近及其以外的郊区地域范围。 发展重点 :一是强化和完善新城的旅游服务功能 ,培育各具特色的主导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项目 ,形成区域性的旅游服务基地。 二是重点发展休闲度假、名胜观光、生态康体、会议服务旅游产品 ,完善旅游度假区的综合配套服务体系 ,强化生态型项目的建设。 三是依托现有的大型采摘园、高科技旅游园区 ,提升休闲旅游发展水平 ,发展企业化管理 ,集旅游生产、科技示范、农产品加工、休闲游憩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休闲旅游园区。 四是在全力保护国家级和市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等旅游资源 的前提下 ,积极推进这些区域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 ,改善旅游环境以适应公众日益提高的旅游需求。 (7)旅游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乡村旅游因为具有良好的经济带动作用和社会效益 ,成为了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必要手段。 白马镇由于地理位置限制 ,“三农”问题形势严峻 ,城镇化水平较低 ,城乡经济发展不够协调。 结合该区域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 ,着力建设一批旅游小镇、特色村镇、生态社区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不仅有效推进小城镇的建设步伐 ,建立“以旅促农、城 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 ,而且通过旅游带动了小城镇和旅游社区、景区周边的农村非农就业、农民增收等经济社会发展 ,促进新农村建设进程 ,是实现以旅游产业带动城乡统筹的大胆尝试。 《内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到 2020 年 ,农民人均收入达到 3850 元 (2020 年农民人均 2097 元 ),增收任务重。 2020 年劳务输出人数为 22 万人次 ,农村地区“留守儿童”问题突出。 该项目的开发建设将创造新的产业机遇 ,提高社会就业率 ,促进城乡居民增收。 能吸引大量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 地转移 ,减少留守儿童数量。 项目的由来 从内江老龄化趋势和自然旅游资源条件来看 ,在内江发展以“生态养老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产业前景十分广阔。 而四川省是旅游大省 ,无论是从自然生态还是自然风光、历史文化 ,以及少数民族风情 ,都有独特的地方。 过去有影响的主要是九寨沟、杜甫草堂、都江堰 ,近几年随着四川经济社会发展 ,特别是经济条件的改变 ,有很多新的好地方 ,比如说九寨新沟 ,还有与陕西接壤的风光资源都开发出来了。 旅游资源本身很丰富 ,现在更丰富 ,而且覆盖面也非常大。 另外 ,最近几年 ,在整理四川 历史文化过程中 ,发现四川也是长江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除了著名的三星堆 ,5 千多年的历史外 ,基本建设出土的工艺品和发现的遗址还有好多 ,如最近发现的金沙遗址 ,反映了当时长江流域的文明 ,充分说明了四川历史文化的沉淀的源房。 从旅游资源角度讲 ,四川有四处世界遗产 :九寨沟、黄龙、都江堰 ??青城山、峨嵋山 ??乐山大佛。 17处国家 4A 级风景区 ,16 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 15 处世界级风景旅游区 ,9 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7 座历史文化名城。 四川的旅游资源无论从那个角度看 ,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精品 ,还不包括正在开发当中的精品。 从省统计 局获悉 ,2020 年 8月份四川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比上年同月增长 %,比上月的增幅提高 个百分点。 18 月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 亿元 ,同比增长 %。 据分析 ,旅游业发展良好带动消费增长。 今年以来 ,18 月 ,四川省实现旅游总收入 ,同比增长 %,接待总旅客 ,同比增长%(2020 年数据 )。 所以在四川发展旅游生态旅游势在必行。 内江市丰富的山川和多样的旅游资源再加上优越的地理交通条件 ,为生态养老和休闲度假区的发展提供了 广阔的发展空间。 因此 ,项目业主抓住机遇决定在内江市市中区白马镇石庙村沱江边兴建一个以“生态养老和休闲度假”为主题 ,立足生态园林山水、“绿色环保”以及原生态园林的休闲区的特点 ,保留了人文传统生活景点 ,对沱江堤岸进行保护性开发 ,将人为景点与天然景点融为一体 ,打造天然春光山色 ,充分利用生态园自然景观 ,形成“可览、可游、可居”的环境景观和集“养身 ?娱乐 ?餐饮 ?住宿 ?观光旅游 ?生产 (苗圃 )”于一体的景观综合体。 项目一期工程建成后每年可满足 500 余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休闲度假游客 5 万人次 ,实现营业收入 万元 /年 ,为政府创税约 万元 /年 ,解决当地就业人口 100150 人 ,还可为 300 人以上提供灵活就业岗位。 项目市场预测与分析 养老产业背景 据统计 ,2020年我国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 ,超过了总人口的 11%。 据预测 ,2030 年我国的老年人口将达 亿 ,2050 年将达 亿 ,届时老年人口的比重将达到总人口的 %,也就是说每 3 到 4个人当中 ,就会有一个是老年人。 ??联合国将“ 60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10%,或 65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达到 7%”作为判断一个国家是否进入老龄社会的标准 ,我国在 90 年代末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2020 年底全国 60 岁以上人口达到 亿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