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内容摘要:

改革也为医院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活力 , 然而 , 医院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对财务管理的地位和重要性给予足够的重视 , 财务管理意识十分淡薄 , 财务人员任用比较混乱。 在财务人员的招录及任用方面缺乏统筹规划 , 在财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和考核管理方面也不够重视 , 而 且也缺乏医院财务人员的管理办法 , 致使医院财务工作人员的业务知识 、 会计水平以及业务素质都远远落后于医学管理发展水平 , 对卫生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起不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同时 , 由于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疏忽 , 医院中一部分会计水平较高 的财务人员也不能积极探讨和相互学习 , 而且不能进入到医院财务管理的队伍中 , 直接导致人才流失 , 致使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得不到提高 , 财务管理能力严重滞后 , 影响医院整个管理系统的良性发展。 成本核算不够全面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既要进行一般的市场经济活动,又要融入进医疗服务这一特殊行业的市场竞争 之中。 以最小的资产消耗换来最大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才是医院应该做的。 因此,成本机制的引入非常重要,然而,很多医院目前的成本核算机制并不健全,而且并没有采用全面的成本管理方法,成本核算组织不完善,也不具备健全的成本管理网络和成本考核指标体系,导致医院的成本核算备受局限。 资金、资产管理滞后 有些医院在医疗体制改革之后, 并没有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对自身的资产情况也没有及时进行盘点,这势必会导致医院的资产结构不合理,很多医疗设备,过期的不能及时报废,没 过期的没能充分利用,而且还存在坏账性资产 长期挂账、固定资产利用率低下的问题,导致医院资产的增值能力及其盈利能力都不高,甚至会出现医院医疗资源浪费和紧缺并存的严重局面,导致医院的整体效益低下。 偏重提高医疗水平,忽略经营管理 目前,医疗卫生部门的各级管理者的经营效益意识淡薄,只把工作重心放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上,不重视医院的经济运行效益分析。 而且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不少医院大力加强自身竞争力,盲目扩大发展规模,在医院设备的购置中,只注重其先进性而忽略了设备 的重复使用性和实用性。 在购置医疗设备之前,不重视市场调查和可行性分析,只是相互攀比、盲目增设医疗项目,而且医疗设备投入使用后不进行运行效益分析,这样导致医院的财务预算流于形式,缺乏科学的财务论证和事后评价, 无法使会计信息在经济行为的导向中起到良好的作用。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某些医院盲目求新,购置市场 最先进的医疗设备,但是忽略了设备利用率低、维护费用高的现实,不但没能给医院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反而给医院增加了财务开支。 缺乏内部控制和审核机制 医院内部控制就是要求医院系统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以更 透明化、公正化的方式运行。 而目前在很多医院中,由于对医院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有些医院甚至片面认为内部控制仅是财务部门的事, 更没有设立内审机构, 也没有相应的内审人员,即使有的医院设定了内审机构,但是也没有配备合理的内审人员,更没有建立内审制度,很多内审工作只能停留在账务、账目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审计层面,很少直接参与进重要项目的决策工作,更不用说参与建立医院内部分配制度、审计项目实施效果等核心工作了,致使医院严重缺乏内部控制制度及监督,不能充分发挥内审机构应有的职能,导致医院各项业务的开展困 难重重。 预算管理上存在着一些问题 在很多医院的财务管理中,预算管理意识非常淡薄,医院的预算 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没有相对应的内容,更缺乏严格高效的实施措施,导致医院在预算管理中过多地被人为因素影响,随意性太强,执行力度不够,严重降低了医院的资金运作效率,直接影响着医院财务管理的水平和质量。 此外,在很多医院,其经费的预算不以预算管理制度为依据,导致医院经费的开支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如果以年为时间单位来算,医院实际使用的经费与年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