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综合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内容摘要:

局综合业务管理系统 (一期 )主要是根据福建省 “ 金质工程 ” 总体规划要求 ,提出的分期建设项目。 目的是通过统 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平台,整合现有分散、不完整、无法协同运行的各业务管理系统,解决业务数据多头采集、多头汇总上报、信息无法共享的问题。 为适应省质监局省以下垂直管理模式的运行要求,实现省、市、县质监业务信息管理软、硬件资源全方位技术规范书 3 共享,避免重复建设,提高工作效率。 现状分析 . 主要职责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组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及相关法律、法规。 指导监督行政执法工作 ,负责拟订标准化、计量、质量监督、质量管理的有关地方法规、规章,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二 )综合管理全省质量监督工作。 管理和指导质量监督检查,管理产品质量仲裁的检验、鉴定,组织指导和协调并依法查处生产和经销假冒伪劣商品活动中的质量违法行为。 (三 )负责宏观管理和指导全省质量工作。 组织实施 《质量振兴纲要》,制定提高全省质量水平的发展规划、计划和质量工作的政策、措施,实施名牌战略,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经验和方法,负责组织对重大质量事故的调整;分析并提出整改建议,组织对生产重点产品企业的开业审查,管理工业产品 生产许可证工作。 (四 )统一管理全省标准化工作。 负责省地方标准的计划、审批、编号、发布工作,组织制定、修订省地方标准 (含标准样品 ),管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工作,管理企业产品标准备案,组织宣传贯彻标准,对标准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管理全省组织机构代码和商品条码工作。 (五 )统一管理全省计量工作。 推行法定计量单位和国家计量制度,组织建立、管理省级计量标准,制 (修 )订计量器具的地方检定规程和计量技术规范,组织量值传递,确保重值的准确统一,依法管理计量器具的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市场计量器具,规范和监督商品量的 计量行为。 (六 )统一管理和监督全省认证认可工作。 研究制定认证认可工作的规划、计划,监督、指导认证机构和认可机构的工作。 协调与监督实行强制性管理的安全认证及认证实验室认可工作。 组织开展计量认证,依法对质量检验机构考核、授权和监督管理,对与质量技术监督相关的社会中介组织实行资格认可和监督管理,组织管理 ISO9000论坛,对违反认证规定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 (七 )统一管理全省锅炉、压力容器、电梯、防爆电器等特种设备的质量监督和安全监察监督工作。 对锅炉、压力容器、电梯、防爆电器等特种设备的设计、铡造、安装、使用、 检验、修理、改造等环节以及对进出口上述特种设备进行监督检查。 (八 )组织制定实施省质量技术监督的事业发展规划,对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经省质量技技术规范书 4 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审查认可的社会技术机构进行业务指导,负责对产品质量公正检验机构和计量公正服务机构等市场中介组织的管理、指导和监督,协调指导行业和专业的质量技术监督工作。 组织管理全省防伪技术工作。 组织推进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与国际惯例接轨。 (九 )领导和管理全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的科研、宣传、教育、培训、信息、出版发行工作,承担我省有关世界贸易组织贸易技 术壁垒协定 (WTO/ TBT)的咨询、服务工作,组织实施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认定工作,指导挂靠本局的学会、协会及其它中介机构的工作。 (十 )统一管理全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的干部、人事和财务工作。 (十一 )负责质量技术监督行政复议工作。 (十二 )负责省打击生产和经销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十三 )承办省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 信息管理系统现状 国家质检总局已有业务系统,省质监 局 需应用并汇总上报数据的系统有: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综合业务管理信息系统( CQS) 国家强检计量器具管理系统 国家农业标准示范区管理系统 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动态监管系统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统计报表系统 国家 质检总 局在建系统,涉及今后将按标准接口上报数据的有: 行政许可业务管理系统(金质一期) 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系统(金质一期) 质量信用信息管理系统(金质一期) 计量业务管理系统(金质一期) 执法打假快速反应(金质一期) 福建省政府统一 开发和拟开发的系统,涉及质监应用的主要有: 省级网上行政审批系统 省政府行政复议报备系统 省企业信用管理系统 省质监局已建系统,主要有: 福建省 产品质量监督与检验管理系统 福建省特种设备安全监 察 动态管理系统 技术规范书 5 省、市局办公自动化系统( OA)以及公文交换平台 国家质检总局统一部署和配发的“ 12365投诉举报系统”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门户网站 福建省标准信息化管理系统(单机版) 计量强检检测管理系统 建设目标 在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化资源的基础上,通过质监综合业务系统建设,建立一个涵盖全省质监业务数据的数据库群,实现数据“源头一次采集、统一管理维护、多方共享“的开发利用局面,全面提升质量监督监管理能力和 行政执法 水平,有效实施政府职能转变 ,为公众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 建设原则 根据福建省质监局的实际需要和系统建设的目标,本系统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经济性原则 项目 设计过程中,将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网络等设施类环境资源;最大限度依托并整合现有技术应用、数据信息等资源体系;在可用性的前提条件下充分保证系统建设的经济性,提供投资效率,避免重复建设。 成熟性原则 本系统的设计应该尽量的采用经过市场证实的成熟的技术,减少技术风险。 可扩展性原则 为适应政府 发展 要求和系统自身建设需要,本系统的设计要充分考虑系统应用动态变化因素,通过现代信 息技术的应用和规划设计,充分保障系统的可扩展性,以适应系统需求的变化,支持迭代开发。 标准化和规范化原则 严格遵循国家及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 、标准 和技术规范的要求,从业务、技术、运行管理等方面对项目的整体建设和实施进行初步设计,充分体现标准化和规范化。 安全性原则 安全体系建设是本项目重点建设内容之一,严格遵循国家及地方的有关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的技术规范书 6 有关政策、标准和规范的要求,使信息系统在网络、应用、数据信息等多层面获得有力的安全保障。 并且采用业界成熟的安全技术,切实保证系统破坏和数据泄密。 先进性原则 立 足先进技术,采用主流技术,在满足需求的基础上,使系统具有国内领先技术的水平。 开放性原则 采用的技术均为开放技术、利于移植,这样有利于降低采购价格,保证服务质量。 易用性原则 本系统使用涉及福建省质监局体系各个层面的用户,系统在设计过程中要针对不同层面的使用者的应用水平,充分考虑系统的易用性,保障本系统建成后的应用与推广。 建设内容 本招标项目包括如下招标内容: 基础支撑平台: 根据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业务应用的基本特点,结合系统体系架构的 总体需求,建设一个支撑各 种 质监业务应用系统的软件开发、运维平台, 实现包 含工作流、表单工具、报表管理、 工作流平台 、 门户管理 、字典管理、即时消息、 数据交换 平台 、 数字签名及 电子印章 集成接口 、 系统 管理等 基本 功能 , 为 各类质监业务应用 解决资源共享、信息交换、业务访问、业务集成等 关键问题。 依据 业务需求建设 六 大业务系统,包括 质量业务管理系统、标准化业务管理系统、 计量业务管理系统、 行政执法业务管理系统、 政策法规 业务管理系统和科技业务管理系统。 信息资源体系建设:信息资源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是 在合理的信息分类基础上,建立统一的目录和索引,建成并逐步完善本项目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 通过数据集成技术保证 数据交换的及时性;通过元数据技术、数据服务接口,为应用程序提供统一的访问接口,保证信息的利用率。 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元数据库、信息资源目录管理、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和交换接口管理等,同时开发相应的管理工具,满足上述管理应用需求。 建立 全局综合信息门户 系统。 一是建立内部全局应用的业务信息门户;二是 建立 窗口申请管理门户和 升级改造现有 面向社会公众的外网 应用信息门户,使之与 六 个业务系统衔接,实时、准确发布各项业务数据,提高门户服务公众的水平。 按照标准体系建设的理论和方法,建立和完善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金质信息化工程标准体系。 包括收集已有的国家、行业和省地方标准,同时还要制订本项建设过程中需要统一的标技术规范书 7 准。 达到以该标准体系来规范项目建设的目的。 第三章 总体要求 技术路线 要求 本项目 主要技术路线确定如下: 1. 面向服务的架构( SOA):通过 SOA 的实施,可以实现以服务为核心,将福建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的 IT资源整合成可操作的、基于标准的服务,使其能被重新组合和应用,增强业务灵活性,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并保护了已有应用的投资,降低 IT总成本。 2. 采用 J2EE( Java 2 Platform, Enterprise Edition) 体系结构。 3. 应用集 成:支持 Web Service的集成和扩展。 4. 可扩展标记语言(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XML)技术主要用作不同应用系统之间信息交换的标准。 5. 工作流技术:根据本建设项目中存在大量流程关键型业务, 通过工作流技术实现这些业务灵活定制和管理。 6. 采用信息门户框架( portal) 实现 业务应用程序的门户集成。 7. 采用元数据技术实现 基于 指标 的规范 管理。 8. 数据库技术:采用关系数据模型,使用 Oracle 10G企业版或以上版本 的数据库管理 软件。 9. 软件体系结构: B/S结构。 10. 应用服务器中间件采用 websphere。 11. 正文编辑和排版软件: Microsoft Word 2020。 安全性要求 “金质工程”需要通过建立完整的信息安全体系,使得系统具有身份抗抵赖、系统可管理、操作可审计等特性,从物理、系统、运行、管理等多方面保护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与可靠。 本次项目招标应实现的安全内容及其功能,要充分考虑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尤其是应用系统的安全性。 乙方 应提出实现目标系统整体安全的解决方案,并保证通过 甲方 指定的有关权威部门的安全评测。 技术规范书 8 信息系统建设 安全性要求 达到以下目标: 1. 可用性:确保 系统 高效、稳定、可靠地运行; 2. 安全性:确保各类数据不被非法访问、窃取、误用、散发等,确保敏感数据处于可控制的范围之内,仅有经过严格身份认证的用户、系统才允许其获得相关数据。 3. 完整性:确保数据完整、可靠、不被篡改。 4. 抗抵赖性:确保系统用户认证可靠,相关操作记录具有唯一性,用户身份不被假冒等。 5. 可管理性:确保各类系统资源都处于管理和控制之下。 6. 可审计性:通过对网络和主机上的事件审计,记录网络和系统上发生的相关事件,作为事后审计、核查的依据。 此外,在信息安全系统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实用性和可扩展性,并尽量减少对性能的影响。 性能要求 系统 建设 应 满足以下 性能 指标 : ? 结果集小于 10万条记录时,前端应用的反应时间应小于 7秒钟; ? 前端应用应能满足 60名用户的并发能力; ? 数据库响应时间(并发用户数为 50100,小型与大型表以 400万记录为界) ? 简单查询 ( 仅仅针对小型表的单表查询 ) A. 正常状态: 90%在 2秒以内, 99%在 3秒以内 B. 峰值状态: 90%在 4秒以内, 99%在 7秒以内 ? 一般查询 ( 仅仅涉及小型表的多表(个数 =4)连接查询 ) A. 正常状态: 90%在 3秒以内, 99%在 5秒以内 B. 峰值状态: 90%在 5秒以内, 99%在 8秒以内 ? 大数据查询 ( 针对大型表的单表查询 ) A. 正常状态: 90%在 7秒以内, 99%在 10秒以内 B. 峰值状态: 90%在 10 秒以内, 99%在 20 秒以内 ? 复杂查询 ( 包括小型表和大型表的多表(个数 =4)连接,甚至大型表和大型表的多表(个数 =4)连接 ) A. 正常状态: 90%在 15 秒 以内, 99%在 25 秒 以内 B. 峰值状态: 90%在 20 秒 以内, 99%在 30 秒 以内 系统设计和开发过程应通过多种措施满足系统性能 需要, 包括 从硬件及基 础设施方面,数据技术规范书 9 库建模、数据的预处理、数据库优化、应用平台优化以及 应用 程序 优化等多方面进行处理,确保系统性能 符合要求。 界面要求 除特别说明外,所有 应 用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