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氨储罐更换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量标准,明确施工任务和施工内容,保证每个施工人员都能作到心中有数,工 程有序开展。 、对施工所用材料规格、型号和质量要详细检查,不合格不允许进入施工现场,对所有工具准备齐全,设备应保证完好状态。 、 其余该工程所用零星材料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检查质量证明文件。 、拆除 氨区靠近 煤场一侧围墙 3— 4m 长,拆除靠近煤场一侧防火围堰 34m 长。 、排除氨区储罐、蒸发器、缓冲罐及相关管道内所有氨,并使用氮气进行吹扫。 确认设备及管道内氨含量在安全范围内,开始施工 、 影响设备吊装的障碍物已拆除,场地平整,吊车在规定站 位的支脚下的基础及行走区域范围内处理合格,吊装施工道路畅通。 、 液氨储罐情况 容器内径( mm) 2600 筒体材料 Q345R 封头材料 Q345R 设计温度(176。 C) 60 封头厚度( mm) 16 筒体壁厚( mm) 16 壳体重量( Kg) 15000 容器容积( m3) 50 容器高(长)( mm) 8624 充装重量( Kg) 27000 工作压力 ( MPa) 设计压力( MPa) 氮气置换 ..1 氮气置换范围 氮气置换范围包括: 2 台液氨储罐、 2 台液氨蒸 发器、 1 台氨气缓冲罐, 从液氨卸车入口至 缓冲罐全部氨气管道、阀门。 氮气置换步骤 (1) 检查氮气置换区域内相关阀门开关位置:置 换范围内的所有排空门、疏水门、排污门全部关闭; 液氨卸车 鹤管上气、液相手动 阀门关闭 ; 混合器 A/B 入口气动阀 门( 10HSJ81AA00 10HSJ82AA002)关闭; 所有氨气管道调节阀开度设定为 100%; 从液氨卸车入口至 SCR 区混合器 A/B 入口系统除上述所述要求关闭的阀门外的全部阀门开启。 第 6 页 共 18 页 (2) 将氮气瓶接口与 液氨卸车 液相管道上 氮气吹扫口通过软管相连,调节氮气瓶出口压力调节为 ,开启氮气瓶,此时氮气会很快流通 系统内 各设备及管道,一直通往 SCR区混合器 A/B 入口管道,待氮气瓶出口表压显示为 0 时,更换氮气瓶,继续。 直到 MPa以上开启阀门放气 (开启 混合器 A/B 入口气动 阀门 10HSJ81AA62 10HSJ82AA62液氨卸车 鹤管上气相手动阀门), 压力降到 关闭阀门,继续加压, 3 次以后就可以测量含氧量了。 通过测氧仪检查置换系统出口 O2 含量,如果 O2 含量小于 2%, 表示氮气置换完毕。 (3) 氮气置换前将所有气动阀门联锁保护解除,待氮气置换完毕后将所 有气动阀门关闭,并将联锁保护投入。 氮气置换 注意事项 (1) 氨区施工全部结束,结束所有电火焊工作。 (2) 氨系统所有管道、阀门查漏结束,确认气密性试验合格并经签证。 (3) 氨站区域人员全部退出现场。 (4) 检查氨站 DCS 调试工作完毕且能正常使用。 (5) 仪表气源正常,相关气动阀门动作正常。 (6) 氮气总管压力满足氮气置换要求(一般大于 )。 移除 旧的 液氨储罐 首先要把储罐上安装连接的所有阀门、仪表等设施拆除存放,并将部分阀门、管口封堵以防掉进杂物 ; 把储罐基础二次 灌浆的混凝土全部清除。 把储罐南侧的防火堰墙以及院墙拆除一段(约 4米)以便 液氨储罐运出;(位置见下图) 使用 4台 千斤顶, 把储罐提升 至 800mm 高,在储罐下方支座焊接导轨 (各千斤顶提升幅第 7 页 共 18 页 度保持一致,防止储罐倾斜,导轨间距要跨过储罐基础)。 用 四挂十吨的手拉葫芦把储罐一点一点的拉出遮阳棚。 储罐本体,拉出至 1/3 长度时, 用两台五十吨的吊车把储罐抬出来 ,放置到指定位置。 新储罐安装 方案 首先要用两辆 50 吨的吊车把新储罐平抬至遮阳棚边缘,尽量的甩进储 罐本体的三分之二进去放到提前做好的工装 导轨 ( 工装就是用两根型钢并排放置,高度 ,间距为 1米 ) ,固定至液氨储罐下。 用四挂十吨的手拉葫 芦把储罐拉 至基础正上方。 使用千斤顶固定住储罐位置后(储罐支座螺栓孔保持在预埋螺栓正上面),移除导轨,千斤顶缓慢下降, 微调,直至找准位置。 施工方法 a) 设备清点:根据装箱单清点主机、配件、技术资料等是否齐全,设备有无损坏。 根据平面图和基础图划出安装基准线,安装基准线对实际轴线距离允许偏差177。 20mm,检查地脚螺栓孔位置是否正确,预留地脚螺栓孔中心位置 允许偏差177。 10mm,深度177。 10mm,孔壁铅垂度不超 L/100( L 为地脚螺栓长度)。 b) 设备就位: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使用吊车将储罐运输到基础上,当压缩机运到基础上后,将地脚螺栓上好(螺栓露出 23 扣)将临时垫铁放好后把储罐 落下,操作时应注意设备的稳定性。 c) 找平找正:根据划好的中心线对压缩机进行找正保证 液氨储罐 纵横中心线与基础纵横中心线相吻合,允许误差 3mm。 用精度为 的水平尺在压缩机顶平面上测量,调整临时铁垫,保证液氨储罐 的纵横向水平度不超过。 d) 灌浆:储罐 找正找平后,即可进行地脚螺栓 孔灌注混凝土,灌注时要防止地脚螺栓倾斜,然后用座浆法在每个地脚螺栓两边放置 1 组斜垫铁(正式垫铁),垫铁高度不大于 50mm。 e) 精平:待混凝土强度达到 70%以上时对储罐 进行二次找平,找平时应在自由状态下进行,不可用紧固螺栓的方法进行,找平完毕后,将地脚螺栓紧固,每组垫铁间点焊。 管道、阀门及相关结构恢复 ,仪表安装。 防火围堰、地面、围墙恢复 氨区设备及管路系统气密性 (泄漏性 )试验 因试验压力不同或其他原因不能参与系统试压的设备、仪表、安全阀及已运行的管道等,应加置盲板隔离,并有明显标志。 利用空 气压缩机进行管道压力试验。 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 倍,严禁试验温度接近第 8 页 共 18 页 金属的脆变温度。 试验前 ,必须用空气压力不高于 的预试验。 试验时应缓慢增加压力,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 50%时,如未发现异状或泄漏,继续按试验压力的 10%逐级升压,每级稳压 3min,直至试验压力。 稳压 10 分,再将压力降至设计压力,停压检查泄漏,以压力不降,发泡剂检查不泄漏为合格。 气密性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 气密性试验期间所有的热工元件和安全附件必须安装就位。 气密性 (泄漏性 )试验期间检查的重点为阀门的填料函、法兰或螺纹连接处、放空阀、排气阀、排水阀等。 以发泡剂涂敷未见气泡为合格。 气密性 (泄漏性 )试验需要进行保压试验, 24 小时 内压降在 1%2%范围内为合格。 气密性 (泄漏性 )试验完毕,不得对已经进行过气密性 (泄漏性 )试验的设备和管道进行施工和拆除作业。 氨区设备及管路系统吹扫 ( 1)管道系统吹扫前,应符合下列要求: 1)设备管道系统气 压试验合格; 2)拆除管路系统上安装的孔板、法兰连接的调节阀、节流阀、安全阀、测量仪表等。 对已焊接在管道上的阀门和仪表,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3) 不参与系统吹扫的设备及管道系统,应与吹扫系统隔离; 4)管道、设备上的压力取样针型阀在吹扫前拆除,等系统干净后回装,然后再进行整体吹扫; ( 2)管 道吹扫压力不得超过容器和管道系统的设计压力,一般为。 氨及仪用空气等系统进行吹扫时要将系统管道上的流量计、压力、温度等仪表拆除。 吹扫前把过滤器和调节阀拆下,防止损坏阀门和过滤器,吹扫后及时回装,再参加严密性试验。 吹扫系统必须保证阀门不被损坏,开门吹扫一定注意阀门密封面不能进入杂质,吹扫要按照吹扫方案逐段进行。 吹扫要先低压 ,吹一边然后再高压 ,这样可防止杂质损伤阀门密封结合面;管道系统空气吹扫时,宜利用生产装置的压缩机和储气罐,进行间断性吹扫。 吹扫时应以最大流量进行, 空气流速不得小于 20m/s。 设备管线的吹扫:用压缩空气吹扫,管道系统在空气吹扫过程中,在排出口用白布或涂白色油漆的靶板遮挡检查, 5 分钟后检查白布或靶板上无污渍,即为合格。 吹扫的顺序应按主管、支管、疏排管依次进行。 吹出的赃物不得进入已清理合格的设备或管道系统,也不得随地排放污染环境。 经吹扫合格的管道系统,应及时恢复系统管路,并填写各段管道系统吹扫验收记录。 吹扫合格后,整个系统设备应保持干燥,系统内充装 氮气加以保护。 工程质量目标 及 保证措施 第 9 页 共 18 页 质量目标 项目部质量方针 : 追求质量第一,确保 顾客满意。 质量目标: ( 1) 安装工程: 总目标确保工程质量优良 单位工程质量合格率: 100% 单位工程质量优良率:> 95%(主体工程全部优良); 焊接一次合格率 95%以上。 重大质量责任事故: 0 项目部组织搭配好各专业技术力量,做到各关键工序有监督人,关键项目有作业指导书,严格执行 “ 三检制 ” ,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