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零售业增值税规范管理行业指南内容摘要:

的问题。 表现形式及识别途径:在超市管理系统外单独设收款机,对某些商 品进行单独收款、单独核算,而对此部分商品的销售另册管理,隐瞒收入。 评估识别处理: ( 1)观察、了解超市 POS机的布局和数量。 采取暗访形式,对超市所有收款机位置数量进行调查、编号。 观察各收银台的收款方式。 ( 2)核对 POS 机销售数据与账面数据。 从系统前台、后台调取各 POS 机销售数据。 对调取的系统数据与会计账务的记载进行核对,查找两者的差异,重点核对账面记载 POS 机数量与实际数量是否一致。 ( 3)账面数与实际经营额进行对比。 对大类商品与账簿记载进行核对,对中小类商品抽查核对,查看是否存在有商品而无账面记载的问题。 对 有实物而无账面记载的商品,令其提供相关资料,如有必要可调取银行对账单与账面记载相核对。 根据账面记载数据和超市的实际经营规模进行分析,判断两者有无不符的问题。 另设专柜,单独记账,不申报收入的问题。 表现形式及识别途径:在收款机范围外另设柜台,如名烟名酒等。 销售货物后不走收款机付款,而是直接在柜台上交付现金或免费赠送,进货单独记账,不报收入。 另设专柜开据发票时,多采用手工开票或单机开票; 评估识别处理: ( 1)观察、询问、了解有关情况。 对超市卖场和非卖场及柜台布置进行实地查看,观察各自收款方式。 以客户咨询的名义直接向柜台营业员询问了解有关情况。 ( 2)检查账务记载内容。 根据另设柜台的实物品种、价格,从账务中查找是否有相同品种记载。 从供货商往来账及付款方面查找这部分货物记录的线索。 注意现金、 营业外收支、各种费用账户的检查。 调取银行对账单与账面记载相核对。 ( 3)检查各类购销合同及协议。 “机”外销售大宗货物,不计销售收入的问题。 表现形式及识别途径:在中小型超市中,有意将购入的部分商品不纳入超市管理系统,而另册管理,单位购买大宗货物时,不通过前台收款机销售,直接从仓库提货,收取货款不计销售收入。 此类业务的购买者 大多是单位购买,并且要求开具发票。 评估识别处理: ( 1)注意对发票的检查,以商品品名单一而开具数量较大的发票为检查重点,看其是否按照规定计销售收入。 ( 2)检查商品保管账簿,核实商品出库情况。 ( 3)检查商品采购资料和货款支付情况。 ( 4)检查货币资金(银行存款)的来源,看来源与销售是否有关。 ( 5)读取 POS机销售数据,与售出的有关商品进行核对。 商品批发移送,不记收入的问题。 表现形式及识别途径 :在各连锁超市中对商品调剂、调拨等互供商品和商品批发时,不通过前台 POS机,而在“配货中心管理系统 —出货站”终端直 接出货,不计销售收入。 评估识别处理: ( 1) 从“出货站”调取原始的批发、调拨资料,与申报的销售收入进行核对,发现存在的问题。 ( 2) 从“库存商品”账户和货币资金结算往来账户两方面入手核查。 如果已实现销售,还应注意发货的时间,是否在发货的当期计入销售,有无人为延期实现销售,调剂实现税款的现象。 ( 3) 重点检查内部往来账户。 (二)进项税额及进项税额转出方面常见涉税问题的识别及评估处理 虚开农副产品收购发票,增加进项税额抵扣金额的问题。 表现形式及识别途径 : (1)对要求备案的供货商不按规定进行备案处理,人为编制虚假农副产品或生鲜食品的购销合同,或者人为控制开票数额,存在收购数据信息大于合同签订数据的问题。 (2)送货清单不完整;( 3)商品销售数量及金额等于或小于收购数量和金额;( 4)支付给供货商的收购资金与银行转账数据差异较大。 评估识别处理:一是查看与农业生产者签订的购销合同,采取抽查巡访鉴别真伪;二是与报备的供货资料进行核对,查看供货农业生产者的身份证明是否与报备资料一致;三是查看供货清单、农产品收购凭证所列品名、 数量、金 额等内容与企业出入库清单、及采集的农产品价 格信息是否一致;四是查看结算支付收购费用时,是否使用银行转帐方式,资金流向是否与合同、收购凭证所列一致;五是查看销售记录并与季节性产品的生产供应情况进行比较;对以上内容进行对比和逻辑性分析,若有差异则实施纳税评估予以确认处理。 有效杜绝虚增收购数量,虚提收购价格,人为地调控税负的问题。 不按规定核算 商品损耗, 丢失、霉变货物等不入账处理,未 做进项税额转出的问题 目前超市在结转商品销售成本时,一般都采用倒挤成本法,即商品销售成本 =期初商品库存 +本期商品购进 — 期末商品盘点数。 这种成本结算方式,实际上是将商品非 正常损耗消化在了商品销售成本里,没有对商品的非正常损耗进行单独核算,对这一部分的进项税额也就没有做转出处理。 而且人为调节商品的销售成本,影响盘点表的真实性。 尤其在销售的生鲜商品中表现突出。 表现形式及识别途径 :( 1)出现 损失不处理。 对于开架售货方式经营方式,容易出现商品丢失或损失 ,像蔬菜、肉类、副食品保质期较短,腐烂、变质、过期等现象经常发生。 超市在盘点时没有按规定作账务处理,或者账面根本就不反映、不处理、没有记录;( 2)实际损耗率与测算值不匹配; 评估识别处理:一是 查阅该品牌或特色商品与超市签定的有关合同 中所确定的损耗率;二是对单品调阅进货、出库单,掌握库存、上架数据信息;三是采集测算部分商品的毛利率、损耗率进行测算与账面数据进行比较;如:对生鲜食品 首先测算出被评估企业销售生鲜商品的平均毛利率,然后依照以下公式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