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煤厂员工培训管理制度内容摘要:
管理人员的考核结果,与个人的月度管理奖挂钩。 对车间管理人员 个人培训考核成绩在车间所有考核人员前 40%则个人的月度管理奖挂钩上浮40%,中间 40%上浮 30%,其余不浮动。 对科室管理人员 教育培训 制度 222 个人培训考核成绩在科室所有考核 人员前 40%则个人的月度管理奖挂钩上浮30%,中间 40%上浮 20%,其余不浮动。 主任外车间负责培训人员参照所在车间副主任的考核上浮标准的 90%进行奖励。 其它负责培训工作人员视单位考核成绩进行适当奖励。 四、考核标准 (一)车间考核标准具体见表 1 表 1 车间培训工作考核评分标准 项目 序号 标准 考评方法 评分标准 分值 基础管理 ( 分) 1 有具体负责本车间员工培训工作人员。 查实际 情况 无员工培训工作人员扣 分。 2 月度有计划、小结,按照计 划实施,半年及全年有总结。 年终有培训需求计划。 每项培训结束后组织培训效果评估。 员工培训纳入车间二、三级百分制考核。 查实施、工资分配记录和培训需求计划 未按规定下发培训计划扣 分;未按月完成培训计划扣 分;需求计划不切合实际扣 分;缺少培训效果评估扣 分/次;员工培训未纳入车间二、三级百分制考核扣 分。 1 培训实施 ( 分) 1 按车间计划实施的培训班每次有合适的教材或自编讲义。 查讲义 无讲义不得分;讲义质量不符合要求扣 分 /份。 1 2 按照厂培训计划实施。 查记录 不按计划实施扣 分;随意变更扣 分 3 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项目 以上级单位提供的数据和厂的记录为依据 迟到、早退扣 分 /人次,违纪扣 ,不及格扣 分 /人次,不积极参加扣 分 /人次。 2 4 岗前和岗上培训符合厂要求,新工人符合师傅带徒弟要求。 查记录 不符合要求扣 分 /人次。 1 5 每月进行现场提问。 查记录或抽 查员工 无记录扣 分; 分 /人次。 2 6 培训资料记录真实准确完整。 查记录 不符合要求扣 分 /处。 1 培训效果 ( 6 分) 1 新入厂员工熟悉岗位知识。 抽查考试或 提问 抽查新入厂员工对岗位知识的掌握程度,一人次不及格扣 分,平均成绩每低于 80 分扣 分 /10 分。 2 2 一般岗位员工熟悉岗位应知应会,手指口述表达清晰。 抽查考试或 提问 一人次不及格扣 分,平均成绩每低于 80 分扣 分 /10 分;手指口述不及格扣 /人次。 2 3 车间主任、班组长应对相关岗位安全生产知识完全掌握,并具备管理沟通技巧,熟悉企业规章制度。 抽查考试或提问 一人次不及格扣 分,平均成绩每低于 80 分扣 分 /10 分。 2 教育培训 制度 223 创新项目 为提高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在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培训管理等方面有创新。 查创新成果评审材料 由陈四楼选煤厂员工培训考核领导小组统一评定后计分。 1 合计 15 注:各单位对员工测试成绩进行复查,复查结果作为 培训效果评价的依据。 (二)管理及工程技术人员考核标准见表 2 表 2。选煤厂员工培训管理制度
相关推荐
程建设中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把工 程建设投资控制在批准的投资限度以内,保证项目投资管理目标的实现,以取得良好的投资 效益和社会效益。 投资控制是项目控制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一个动态的贯穿于项目建设始终的过程。 任何工程项目建设,批准的投资额度就是该项目的投资目标,根据项目实施的阶段性目 标,定期对实际投资价值与计划投资价值进行比较,比较的结果有两种情况:一是实际投资
全生产 会议 ,严格执行国家、行业及上级部门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技术标准、质量标准和本单位的安全规章制度。 严格按照行业安全规程、操作规程、作业规程及有关安全规章、制度、措施组织检修作业 ,必须执行“不安全 ,不检修”的原则。 严格执行“现场跟班”制度 ,根据生产动态情况 ,及时发现解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事故隐患 ,对不能及时消除的隐患、问题 ,必须采取可靠的防范措施加以控制。
习已接近尾声,中学是一个小社会,是大社会的一个缩影,顶岗实习是大学步入社会的一个缩影,是大学进入社会的一个过渡。 在这为期半年的实习中,我们有最初的迷茫、紧 张、陌生到现在的习惯、大方自然,工作、生活看似单调,但是,不论从刚开始的听课,到后来的讲课,参加班级管理,我们都受益匪浅:不在懒床,不再拖拉,多了责任,多了经验,也收获了幸福。 从脚步迈入二中这所学校大门开始
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临床护理 大专 工作经 历 工作单位 合山矿务局河里矿卫生所 职位 护 士 工作内容及职责 2020 年 01 月至 2020 年 07 月 合山矿务局河里矿卫生所 门诊护士 全面熟悉基层医院的临床护理工作,吃苦耐劳。 工
握退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情况,帮助解决退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对退休干部的学习、活动、教育、慰问等内容做出具体安排。 进一步落实退休干部管理工作领导责任制。 要高度重视退休干部 管理服务工作,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明确一名干部联络员具体负责,明确工作职责、目标和任务 ,形成分工明确、齐抓共管、衔接有效的工作机制,切实抓好落实。 老干部管理工作人员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