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汇编(范本内容摘要:
响得 5分。 E、 判定 重要 用 能部位或环节:以各系统设备技术特征、运行时效等为依据,判 定各 能源因素 相关 用 能部 位 或 环节的重要性。 轻微得 1分,一般得 3分,重要得 5分。 F、 用 能关注程度:根据识 别 出的 能源 因素确认该 用 能环节的关注程度,略微关注得 1分,一般关注得 3分,非常关注得 5 分。 G、 用 能管理制度完善性:管理制度标准完善得 1 分,不健全得 3 分,无管理制度及标准得 5分。 H、能源控制难易程度: 对能源因素 控制措施的难易程度 进行分析 ,容易 控制 得 1分,适中得 3分,困难得 5分。 I、节能潜力大小:节能 潜力 < 5%得 1分, 5%≤节能潜力≤ 10%得 3分,节能潜力 >10%得 5 分。 ⑴ 评价打分: K=A+B+C+D+E+F+G+H+I ⑵ 评价标准 : a、当 K≥ 25分时判断为重要能源因素。 b、当 A或 B或 D或 E或 H或 I得分为 5分时判断为重要能源因素。 各单位按上述方法对能源因素进行打分评价,确定出重要能源因素,编制《 重要 能源因素登记表》,报 管理者代表 审批后下发。 重要能源因素控制 用能单位 通过 定性、定量 的方法 评价出重要能源因素,对其应进行重点控制。 用能单位应根据设施、设备正常经济运行和满足生产工艺 的需要规定控制参数。 包括 运行时间、温度、电压、电流及其他特殊能耗设施设备 运行参数 (风机风量、风压、蒸汽和水的压力、流量 等 )。 重要能源因素相关 的 系统、设施、设备在其运行过程中,应对运 行情况做 出 点检记录 、 运行参数记录 和检查检修 记录。 判定对重要能源因素实施重点控制的方法是否适用,用能单位 定期 采取统计分析、现场调查、会议讨论等方法对运行参数、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在 对 重要能源因素进行评价后,针对评价结果应采取改变控制方法、文件修改、人员培训以及设备更新改造等改进措施。 根据能源利用的不可追溯性 和持续性的特点,各用能单位可采用及时监控、分析和记录的形式对重要能源因素进行控制,以便重要能源 利用 情况发生改变时及时响应能源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版次 /修订状态: 第 A/0 版 15 并采取措施。 能源因素更新 当下列情况发生时,应重新进行识别评价: (1)用能系统变化时; (2)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发生变化时; (3)外部节能技术、设备或经验方法适用时。 用能单位应将识别评价结果形成文件并适时更新。 各单位及时识别 、评价、更新 本单位能源因素,由 安全生产部 负责每年更新汇总一次。 对于更新了的能源因素, 安全生产部 应进行综合评价,确定是否为重要能源因素。 管理者代表 组织相关人员依据重要能源因素及相关 能源基准 ,制定能源目标和指标以及能源管理方案。 记录 的保管 能源因素识别评价过程中的相关记录由 安全生产部 保存一份,有效期限为 一 年。 相关文件 《目标、指标、管理方案 控制程序 》 《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获取和确认及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 相关记录 能源因素识别表 能源因素评价表 重要能源因素登记表 法律、法规标准清单 其它要求清单 设备点检记录 运行参数记录 检查检修记录 能源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版次 /修订状态: 第 A/0 版 16 XXXX/EnMSCX052020 目标 、 指标 、管理方案控制 程序 1 目的 规定 公司 能源管理 体系 目标 、 指标 和管理方案 的 建立 途径和要求,确保 公司 能源 管理体系的目标 、 指标 和管理方案 得 到有效地管理和 实施,不断提高 公司 能源 管理绩效。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 公司 对各单位 能源管理体系 目标、指标 和管理方案 的制定、实施、评审和控制管理。 3 职责 (1)最高管理者负责 公司 能源管理体系目标、指标 和管理方案 的审批。 (2)管理者代表 组织相关 单位和 人员 通过 系统的初始能源评审,确定 公司 能源管理体系的 基准 , 制 定 公司 能源管理 体系的 目标 、 指标 和管理方案。 (3)安全生产部 负责监督和审核能源管理 体系 目标 、 指标 和管理方案 的实施和绩效。 (4)行政部 负责能源管理体系 目标 、 指标 和管理方案 的宣传工作。 (5)XXXXXX 车间 负责 电力目标的分解、 计量和统计。 (6)经营部负责 公司 柴 油的采购 计划的审批 ,并上报 管理者代表。 (7)安全生产部 负责 公司厂区 内 能源 目标、指标的制定 ,并上报 管理者代表。 (8)其他各相关单位负责按规定 执行公司 能源 目标 、 指标 和管理方案 , 并按规定进行检查 、 考核 ,以确保 公司 能源 管理体系 目标和指标的实现。 4 工作程序 能源管理目标、指标制定要求 能源管理目标、指标的制定应当以国家提出的“ 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口号为宗旨,依照集团公司 或 XXXX 市 下发的节能目标责任书任务,遵守法规和持续改进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 目标、指标应包括满足能源因素控制要求所需的内容。 目标通过指标具体化和量化,并与能源管理方针保持一致; 指标的确定应体现具体用能过程或环节的优良性、可测量性、可调整性和持续改进。 针对能源管理目标、指标的实施,制定控制措施或管理方案。 能源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版次 /修订状态: 第 A/0 版 17 能源管理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制定依据 国家有关政策、法律和法规要求; 国内外同行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技术进步的动向; 公司 能源方针及目前的管理、技术状况; 能源评审结果 及控制的状况; 集团公司 或 XXXX 市 下达的节能目标责任书任务; 相关方对能源的要求。 能源管理目标、指标制订实施步骤 由 管理者代表 召集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 公司 的能源初始评审,分析 公司 各单位的能源利用现状,确定出 公司 的能源基准,提出 公司 的能源管理目标、指标草案。 管理者代表 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草案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最终确定 公司 的能源管理目标、指标 , 并报最高管理者审批。 安全生产部 负责将批准后的能源目标、指标上网发布。 各单位 依据 公司 发文件制定本单位目标、指标, 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根据实现目标、指标现状和条件制定具体的能源管理方案,在 实施 方案中应明确实施的技术方案、责任单位、投入资金和完成时间等。 能源管理方案的制定及实施要求 能源管理 实施 方案的制定及实施是为实现能源目标和指标及对能源因素的控制,以挖掘节能潜力、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宗旨。 能源管理 实施 方案 应包括 以下 内容 : ( 1) 目的和作用; ( 2) 实施部门及其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 3) 采用的方法、技术和措施; ( 4) 需配备的资源和相关控制要求; ( 5) 实施时间和进度; ( 6) 对实施过程和结果考核评价的准则和方法; ( 7) 所需文件和记录。 能源管理方案的制定实施步骤 ( 1) 针对能源目标、指标及识别出的能源因素, 管理者代表 组织各相关部门和人员起草能源管理 实施 方案, 确定具体实施、措施、执行方案及相应的责任单位、完成期能源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版次 /修订状态: 第 A/0 版 18 限、资源要求及职责和权限。 经最高管理者批准后,由 安全生产部 负责上网发布。 ( 2) 各单位及其下属部门制定适合本单位的能源管理方案并保证其有效实施。 ( 3) 安全生产部 组织并推动各有关部门实施能源管理 实施 方案。 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评审与修订 安全生产部 每半 年 对 公司 的能源目标、指标和 能源实施 管理方案进行管理评审与修订,研究解决目标、指标和 实施 方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安全生产部 每季度 跟踪检查能源管理体系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完成情况,对不符合项按《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实施改进措施。 当法律法规有重大变化、有新的重大能源因素出现等客观情况发生时,应考虑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修订。 若目标、指标变动或原定 实施 方案无法实现时,及时重新评审,修订方案确保其切实可行。 因新项目中发现新的重大能源因素时,应考虑目标、指 标和管理方案的修订并编制新的有效的能源管理方案加以控制,见《能源 评审 控制 程序》。 各单位应每月对本单位的能源目标、指标和 能源管理实施 方案的适宜性予以评审。 安全生产部 负责收集、汇总 公司 年度能源目标、指标和 能源管理实施 方案 在实施中的情况和问题,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 在管理评审中,应对 公司 年度能源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安全生产部 提出整改措施和修正意见,并报最高管理者审批,确定下一年度新的能源目标、指标和 能源管理实施 方案。 各单位应根据管理评审提出的修改意见,适当调整本单位的 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作为新一年的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管理内容。 目标、指标和 能源管理实施 方案 管理过程中的记录由 安全生产部 负责保管和归档,保管要求和期限执行《记录控制程序》的规定。 5 相关文件 《 法律与其他要求获取、识别、更新程序 》 《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获取和确认及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 《文件和资料程序》 《记录控制程序》 能源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版次 /修订状态: 第 A/0 版 19 《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能源管理评审程序》 六、记录 公司 能源管理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完成情况 各单位管理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完成情况 能源因素评价表 重要能源因素登记表 法律、法规标准清单 能源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版次 /修订状态: 第 A/0 版 20 XXXX/EnMSCX062020 能力、意识与培训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了明确各层次员工的能力、意识要求,对全体员工要进行分层次的培训,使其具备相应的节能意识和能力,满足能源管理体系运行的需要,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能力、意识的确定及教育和培训。 3 职责 人力资源部负责编制《能源管理岗位任职要求》,并对各部门工作人员能力和意识进行确认。 安全生产部负责制定公司节能培训、内审员培训计划和考核制度,并对各部 门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各部门按培训计划要求组织实施。 4 工作程序 ㈠培训的需求 对公司全体工作人员进行节能意识教育。 对不同层次的工作人员,还应进行以下教育与培训: 对高层管理者,应提高其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的认识,获得其对公司能源方针的承诺,并保持与能源方针的一致性;了解有关的能源法律、法规,了解重要能源因素及目标、指标。 对中层管理者(各部门主管),应进一步提高能源知识、能源法律法规、能源管理体系的了解,掌握本部门在能源管理体系中的职责,具有检查与评审的 有关知识。 对体系中关键岗位 人员(重点用能设备操作岗位人员),应通过培训使其认识到符合能源方针和能源管理体系的重要性,以及偏离规定运行程序的潜在后果,还应对其工作中实际的或潜在的重要能源因素及改进个人工作所带来的节能效益进行培训。 关键岗位人员定期参加政府有关部门举办的节能培训,必须持证上岗。 对能源管理体系内审员,不断提高《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标准、能源法律法规、能源管理体系文件的了解,并进行公司能源因素识别、评价及能源管理体系审核、法律能源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版次 /修订状态: 第 A/0 版 21 法规等知识的重点培训。 对一般工作人员及新进工作人员,主要培训能源方针、目标、指标及能源管 理标准的基础知识。 ㈡培训计划的制定 每年年底,人力资源部按照公司统一要求,结合公司实际,会同安全生产部制定下一年度公司能源培训计划,报管理者代表审批后下达到各部门。 各部门执行公司年度能源培训计划,若有特殊需求,则结合本部门实际制订部门培训计划,在与公司培训时间不冲突的情况下执行。能源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汇编(范本
相关推荐
5月1日 国家技术监督局 2020 年 5 月 15 日 各厂、棒材车间、动力部:条款 5 11 热力输送系统节能监测 ( GB/T159102020) 2020年 10月 30日 2020年 5月1日 国家技术监督局 2020 年 5 月 15 日 高线厂、棒材车间、动力部:条款 7 12 工业电热设备节能监测方法 ( GB/T159111995) 1995年 12月 20日 1996年
理管理手册 ( A 版) 修改码: A00 生效日期: 20200101 页码: 第 页 共 37 页 13 d) 各种记录和 有 关外来文件 ,包括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 文件的控制具体执行《文件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和《法律及其他要求的识别评价程序》 6 管理职责 管理承诺 矿长是 本矿 的最高管理者。 矿长通过以下活动,对企业 能源管理体系 的建立、实施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做出承诺
指标和管 理方案,作为新一年的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管理内容。 ㈥ 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管理过程中的记录由环保科技中心负责保管和归档,保管要求和期限执行《记录控制程序》的规定。 五、相关文件 《 法律与其他要求获取、识别、更新程序 》 《 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获取和确认及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 》 《文件和资料程序》 《记录控制程序》 《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气十足。 今天不能办就是今天不能办,按规定不能办就是不能办,他们想的不是如何主动帮助其他部门解决问题,而是四平八稳的就事论事。 对按什么规格和级别对待自己等十分敏感。 比如公司里有几个部门经理在一起开了个会,他就会嘀咕:部门经理级的会议,怎么没有我。 喜欢 别人称自己为“总”,不喜欢被人称“经理”(许多公司已经在“官本位”的压力下,将部室一级的经理改称为总经理了)。
月 日 XXX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档案 21 * * *有限公司 职业病危害 防治责任制度 (样例) 总则 XXX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档案 22 一、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的水平,切实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一规定四办法”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是从组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