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检验、试验计划内容摘要:

师 自检交接检记录 隐蔽验收记录 土方回填检验批验收 √ 工长 班组长 √ 质检员 √ 工长 质检员 监理工程师 自检交接检记录 土方回填检验批验收记录 主体结构 楼层测量 楼层放线 √ 质检员 √ 质检员 监理工程师 楼层放线记录 主体钢筋 钢筋加工检验批验收 √ 工长 班组长 √ 质检员 √ 工长 质检员 监理工程师 钢筋加工检验批验收记录 钢筋接头检验 √ 工长 班组长 √ 质检员 √ 工长 质检员 技术负责人 监理工程师 自检交接检记录 钢筋接头隐蔽验收记录 钢筋安装工程检验批验收 √ 工长 班组长 √ 质检员 √ 工长 质检员 技术负责人 监理工程师 √ 工长 质检员 技术负责人 监理工程师 自检交接检记录 钢筋安装隐蔽验收记录 钢筋安装工程检验批验收记录 主体模板 预 埋件、预留孔洞检验 √ 工长 班组长 √ 质检员 √ 工长 质检员 自检交接检记录 预检记录 主体结构 主体模板 模板安装检验批验收 √ 工长 班组长 √ 质检员 √ 工长 质检员 √ 工长 质检员 监理工程师 模板安装自检交接检记录 模板安装预检记录 模板安装谨批验收记录 8 施工阶段 部位 工序 / 检验批 检验方式、类别 检验验收资料 自检交接检 检验人 专检 检验人 预检 检验人 隐检 检验人 验收 验收人 主体混凝土 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检验批验收 √ 工长 质检员 技术负责人 监理工程师 混凝土开盘鉴定 混凝土浇筑申请 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检验批验收记录 混凝土施工过程检验批验收 √ 工长 质检员 监理工程师 混凝土施工检验批验收记录 模板拆除检验批验收 √ 工长 质检员 监理工程师 模板拆除工程检验批验收记录 混凝土外观尺寸偏差检验批验收 √ 工长 质检员 监理工程师 垫层混凝土外观及尺寸偏差检验批验收记录 变形缝、施工缝处理 √ 工长 班组长 √ 质检员 √ 工长 质检员 技术负责人 自检交接检记录 预检记录 说明: 具体检验内容按照各专业验收规范和检验批验收记录表中的要求执行; 预检记录、隐检记 录在填写时必须将预检、隐检的内容填写齐全准确,可执行《 江苏省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DBJ01512020); 自检、交接检的内容由专业工长指导班组对其实际操作完成且能够检验的项目进行检验,记录在填写时必须将自检交接检的内容、自检的结果(包括实测实量的数据)填写齐全,对于自检内容比较多的工序,可在自交接检记录上只填写自交接检的内容,具体的检验结果可填写在检验批验收表上(只填写能够由班组完成的内容),并以此作为自检记录的支撑性记录; 对于钢筋加工检验批的验收,自检时的检验批的划分可以按照班组划分,可不与验收时检验批的划分一致。 9 混凝土结构实体检验计划 混凝土强度检验计划 10 砼强度检验计划 (单体) 序号 楼层 /施工段 代表部位 设计混凝土 强度等级 取样 标准 其中同条件试块组数 取样人 见证人 备注 1 基础 承台 、基础梁 C30/C35 100m3/组 0 植茂均 毛法生 2 3 4 5 首层 框架柱、梁、板 C30/C35 100m3/组 3 植茂均 毛法生 6 7 8 9 中间层 框架柱、梁、板 C30/C25 100m3/组 3 植茂均 毛法生 10 11 12 13 顶层 框架柱、梁、板 C25 100m3/组 3 植茂均 毛法生 14 15 16 说明: ; (建设)、施工单位共同选定,有相应的文字记录。 ; ,其留置数量应根据混凝土工程量和重要性确定,不宜少于 10组,且不应少于 3组 ; ,应放置在靠近相应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的适当位置,并采取相同的养护方法 ; GB50204中附录的规定。 11 混凝土钢筋保护层检验计划 混凝土钢筋保护层检验计划 (单体) 构件名称 构件型号 构件数量 抽检数量 检验方法 责任人 梁 350 600 1 局部破损检验方法 张宝 250 500 1 局部破损检验方法 张宝 400 600 1 局部破损检验方法 张宝 350 650 1 局部破损检验方法 张宝 250 600 1 局部破损检验方法 张宝 400 650 1 局部破损检验方法 张宝 200 300 局部破损检验方法 200 400 局部破损检验方法 250 450 局部破损检验方法 板 板厚 100mm 1 局部破损检验方法 张宝 板厚 120mm 局部破损检验方法 板厚 130mm 局部破损检验方法 板厚 150mm 局部破损检验方法 板厚 160mm 局部破损检验方法 说明:检验的结构部位及选定的构件数量执行 GB50204中附录 E中的规定 检验时机 检验时机应与监理工程师协商,尽量安排在结构施工过程中。 检验标准 a) 对梁类构件,应对全部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 b) 对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 6 根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进行检验。 c) 对每根钢筋,应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测量一点,应明确具体的代表性部位。 d) 梁类钢筋保护层的允许偏差为: +10mm, 7mm;板类钢筋保护层的允许偏差为:+8mm, 5mm。 合格判定条件 对梁类、板类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