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宁县20xx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灌溉管道系统设计 管道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 头损失,可按公式计算 hf=f L Qm/db hj=ζV2/( 2g) 式中: hf——管道沿程水头损失 f——摩阻系数 L——管道长度 Q——流量 m——流量指数 d——管道内径 b——管径指数各种器材的 f、 m 及 b 值可从表查取 hj——管道局部水头损失 ζ——管道局部阻力系数 V——管道流速 g——重力加速度 管道设计流速应控制在经济流速 ~,超出此范围时应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经计算:此次输水压力管道采用管材为铸铁管,管径 100mm。 各村管道布置情况表 村名 管径 长度( m) 管道损失 (mm) 川庄管道 100mm 300 茨林管道 100mm 600 三多管道 100mm 600 管道输水压力管道安装与埋深 压力安下列要求设计: ⑴ 管道应短而直,水头损失小,总费用省和管理运用方便。 ⑵ 管道应布置在坚实的地基上,避开填方区和可能产生滑坡或受山洪威胁的地带。 ⑶ 如管道纵向拐弯处可能产生真空应留出 2~3m 水头的余压。 ⑷ 固定管道宜埋在地下,埋深应不小于并 60cm,应在冻土层以下。 ⑸ 铺设在地面上直径不大于 100mm 的固定管道,应 在拐弯处设置镇墩,基底深度应置于冻土层以下不小于 30cm,岩基上镇墩应加锚杆,两个镇墩之间的管道应设置伸缩节或柔性接头。 ⑹ 应根据水力特性,在相应位置设进、排气阀或水锤防护装置。 水泵出口逆止阀或压力池放水阀下游,以及可能产生水锤负压或水柱分离的地方安装进气阀;管道的驼峰处或长度大于 3km 但无明显驼峰的管道中段安装排气阀;水泵出口处(逆止阀下游或闸阀上游)安装水锤防护装置。 防渗渠道的设计 渠道设计原则 灌溉渠道应依干渠支渠斗渠农渠顺序设置固定渠道。 灌溉面积较小的灌区可减少渠 道级数,只设置干渠和支渠两级渠道。 灌溉渠道系统布置按照符合灌区总体设计和灌溉标准要求,渠道选择在各自控制范围内地势较高地带;干渠沿等高线或布置,支渠宜与等高线交叉布置;渠线避免通过风化破碎的岩层可能产生滑坡及其它地质条件不良的地段;渠线短而直,有利于机耕避免深挖高填和穿越村庄;干渠和支渠末端设有退水设施。 流量计算 轮灌渠道的设计流量可按公式计算确定: Q=NqA/η 式中 Q——轮灌渠道的设计流量 m3/s N——该渠道轮灌组数 q——灌溉制度计算确定的灌水率 m3/s/万亩 A——该渠道轮灌组平均灌溉面积 η——该轮灌渠道至田间的灌溉水利用系数 渠道断面设计 渠道的纵横断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 1)保证设计输水能力边坡稳定和水流安全通畅 ( 2)各级渠道之间和渠道各分段之间以及重要建筑物上下游水面平顺衔接 (3)末级渠道放水口的水位高出平整后田面进水端不少于 10cm (4)渗漏损失量较小 (5)占地较少工程量较小 (6)施工运用和管理方便 渠底比降应根据渠道沿线地形地质条件、设计流量,在满足渠道不冲不淤的条件下,宜采用较缓的渠底比降定。 各级渠道进口的设计水位,应从水源引水高程自上而下和从灌区控制点高程自下而上逐级推求,并计入沿程水头损失和各种建筑物的局部水头损失,反复调整确定。 渠道横断面应根据灌溉面积,沿线地形、地质条件以及边坡稳定的需要和是否衬砌等因素,按接近水力最佳断面进行设计。 石渠宜采用矩形断面。 经计算:防渗渠道主渠道断面尺寸为 40*40*40 厘米,顶宽 30 厘米,底宽 1 米,总长度 5000 米,支渠道尺寸 30*30*30 厘米,总长度 3000 米。 流速计算 各级渠道的平均流速可按公式计算确定: V=R2/3i1/2/n 式中 V——渠道的平均流速 m/s R——渠道的水力半径 m i——渠底比降 n——渠床糙率可按下表选用 防渗衬砌渠槽糙率 防渗衬砌结构类别及特征 糙率 砌石 浆砌料石石板 浆砌块石 干砌卵石砌工良好 ~ ~ ~ 防渗衬砌 渠道衬砌结构的基底应坚实稳定。 衬砌渠段无法避开湿陷性黄土、膨胀性土和可溶性盐含量大的土壤,以及裂隙、断层、滑坡体、溶洞或地下水位较高时,应首先采取工程处理措施。 渠道衬砌结构的横断面应与渠道横断面协调一致,上梯形断面渠道宜采用弧形坡脚或弧形底面,渠道的防渗衬砌结构厚度可按表确定。 渠道水流含推移质较多,且粒径较大时宜按表列数值加厚 10~20% 渠道布置情况表 渠道名 断面尺寸 长度 川庄主渠道 40*40*40cm 4000 川庄支渠道 30*30*30cm 1000 茨林主渠道 40*40*40cm 400 茨林支渠道 30*30*30cm 1600 三多主渠道 40*40*40cm 200 三多支渠道 30*30*30cm 800 农业工程设计 土壤改良 土壤改良 20xx 亩, (其中:土地平整 1160 亩 ),项目区土壤改良以施用农家肥为主,综合采用多种措施: 一是施用农家肥,综合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结合深耕亩施牛厩肥 吨;二是动员项目区群众将全部秸秆就地粉碎还田;三是亩施抗旱保水剂 ;四是施用腐植酸有机肥和 SV 系列专用肥。 通过以上措施,确保项目区 20xx 亩瘠薄型耕地土壤熟化层达到 25cm,有机质含量提高 个百分点。 机修梯田设计 综合项目区外围形状,项目区内地形、地物、权属、道路、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减少挖填方量,针对不同 的地形,分别采取不同的土方计算办法:大多数地块采用断面法进行计算,部分地面起伏较大田块采用网格法进行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H B 单位面积 土方量按下式计算: V=1/2( B/2H/2L) =1/8BHL 式中: V——单位面积土方量( m3), B——划分单元的长度( m), H——划分单元内部的高差( m), L——划分单元的宽度( m)。 根据在项目区测量的三个典型地块,应用上式计算结果,项目区亩均动用土方 250m3。 梯田外坡要求在一定的土质和坎高的前提下,要保证梯田的安全稳定,在梯田高度小于 2m 的情况下,结合当地土质情况,本次梯田外坡取 80176。 ,梯田埂高、顶宽均为 30cm,内外坡比均为 1:,土壤含水量 适度,土壤干容重。 机耕路 新建机耕路 ,全部为干结碎石硬化路面。 干道与乡、村公路相接,满足中型以上农业机械通行要求,路宽设 6 米,两边(含排水沟与行道树)各宽 1 米,路面宽 5 米;支路应配套桥、涵和农机下田 (地 )设施,便于农机进出田间作业和农产品运输;结合山区地形条件,按照因地制宜、节约投资原则,机耕路最大坡度小于 15%,最大转弯半径不小于 20m;开挖断面边坡 1:,回填断面边坡 1:,回填土方为黄壤土或红粘土,按最优含水量控制,土方干容重,路基 高度高于地面 以上。 主干机耕路砂砾化,铺筑砂砾 15cm,满足雨天通行要求。 全部机耕路两侧均开挖排水沟,排水沟为梯形断面,底宽 m,深 m,边坡 1: 1。 梯田埂 10 年一遇 24 洪水设计,埂高 30 cm,埂顶宽 30 cm,要求三光一硬,土方容重 以上,亩栽植灌木 95 株。 林业工程设计 护路林网工程 树种选择:由于杨树对土壤的干旱及潮湿均有一定的抗性,生长迅速,利于成材。 且防风固沙生态效益好。 因此护路林植树选择杨树。 栽植要求:规划在项目区机耕路两旁单行栽植杨树,形成护路林带,路两侧各植一行,要求株距 3m。 栽植的树苗要求当年成活率达到 90%以上,三年保存率达到 85%以上。 技术要求: ① 平整树沟:结合修路开挖树沟,树沟宽 1m,沟面、沟底平整,捡尽原有的树根杂草。 ② 挖坑:按设计株距 3 m 定点,树坑规格为 80cm80cm80cm挖坑时要求生熟土分放,熟土先回填。 ③ 苗木:选用 23 年生以上的苗木,要求根系完整,无病害、无机械损伤的壮苗。 ④ 栽植:栽植时做到随起苗,随运苗,随栽苗,栽植后要以熟土回填并做到三埋两踩一 提苗,分层覆土,分层踏实,及时浇水、扶正、培土。 ⑤ 管理:苗木成活后,要落实专人管理,适时进行浇水、施肥、中耕锄草、涂白并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保证苗木当年成活率 95%以上,三年保存率达到 85%以上。 水保林工程 树种选择:采用针阔混交林栽植,主栽培品种为刺槐、侧柏。 栽植要求:根据当地林带的最适疏密度,为达到最佳防护效能,规划在项目区流域两侧坡地及部分垣地以鱼鳞坑整地为主栽植侧柏,鱼鳞坑标准为 ,栽植株距为 2,每亩需苗木 220株,栽植要求当年成活率达到 90%以上,到 次年完好率达到 85%以上。 技术要求: 刺槐、侧柏造林时间安排在春季土壤解冻后气候适宜的时候。 侧柏苗应苗干匀称,充分木质化,根系发达,根长不小于 25 厘米,根幅不小于 20 厘米,无病虫害及机械损伤。 栽植时,埋土一定要实,填一层土,踏实一层,防止土层风干,适当浇水。 虫害主要有小皱椿,早春成虫上树前,可在树干基部和林内越冬场所喷撒 50%倍硫磷乳剂 1000 倍液药杀成虫。 产卵盛期可剪枝烧毁 科技推广措施 科技推广是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将农业、林业、水利等措施形成的生产能力转化为产品的重要 途径。 在科技推广方面,我们主要措施是: 技术推广。 推广 1 项 200 亩马铃薯大葱轮作,河北巨葱的个头特大,特辣,特高产型大葱新品种,它生长快,上市早,是一般大葱产量的 倍。 该新品种示范与推广;项目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与非项目区相比,达到提高 3 个百分点。 仪器购置 3 台套 第七章 投资预算 采用定额和主要材料价格 本次项目预算采用《山西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预算编制规定》进行编制。 主要材料价格 主要材料价格表。大宁县20xx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