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入学考试]天津大学管理学院专业介绍内容摘要:

卢 岚副教授 周 刚副教授 贾 湖副教授 林 盛副教授 罗宜美副教授 高举红副教授 赵小松副教授 霍艳芳副教授 林 强副教授 彭 岩副教授 二、专业特点 天津大学 是 1992 年国家教委批准试办 工业工程 专业 (本科)的首批高等学校之一 , 也是首批获得工业工程硕 士授予权的首批高等学校之一。 1999 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天津大学等学校培养工业工程工程硕士。 目前,天津大学工业工程专业由工业工程系和物流工程系共建,两系共有教师 24 人,其中教授 8 人(博士生导师 7 人),副教授 14 人,讲师 1 人,工程师 1 人。 天津大学工业工程学科与国际同行有着非常密切的学术联系,经常进行各种形式的国际学术交流。 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以及港台地区许多著名大学的工业工程学科建立了交流渠道,每年派出 2 人次以上的访问教师,每年接受讲座教授、访问学者 10 人次以上。 工业工程系的教师有 40%有在国外的 留学背景。 天津大学工业工程学科注重实验室建设,近年来,工业工程实验室得到国家“ 211 工程”、“ 985 工程”项目的资助,实验室设施不断完善,有力地支持了科研与教学工作。 天津大学工业工程学科注重各层次人才培养。 迄今为止,已经毕业工业工程专业本科生 300 余人,(工业工程方向)硕士研究生 90 多人,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工业工程方向)博士研究生 20 多人,授予以工业工程为论文选题的在职申请人员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学位 110 多人,授予工业工程领域工业工程专业工程硕士学位 450 多人。 为社会输送了大量高质量的工业工程人才 ,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和真诚欢迎。 鉴于天津大学工业工程学科的综合实力和学科优势,连续 4 年在专业排名中,天津大学工业工程专业(本科)均排名第一。 在对天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进 5 行评价时,工业工程的学科特色和优势也是促使其排名居前的重要因素。 现代工业工程注重与信息技术、人体生物技术等高技术的结合,正在包括制造业、工程建设业、服务业和各种非盈利产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开发和应用。 三、近年来主要科研项目和成果 近年来,天津大学工业工程学科不断发展,先后承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0 余项,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 863计划)重点项目 1 项,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 863计划)应用基础研究项目 9 项,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 863 计划)应用示范工程项目 5 项。 承接国家十五 863 项目 3 项。 工业工程系注重在企业中开展工业工程应用工作,先后与科龙集团、美的集团、顶新集团、摩托罗拉公司、华为公司、锦州石化等企业进行了工业工程领域的合作。 近 5 年发表的高水平学术论文 600多篇,其中被 SCI、 EI 和 ISTP 收录的论文达 40多篇。 荣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 项、省部级其他奖项多项。 四、近几年报考简况 本专业考生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应届本科毕业 生及在职工作人员,近几年报考与录取比例为 4: 1。 五、硕士期间主要课程及论文要求 硕士生课程计划: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的主要课程包括:外语、马克思主义理论、管理数学基础、运筹学、现代管理学、应用统计学及各方向的选修课。 要求学生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打下宽广扎实的理论基础,能够正确地运用定性定量的系统分析方法及相应的工程技术方法解决管理方面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论文选题要求广泛了解国际上有关领域的最新动态,创造性地提出新的正确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或者科学地利用最新的科研成果创造性地解决重要的实际问题。 论文应当有严密 的理论分析、扎实的实践背景和充分的实验 /实证计算,推理严谨,系统性强。 论文的写作应当层次清晰、条理性好、文笔流畅,符合科技写作规范。 六、就业方向 工业工程是管理理论、方法和管理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该学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管理素质和工程技术基础、能够独立从事研究工作、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要求学生毕业后能够独立开展工业工程领域业务、教学工作和科学研究,并具有继续学习、创新和提高的基础能力。 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外语能力,可以比较熟练地使用一种主要外语阅读本学科的文献资料,并能撰写专业论文,胜 任国际学术交流需要。 本学科的毕业生适宜到大型企业 (国有、跨国、“三资”企业等 )、政府经济管理部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高级管理、教学和科研工作。 6 专业代码: 120201 专业名称:工程管理 一、研究方向及硕士指导教师 1.项目管理 2.国际工程管理 3.建设项目投资与融资管理 4.房地产经济与管理 导师:刘应宗 王雪青 张连营 查京民 毕 星 孙 慧 陈勇强 吕文学 张水波 梅世强 尚天成 沈 江 赵国杰 二、专业特点 工程管理学科侧重于研究同现代工程管理发展相适应的管理理论 、方法和技术工具,强调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工程管理实际问题 ,并且在国际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建设项目投资与融资、 EPCIMS(工程项目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等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影响 . 三、近年来主要科研项目和成果 本学科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先后承担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5 项、完成国家计委、建设部、教育部、科委等委托科研项目 50 余项,并积极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承担并出色完成了一大批为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国民经济 /社会管理部门、国防部门所进行的研究,为其管理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有效的技术手段。 多年来,本学科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各部委和省市科技进步奖 10余项,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200 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 60 多部,其中很多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 在对外合作与交流方面与世行、亚行、 FIDIC、CIOB、 RICS 有密切的联系,与美国斯坦福大学、佛罗里达大学、依阿华州立大学、英国里丁大学、 BATH 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有密切的学术交流,与国家计委、建设部、外经贸部、水利部、交通部等部委有长期的合作关系,与中国建设监理协会、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 理协会、中国工程咨询协会、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协会、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中国建筑业协会、中国施工企业协会、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等有着长期密切的业务联系。 7 四、近几年报考简况 本专业考生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在职人员,近几年报考与录取比例为 5: 1。 五、硕士期间主要课程及论文要求 硕士生课程计划: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的主要课程包括:外语、马克思主义理论、管理数学基础、运筹学、现代管理学、管理经济学、应用统计学及工程管理前沿、工程项目管理、建筑工程经济、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房地产 经济与管理等与工程管理专业各相关研究方向的选修课。 要求学生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打下宽广扎实的理论基础,能够正确地运用定性定量的系统分析方法及相应的工程技术方法解决管理方面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论文选题要求广泛了解国际上有关工程管理领域的最新动态,创造性地提出新的正确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或者科学地利用最新的科研成果创造性地解决重要的实际问题。 论文应当有严密的理论分析、扎实的实践背景和充分的实验 /实证计算,推理严谨,系统性强。 论文的写作应当层次清晰、条理性好、文笔流畅,符合科技写作规范。 六、就业方向 工程管理学 科培养具有坚实的工程管理理论基础知识,在工程管理的某一领域具有深入研究,了解国内外该领域的发展状况,跟踪工程管理国际前沿,能够推动技术 创新与技术 发展的领导 者 ,使 其 在掌握先进技术的同时,获得 推动 技术 创新与技术 发展 所必须的、 重要的管理能力和出色的 协调能力 ,能够 有效 管理 与组织 技术创新与技术 发展,进行重大决策,实施和完成复杂的、技术难度大的 工程 项目,开发满足市场需求的 工程 产品和服务 ,能够从事工程管理中项目决策分析、设计及施工管理咨询、建设项目后评价等全过程管理及咨询工作,德、智、体、美协调发展,具有鲜明个性和较高综 合素质的工程管理高级专门人才。 要求学生毕业后能够独立开展管理业务、教学工作和科学研究,并具有继续学习、创新和提高的基础能力。 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外语能力,可以比较熟练地使用一种主要外语阅读本学科的文献资料,并能撰写专业论文,胜任国际学术交流需要。 本学科的毕业生可分配到工程建设企业以及工程咨询业的相关部门,房地产开发企业、政府建设工程管理部门、金融与保险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高级管理、教学和科研工作。 8 专业代码: 120202 专业名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一、 研究方向及硕士指导教师 1.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 2.信息资源管理 3.信息系统工程 4.智能信息系统 5.决策支持系统与专家系统 6.电子商务 7.网络与信息安全 导师:李敏强、寇纪淞、刘金兰、詹原瑞、高宏、李波、马丰宁、岳兵、张慧颖、陈富赞、何曙光、郭均鹏、徐梅 二、 近年来主要科研项目和成果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科的前身为管理信息系统,是我院较早设立的一个硕士研究生学科,后根据国务院学位办颁布的学科门类划分标准归并于管理科学与工程之下,现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二级学科,并具有招收同名学科博士生资格。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推广应用,对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产 生了深远影响。 ERP、 CRM、 SCM、 PDM 等信息系统模式在企业中得以推广并发挥重要作用。 电子政务,教育信息化、电子商务等发展,使信息技术渗入社会的各个方面。 我国信息化建设十几年的积累,已经度过了启蒙、普及和单项应用的阶段,进入了整合应用、系统应用的新阶段。 未来企业的信息化,一定是从企业战略发展、市场竞争、管理改善和客户需求的角度出发的信息化,是企业基本的生存之道。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管理变革的兴起。 众多企业开始把目光从产品、技术、软件转向企业自身存在的管理问题,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来对企 业进行变革被逐渐提到了日程上来。 跟随管理变革兴起,各种管理系统成为建设热点,个性化应用系统越来越多。 这是因为好的管理不但具有其科学性和规范性,还要和组织的环境相适应,和组织文化甚至社会文化相适应。 照搬国外先进管理思想,不在本土化与客户化上下功夫,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必然受到阻碍。 同时,信息化建设仍然存在着大量的研究课题,如电子政务、电子教务,供应链管理中企业间的信息联接问题,电子商务与企业内部网的一体化问题,敏捷制造与虚拟企业的信息系统模式探索, 9 在积累数据中的知识发现问题等等,仍然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科急待研 究的重要方向。 这就确定了本学科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因此在信息化的人才培养上最重要的是培养出即懂得信息技术,有懂得经营管理,具有创新精神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三、科研状况 本学科的导师积极进行理论探索,并与政府、企事业单位进行广泛合作,承接国家级、省部级、各种组织委托等多项重要科研课题,涉及多种类型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理论研究,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知识发现技术、决策支持系统、电子商务、信息安全、中间件等多个领域取得一系列显著成果,每年有数十篇论文和专著。 四、 几年报考简况 本专业考生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 校应届毕业生及在职人员,每年录取比例为4:1。 五、 硕士期间主要课程及论文要求 硕士期间的主要课程包括:外语、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筹学、应用统计学、计算机辅助管理、高级数据库技术、企业资源规划、知识管理与知识发现、电子商务等。 本学科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备现代经营与管理理论基础,具有信息技术及信息理论的研究与应用能力,能够进行工业企业、农业、金融业、服务行业、教育产业、政府及有关组织关于信息系统的策划、开发、管理、理论研究、教育培训等工作的高素质、宽基础的,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 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论文要求在信息系统理论与方法的探索研究基础上,对具体信息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作为实证。 六、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到信息技术公司及其他公司、政府机构、学校、研究机构从事管理信息系统的策划、开发、管理、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以及其他相关工作。 10 专业代码: 081103 专业名称:系统工程 一、研究方向及硕士指导教师 研究方向: 1.不确定性决策 2.复杂系统建模与控制 3.信息系统与智能理论 4.经济与金融系统管理 5.交通系统工程与智能交通系统 6.智能优化方法 指导教师:唐万生教授(博导) 吴 育华教授(博导) 李敏强教授(博导)马寿峰教授(博导) 顾成奎副教授 二、专业特点 系统工程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综合性交叉学科之一。 系统工程专业以各类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培养面向全局、软硬结合、注重实践应用、强调集成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 天津大学系统工程学科始创于 1978 年,是国内最早开展系统工程教学、科研工作的单位之一,是我国首批硕士点、博士点和国家级重点学科。 天津大学系统工程学科从她诞生之际就将研究重点定位于各类社会经济系统和工程技术系统,在控制系统、信息系统、系统仿真、系统优化、大系统理论与方法、预测 与决策、评价方法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在宏观经济、能源、环境、教育、科技、金融、城市建设、交通、企业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取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