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杯省级作品申报书--关于吉林省民族地区食品质量与安全状况的调研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口吻中透出一些无奈。 许多年长者不会使用电脑,个别年长者不懂普通话,看不懂电视和报纸,这些都大大影响了他们对外界信息的摄取。 一些长者表示,希望政府及相关部门能通过一些有声手段普及一些食品质量与安全方面的知识,通报一些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并让群众及时了解市场食品安全动态。 表四 您身边有没有食品质量与安全方面的宣传。 A经常有%B偶尔有%C从来没有%4. 问题存在的原因:“宽容”给问题食品提供了生存空间。 前面提到过的经营规模小,商品种类少,卫生不到位,缺少许可证的一些零售小店之所以能长久生存很关键的一个原因就是:消费者对这些问题的“宽容”。 这些明显存在卫生隐患的零售小店经常有三、四家聚集在一起,由于相互之间竞争激烈,为了吸引顾客,只有拼命压低价格,同时为了保持利润,最后通常只有选择进劣质产品,因为这种食品的成本低,利润空间大,即使低价销售也能赚钱。 据我们了解,在购买到问题食品时,几乎所有人只有忍气吞声无奈地扔掉,其中中国老百姓普遍存在的“避事”心理起了很大作用。 如果没有出大事,吃点小亏都喜欢息事宁人,不想惹麻烦。 而且很多人觉得,出现的问题如果比较小就不值得去交涉理赔,他们认为需要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与商品本身的价值不成比例。 此外政府等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工作抓得不够也给问题食品留出了生存机会。 对于目前政府的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情况,%的人认为不到位,%的人认为一般,%的人认为比较到位。 据人们反映偶尔有对商店进行抽查,一些店主可以轻而易举地逃过检查。 还有人表示即使对销售不合格食品的摊点进行罚款,但由于工商卫生质检部门本来检查的次数就少,同时检查又不仔细和认真,因而经营者经营这种不卫生不合格食品受处罚的风险较小,罚款金额少,往往赚大于罚,因此罚款后店主们依然我行我素。 表五 对于目前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您认为。 消费者自身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鉴别能力不足,经营者极力追求利润最大化,政府监管工作力度不够等原因造成了问题存在的三大主要原因,那么民族地区的食品安全总体形势如何呢。 调查表明除有四分之一的人无所谓、不关心这一问题外,近四分之三的人表示担心,%的人表示问题太多,令人失望,%的人表示问题存在,但有信心解决,可见民族地区食品安全问题迫在眉睫,但人们对此还是持乐观态度,相信可以解决,但如何解决呢。 我们能不能仅依靠经营者和消费者自己的力量来解决问题,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自觉不买和不卖有问题的食品呢。 答案显然不能。 经营者作为商人,本身就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受利益的驱动,所以很难单凭道德上的说教或经营者自身素质的自我提高来妥善解决。 经营者、消费者与政府机关三者之间其实存在着一种博弈的关系,当一方的利益的扩大必定导致他方利益的减少。 表六 您对当前食品质量与安全形势的看法是。 35356060总计问题太多,令人失望%%%%问题存在,但有信心解决%%%%问题不大,无所谓%%%%为了进一步了解民族地区食品质量与安全状况,我们列出了粮食、肉类、蔬菜、水果、奶制品、豆制品、食用油、水产品、烟酒、饮料、儿童食品等十多个种类,结果呈现集中趋势,其中肉类、蔬菜、奶制品、水产品、饮料、儿童食品榜上有名,是人们担心的焦点。 而肉类更是群众担心的重中之重,在三个年龄层中均稳稳地跃居榜首,肉类作为餐桌上的常客却成为人们最担心的对象,这一点不能不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同时,病虫害是否严重成为购买蔬菜的判断关键,而水果方面,经常有一些瓜果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令消费者烦恼。 表七 您最关注哪类食品安全问题。 (各年龄段前5位)35岁:肉类、儿童食品、奶制品、饮料、蔬菜3560岁:肉类、儿童食品、蔬菜、奶制品、饮料60岁:肉类、奶制品、水产品、儿童食品、蔬菜,政府工作有待提高。 既然通过经营者和消费者提高自身素质的方法困难重重,于是解决问题的希望自然而然落在了政府身上,据调查中了解,绝大多数人认为政府能够解决问题,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然而政府工作的现状却不是那么令人满意。 我们将政府工作大致分为监管和宣传两个大方面:对于政府的监管工作情况已于前文提到,加强监督工作,加大管理力度,实行有效的惩罚措施是广大人民对政府工作的中肯建议和要求,也是人民对政府解决问题提高大家生活水平的期望。 前文中也提到,宣传是迅速全面地普及知识的有力手段,人们对于政府及相关部门关于食品质量与安全方面的宣传工作还是充满希望的。 在人们心目中政府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根据现代民主的观念,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的职责在于为人民谋利益,解决人民所遇到的问题。 目前食品卫生尤其是民族地区的食品卫生出了问题,政府作为管理者当然要承担一部分责任。 在这为期数天的调查中我们分头走访了很多地区,在各级政府大楼里很少看到宣传资料,而街道宣传窗里也没有发现宣传材料的踪影。 这些人们经常聚集的热闹的场合不失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认识水平的最佳窗口,对其进行多多利用也许可以加快解决问题的步伐。 ,选择最佳方案。 问题亟待解决,而方法也有不少,照搬照抄成功例子固然省事,但各地有各地的特点,各地有各地的状况,城市农村不同,民俗风情有别,这就需要因地制宜,找出最适合民族地区实际情况的方法。 最了解状况的莫过于祖祖辈辈生长居住在各地的各族人民群众,于是我们列出了一些措施,请被访者做出最佳选择。 结果显示,%的人支持加大监控力度,定期进行抽查,%的人支持开展消费者教育,%的人表示最好是通过向政府依法治理,加大处罚力度,%的人表示应该曝光典型事件。 对于在执行这些措施时可能出现的困难及障碍,大家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这些宝贵意见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群众表示有关部门在处罚不法商家时往往力度轻,只一带而过,仅触及皮毛,不合格商品给商家的利益远远大于惩罚,因此出现屡禁不止的现象。 还有一些消费者表示政府监控力度不够,即使抽查商家也可以轻而易举地逃过检查,再加上抽查不够及时,抽查时的要求也不够严格,一些不够格的商家依然可以大摇大摆地安心经营。 有超过五分之一的人支持对消费者开展教育,提高人们鉴别优劣的能力的方法,而实际支持这一观点的远远不止这么多人,人们普遍意识到自身识别能力提高了便断了不法经营者的财路。 这些宝贵的意见应该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给有关部门一些参考。 表8 您认为提高民族地区食品安全状况最有效的途径是什么。 政府依法治理,加大处罚力度%加大监控力度,定期进行抽查%开展消费者教育%曝光典型事件%其他措施%二、解决问题的途径及方法:我们已经简单地描述了民族地区食品质量与安全的现状,分析了导致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分析了政府部门自身存在的问题及困境。 现在,我们的工作就是要根据我们所发现的问题以及所学的知识,来尝试提出一条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组建统一的食品监督管理部门。 当今食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职能交叉、重复,效率低下,习惯于“事前许可,事后抽检,出了事故罚款”。 整合各部门的资源,建立统一的食品监督管理部门,就可以将现有的人、财、物综合在一起,组成一个综合执法队,解决分散执法时单个力量均势单力薄的矛盾,加大执法检查监督力度。 在人多权力集中的情况下,可以提高执法检查的效率、广度和密度,让各种生产销售不卫生不合格食品的人再没有漏洞可钻。 同时,组建统一的食品监督管理部门之后,群众就可以把关于食品安全的问题集中反应到一个部门,使政府获取更重要更直接的信息,从而更快更好地解决好问题。 要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依法行政。 《食品安全法》“五年磨一剑”,承载着国人厚望与政府期待,只有从法律的角度进行统一,对生产、经营形成制度化管理,将食品从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都加以严格规定,对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权利和义务提出一个明确而概括的说法,才能切实避免立法上存在的漏洞以及执法上生产的冲突,做到权责利的统一。 然而,现今我国食品安全管理存在的大量问题仍然需要解决,如果没有系统重建而仅仅依赖法律单项效应,则未必能实现立法的初衷。 因此,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政府首先要提高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技水平,重点要从关键检测技术,风险评估技术,关键控制技术和食品安全标准方面进行攻关研究。 有关部门还要建立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控制体系,将监督管理的重点从最终的产品的时候评判过渡到生产经营事前全过程控制,这些都需要配套措施的及时跟进。 《食品安全法》承载着国人强大的民意期待,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当前必须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秉持科学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真正破解“分段衔接”、“部门利益”、“政府责任”、“国家投入”等诸多问题。 惟其如此,《食品安全法》才会被公众所信仰和尊崇,才能真正承载起重建中国食品安全公信力之重任。 鼓励社会公众的参与,大力加强对。挑战杯省级作品申报书--关于吉林省民族地区食品质量与安全状况的调研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