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p-qc-0031-00生物指示剂标准管理规程内容摘要:

控制章: 第 4页共 8页 需氧性微生物芽胞(如嗜热脂肪芽胞杆菌芽胞)用 胰酪胨大豆肉汤 培养基( TSB)及胰酪胨大豆 琼脂培养基( TSA);厌氧性微生物芽胞(如产芽胞梭菌芽胞) 用硫乙醇酸盐液体培养基及硫乙醇酸盐琼脂培养基。 为减少可变因素,对整个 D 值、 Z 值测定应使用同一批培养基,用于浇注平皿的 胰酪胨大豆琼脂培养基( TSA) 必须是 质量检查合格且在有效期内 或 两天内新配制的。 试验前将浇制平皿用琼脂培养基融化后置于 45~ 50℃ 保温备用。 可用 9ml 蒸馏水,生理盐水或氯化钠磷酸盐缓冲液为空白稀释液。 同一实验,应尽可能使用同一种稀释液。 芽胞转移到空白稀释液中开始稀释必须连续操作,不能中断,直至浇好平板并开始培养为止。 有些微生物的表面菌落可能会覆盖次表面菌落难以辨认(如环状芽胞杆菌及嗜热脂肪热芽胞杆菌)。 在这种情况下,建议采用浇注平皿法,待冷却后再在表面覆盖一层薄琼脂。 试验用芽胞悬浮液的制备 基准芽胞悬浮液是芽胞的一种储备液。 工作芽胞悬浮液可由储备液稀释而得,或直接从被试验芽胞的平板上收集而得,制备该悬浮液是为了避免过多地使用基准芽胞悬浮液从而避免缩短其储存期(这对确保微生物耐热的稳定性是很重要的)。 将工作芽胞悬浮液加入试验液中制备成稀释液,即试验悬浮液,该试验悬浮液中工作芽胞悬浮液的比例通常不大于 10%,以保证试验菌悬液浓度应能达到每 含 106~ 108 个芽胞。 [ 是加入每支毛细管 ∮ ( ~ ) 99mm 内的菌液体积 ]。 将试验悬浮液置于冰浴内,以防止芽胞初步萌发而降低其耐热性。 应至少准备两个样品的试验悬浮液。 标定工作芽胞标准液以得到初始浓度。 根据试验芽胞液的配制过程,从标定的初始浓度算出。 每次试验时,应同时标定未加热的毛细管。 确定试验参数 如果某种芽胞液或同一种 CMCC(或 ATCC)编号的芽 胞液有现成的 D 值资料,以此资料为参考确定所需试验参数(初始浓度、间隔时间和稀释度)。 标 题 生物指示剂标准管理规程 编 码 SMPQC003100 控制章: 第 5页共 8页 如没有现成资料,需要确立 1 个或 2 个试验方案以获得在特定温度下对试验菌适用的试验参数。 选择的初始浓度至少能下降 3 个对数单位,通常 106~ 108较合适借助参考资料来选定本次试验最合适的加热间隔时间或数据点。 如果没有现成的资料,那么应在较宽的参数范围内进行一些预试验,随着试验获得更多的资料后,再来仔细选点。 设计的稀释度,每只平板应能得到 菌落 25~ 250cfu。 对未加热(即原点)毛细管,应使其能得到 100cfu/ml 计数的稀释度,稀释度可取浓度的指数幂除以 102得到。 稀释因子则是这个数的倒数。 同一芽胞液在其他温度下的加热时间间隔通常为: 116℃ 2 分; 11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