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利弊评估-管理论文内容摘要:

业的竞 争能力将会进一步提升。 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性来看,随着环境的治理、节能减排政策的推进、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法律制度的逐渐完善,我国经济发展的后劲十足。 国民生产总值仍可持续、快速发展。 从经济推动力来看,改革开放30 年来。 我国经济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投资和出口的拉动。 与美国经济相比。 我国消费需求的潜力还很大,特别是农村消费市场有待于进一步培育、开拓和挖掘。 综合以上分析判断,未来人民币的需求仍会持续放大,人民币将会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健的升值态势。 人民币升值利弊评估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一 )人民币升值的正面效应 中国长期 以来主要关注人民币贬值问题 ,很少考虑人民币升值对国民经济和世界经济带来的正面影响。 从中长期来看 ,人民币升值有许多积极作用。 能够推动企业的技术经营革新 ,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以日本为例 ,在 1949~ 1971年间一直保持 1美元兑换 360日元的固定汇率。 开始时 ,日元偏高 ,贸易收支处于逆差。 随着日本经济高速发展 ,日元变成偏低 ,出口竞争力大为加强 ,贸易收支变为顺差 ,1971年 8月尼克松冲击后 ,固定汇率制崩溃 ,向浮动汇率制过渡 ,日元便不断升值。 如 1975 年 1 美元兑 297 日元 ,1980 年兑 227 日元 ,1985 年兑 239 日元 ,1990 年兑 145 日元。 在这个过程中 ,日本经济机制有效发挥作用 ,使日本企业不断地革新技术和经营 ,始终保持了较高竞争力。 日本的这一经验证明 ,只要有高效率经济机制 ,货币升值能够促进技术革新和经营革新 ,因而可以用生产率的提高来抵消升值所带来的竞争力下降。 因此从中长期来看 ,人民币升值反而能够提高出口竞争力。 为进一步吸引外资创造了条件。 一般来说 ,人民币低估有利于吸引直接投资 ,人民币高估有利于吸收间接投资。 人民币币值的上升 ,使已在华投资的外资企业利润增加 ,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促使其进一步追加 投资或进行再投资。 另外 ,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渐开放 ,人民币升值将吸引大量外资进入中国的证券市场 ,间接投资比重可望上升。 此外 ,人民币升值可减轻外债还本付息压力。 随着人民币币值的上升 ,未偿还外债还本付息所需本币的数量相应减少 ,一定程度上可减缓外债负担。 有利于中国企业的境外投资。 中国对外开放政策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 过去主要是引进外资 ,今后是有进有出 ,既要积极引进外资 ,又要到境外进行投资。 人民币汇率低估 ,则境外投资成本高 ,中国企业就难以进行直接投资。 如果人民币升值 ,中国优良企业易于向海外发展 ,在国际竞争中提 高企业素质。 有利于人民币逐渐成为准国际货币。 一个国家货币的国际地位 ,主要取决于货币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总量。 人民币升值就意味着货币稳定和经济总量上升 ,这势必提高我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地位。 现在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还不高 ,但因为人民币极为稳定 ,在边境贸易中早作为流通手段广泛使用。 如人民币汇率看涨 ,则其信用大大提高 ,可逐渐成为准国际货币。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人均经济水平还很低 ,但经济总量大 ,不同于一般的发展中国家。 如果有了国际信用 ,不但国内外汇的非法外流会停止下来 ,而且发达国家的过剩资金会自然地流进来 ,这不但能够加快我国经济建设 ,而且以境外投资形式能够促进亚洲以至世界的经济发展。 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人民币升值意味着贸易条件改善 ,进口商品价格下降 ,人民将得到实惠。 再则 ,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的差距将缩小 ,其从业人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也趋于缩小 ,内资企业因待遇低而人才外流的现象也会缓和下来。 此外 ,人民币升值会使比较优势更加突出 ,从而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综上所述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和世界经济的影响利弊兼有 ,不利的一面主要体现在短期 ,有利的一面主要体现在中长期。 因此 ,笔者认 为 ,人民币汇率短期内应保持相对稳定。 人民币汇率短期大幅升值 ,将对我国国民经济产生较大的冲击 ,稳定的人民币汇率对我国经济稳定增长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但从中长期来看 ,人民币汇率应该具备一定的弹性。 随着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我国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强 ,人民币升值则是必然趋势。 (二 )人民币升值的负面效应 抑制我国的出口需求。 人民币升值后 ,出口商成本相应提高。 在国际市场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出口利润的下降将严重影响出口商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 ,如果出口商为维持一定利润而提高价格 ,将会削弱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不利于出口的持续扩大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率的提高。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仍有待优化 :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比重较高 ,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不具明显竞争优势。 这种贸易结构极易受到汇率水平变动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将对我国大量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竞争力造成伤害。 与此同时 ,国际贸易领域新的 保护主义又不断抬头 ,一些发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