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1:500数字地形图测绘项目检查报告内容摘要:

控制精灵 ” 记录和 观测手簿、测段高差成果的 输出。 结点网平差 (1) 概略高程 根据 测段高差成果加入水准标尺长度误差的改正和正常水准面不平行的改正,编制高差和概略高程表。 (2) 结点网平差 根据 测段长度和改正后的测段高差, 采用南方测绘软件“ 平差易 2020” 进行结点网平差 ,并输出四等水准测量平差报告 成果质量 经检查 ,本项目四等水准测量各项检查、检验资料齐全, 水准网各闭合环的闭合差及最后平差的精度指标均符合 GB/T 12898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相应等级 要求。 其中: 12 个水准闭合环 中 高差闭合差 最大值为 ,小于 限 差 177。 每公里高差中误差 =。 最大高程中误差 =。 图根 控制 测量 测量 方式 以 GPSRTK 方式进行测区内图根点测量。 由于测区范围相对较小,测区内采用两组 转换参数 进行 参考点 WGS84坐标与 1980 西安 坐标的 转换。 成果质量 WGS84 坐标与 1980 西安 坐标的 平面 转换残差 最大值 ,高程 转换残差最大值。 流动站观测 均 采用三角架对中、整平,观测历元数 均 大于 20 个 ,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第 9 页 X 符合设计书要求。 测区内图根点密度符合 GB/T 149122020《 1∶ 500、 1∶ 1000、 1∶202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 1∶ 500 比例尺 测图 要求 , 且 分布均匀 , 精度可靠。 见附表一 “ 图根点检测中误差计算 表 ”。 测区 控制点成果表 和控制点分布图 (1) 根据 GPS 测量、四等水准测量、 图根控制测量成果制作 测区控制点成果表和控制点分布图。 (2) 测区控制点成果表 说明详细, 1980 西安坐标系 成果 与“五彩湾煤电煤化工工业园 相对独立平面坐标系统 ” 成果 之间 换算正确, 成果表中点名、坐标与控制点分布图、 1∶ 500 比例尺地形图中一致。 地形图 要素采集 要素 采集 的方法 使用检校合格的全站仪和配套设备 ,测站点全部选择在埋石图根点上,以埋石图根点或 E 级 GPS 点标定全站仪起始方向,然后按限定的距离进行地形点和地物点采集 ,同时绘制实地现状草图并进行属性标记。 要素 采集 的 质量 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主要附属设施无遗漏; 线状地物 的采集选点 密度 适当 ,曲线 拟合 准确 ;地上管线的转角点 及 支架线杆和附属设施均 进行了 实测 ; 地貌 主要 以等高线表示 ,地形点采集密度和选点位置基本合理。 通过正确的作业方法 获取的采集数据 具有较高的理论精度 , 数据质量主要 取决于作业人员的技能和 作业 经验,在严密的质量控制体系下,本项目要素采集成果 符合 GB/T 149122020《 1∶ 500、 1∶ 1000、 1∶ 2020 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的 基本 要求。 地形图 编辑制作 地形图编辑制作方式 采用 南方 综合成图系统 ,根据外业采集数据和外业草图 进行 数据处理 和地形图编辑。 确认地物、地貌位置、属性无误后,进行标准图幅分幅 ,以图号作为文件名,保存为 DWG 格式。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第 10 页 X 地形图编辑 制作 质量 地形图编辑制作 在外业采集数据和草图的基础上进行, 作业过程中 编辑、检查的细致程度直接影响 地形图编辑制作质量。 本项目地形图数据中: 各级 控制点表示 正确,各类地物间相互关系处理恰当, 地貌的表示能体现实地地形特征, 高程注记点 密度、 位置合理, 图廓 要素正确。 最终 地图制图 数据无冗余, 属性完整、 分层正确、分色合理, 符合 GB/T 149122020《 1∶ 500、 1∶ 1000、 1∶ 2020 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 地形图编辑制作 要求。 特殊问题的处理 ( 1) 因基于 CAD 的 CASS综合成图软件中无 GB/T 《 1∶ 500、 1∶1000、 1∶ 2020 地 形图图式》 给出的 CMYK 配色系统, 本项目以下表的对应关系进行配色系统间 的 色值转换,经绘图仪出图检查,色彩 效果理想。 ( 2) 测区内分布有许多地下管道在地面上的标志桩,沿铁路两侧分布有铁路警示牌, 根据其性质和外形特点,图式中无相应适合的符号表示。 本项目 成图成果 添加两个 点状地物 符号, 在 符号库中 其名称、代码如下: 代码 图层 块参照 名称 173311 GXYZ GC881 地下管道标志桩 162510 DLSS GC882 铁路警示牌 地形图 成图检查 地形图 内业检查 在经过最终检查的地图制图数据基础上进行地形图成图输出,内业进行图面检查。 对个别 存在如等高线示坡线方向标错、高程注记点选注不合理等问题的图幅,核对、修改地图制图数据后重新输出。 CMYK 颜色 RGB 颜色 主要要素 K100 0,0,0 控制点、独立地物、境界(除另行给出颜色以外的)道 路(除另行给出颜色以外的)人工坎、水系附属设施 C100 0,174,239 水系点线 C10 234,246,253 水系面 M40Y100K30 185,124,15 地貌线面、干河、干沟 M80 232,82,152 省道 C100Y100 0,166,81 专用道、植被 M100Y100 237,28,36 国道 M30Y100 250,190,0 县乡道 M100 236,0,140 开发区、保税区、自然、文化保护区界线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第 11 页 X 地形图外业回放检查 地形图成图外业巡视检查主要抽查了部分可精确定位的地物较多的图幅, 并进行了全站仪设站检查。 测区内重要地物无错漏, 对个别存在如乱掘地表示不合理、植被界线表示不准确的图幅,核对、修改地图制图数据后重新输出。 全站仪设站检查结果见附表二 “ 地物点间距检测中误差计 算 表 ”。 地形图外业散点检测 因测区内多数图幅中 可精确定位的地物实体较少, 地形图成图检查 以 等高线精度检查为主 , 本项目对测区内 50 幅 地形图进行了全站仪设站检查, 每幅检测3040 点 ,检查图幅数约占总图幅数的 10%。 全站仪设站检查结果见附表三 “ 外业散点检测 误差 统计表 ”。 仪器、设备的 检校 ( 1) 仪器设备的 自检、自校 : 对作业过程中使用的 GPS 天线基座对中器进行了检查,所有基座对中器对中精度 均 符合 GPS 观测要求;对作业过程中 使用的水准标尺的 自检、自校项目齐全、 方法正确 、资料正规。 ( 2) 仪器设备的 检验 : 本项目实施过程中使用的金属线纹尺、水准仪、全站仪、 GPS接收机均具有测绘仪器检验部门出具的检验证书 , 除 3台 由中海达仪器公司提供的备用 GPS 接收机外,所有仪器的使用均在检验有效期之内。 ( 3) 由中海达仪器公司提供的备用机 (编号 092154 092124 0921436)校准日期为 2020 年 12月 10日, D、 E级 GPS 控制网中使用了 其 12月 10 日前的观测数据。 对 12 月 10 日前、后 所观测的数据 进行解算过程检查,其基线精度 情况前、后 无 明显差异。 5 对遗留问题的处理意见 测区内 个别 图根点埋 设在冬季冻结的地表上 , 部分图幅内冻结的 沙泥地 消融后形成的积水图上 用水域符号表示。 检查时发现 T072 T076 T162 T1587 四点 位于水域 内 ,成图 中 仍保留图根点符号和注记。 图式中图廓整饰 样式中左上角、右下角有图名图号注记,测区内所有分幅图均不做标注。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第 12 页 X 本次检查工作 中发现 的 其他 问题,如 GPS 观测手簿中部分缺少测站略图、 水准测段高差计算取位不 一致 、地形数据采集时个别 镜站点位取舍不合理 、 地形图编辑时 个别图 幅 内 符号不统一 、个别图幅发现高曲矛盾,以上问题 及时 交 作业组处理 ,经最终检查、复核后,本项目 成果 无重 要遗留问题。 6 检查 统计和检查结论 检查 统计 本项目对控制测量成果和地形图成图成果的内业检查填写了“过程检查登记表”, 由各工序作业组进行核对、修改。 对地形图成图成果的外业全站仪设站检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并填写了“ 图根点检测中误差计算 表”、“ 地物点间距检测中误差计算 表”、“ 外业散点检测 误差 统计表”。 检查结论 (1) 经检查 本项目 作业方法规范、过程控制 严密、软硬件配置合理 , 各项文本资料、图件资料 、检查检验资料齐全。 (2) 本测区 GPS 控制测量 、四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