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的相关分析和建议金融证券论文-_1338内容摘要:

年的长期债务,一般也不可能超过 10%的年利率。 随着融资环境的市场化,商业银行通过发行商业银行金融债和高等级次级债等方式进行再 融资的自主权提高后,运用 DDM(戈登股利模型)、 CAPM(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等模型,实现中小银行的加权资本成本最小化和资本结构的最优化必然成为重点研究的课题。 三、 我国中小银行资本管理的发展展望 战略导向下的资本管理 资本管理的目标是实现企业的股东价值最大化,本质上与企业的战略规划和日常经营管理均密切相关,并不仅仅是简单的融资和资金运用问题,战略目标的规划、业务领域风险和收益的匹配与资本管理的关系非常重要。 通过对国际银行业非常经典的三个资本管理案例分析和比较,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 1)资本管 理必须与战略思维相联系。 国外优秀银行的发展经验表明,建立在差异化基础上的发展战略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资本管理的起点首先应该从未来业务领域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选择开始。 生存和发展环境的变化,要求国内中小商业银行学习变革的智慧,完善应变的能力,将洞察力与策略相结合,通过描绘出清晰、持久、独特、服务精神的企业愿景,在战略性思考指导下主动进行调整和变革,跳出目前低层次的同质化竞争的局面,真正构建差异化基础上的核心竞争能力和战略竞争优势。 当前,中国金融体系正处于大变革的前夕,中小商业银行必须抛弃思维惯性,树 立科学的发 展观和正确的绩效观,扬弃发展历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追随战略和模仿战略,在更宽广的视野下寻找发展的新动力。 为了应对挑战,中国中小商业银行必须谋定而后动,通过确立外部战略聚焦,通过相应资本管理战略的配合,推进自身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奠定中长期发展的原动力。 (2)资本管理的目标并不仅仅是简单的追求较高的资本收益率。 事实上这样做也并不能够轻易地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同,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的目标应该是在成本可以承受下和风险覆盖下所获得的较高资本收益率。 在有效市场下,专业的投资机构分析人员将全面地评估商业银行价值的各个相 关因素,并通过其投资报告和行为影响市场对商业银行股价的判断,从而导致上市银行市值的变动,并最终影响上市银行的价值。 如同表七所表明的,尽管在同一时间段内,银行家信托的平均资本收益率高于劳埃德银行,却由于市场对其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业务风险的怀疑,其公司投资价值并没有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使得其股价偏低导致市值过低,很容易受到购并的威胁,并埋下后续被收购的伏笔,最终导致其丧失独立的企业主体地位。 ( 3)资本充足率并不是越高越好。 满足监管资本要求以后,公司应该根据内部经济资本的要求设定合理的资本总量、结构和融资计划, 盲目追求较高的资本充足率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并不合适,这样做必然导致资本的剩余和无效利用,造成资本收益率的下降,而资本市场并不会对较高的资本充足率简单地给出较高的溢价,花旗银行案例生动的说明了这一点。 合理选择资本结构和融资方式 尽管中小银行迫切需要转变盈利模式和业务架构,但罗马非一日建成,当前, 中小商业银行仍然必须抓住各种可能机会,实现快速发展。 因此尽可能多和尽可能及时地从资本市场再融资,是中小银行,尤其是上市银行的当务之急。 由于目前国内资本市场仍然是管制市场,在时机选择等方面我们受到较大的监管制约,而 目前国内中小商业银行加快发展、做大做强的基础仍然在于快速及时地补充资本,因此,在此对国内中小商业银行的资本补充提出一些主要的原则以及相应的规划要点。 ( 1)在股权分置的过渡期内,以最大限度地通过各种可能的方式为原则,对包括国内 A 股融资、海外上市、海外发债等各种方式补充资本进行探索,以获得中长期发展的推动力和支持力。 首选在国内 A 股融资以补充资本。 而海外上市必须与中小商业银行中长期的发展战略联系起来考虑,平衡好融资成本和融资效率之间的对冲关系,对上市地点、上市时机和上市方式作出系论文格式统的权衡。 例如, 对于在香港上市,除了整体上市和境内资产分拆上市以外,还可以考虑类似红筹股的方式,探讨通过收购本地有限持牌银行(香港银行业分为三类,我们未必一定要设立全能性质的银行)然后挂牌上市的可能性。 而中小商业银行发行海外债比较理想的模式是:发行美元或欧元等外币债券,五年期以上,无担保条款,不以银行资产抵、质押,从而补充中小商业银行的附属资本。 同时,经外管局同意,进行结汇操作,在境内进行人民币运用。 这样,我们可以一石数鸟,不仅适当缓解资本金的瓶颈问题,还可以补充中小商业银行急需的中长期资金来源,更可以谋求人民币升值前提下 的可能收益(人民币升值后,我们外汇债券的成本将对应下降)。 ( 2)适当通过较大比例的送配获得资本市场投资 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的支持。 国内的流通股东偏好送配股,从本质上,留存收益本来就属于全体股东,对它进行送配不过是在我们的所有者权益上进行帐户转移,对我们的影响并不大(除了造成每股收益的降低以外)。 一定意义上,我们认为,在国内市场,送配相对于分红而言,更容易获得流通股东的认可,比较容易引导流通股股价上扬,从而为后续再融资形成便利。 ( 3)引导市场认识银行股的投资价值,强调在坏账准备比率和坏账比率达到较好水平以 后,上市银行有能力保持这一趋势,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平衡业务架构,提高非利息收入的占比,达到比较理想的资本收益率。 因此,目前国内上市银行的资本收益率应该是面临拐点,即将向上突破,从而会对中小商业银行的业绩和每股收益产生提升。 银行股后续在受到大银行上市下压的同时,业绩提升潜力和国内中小银行的发展潜力将会极大地推动银行估值的上扬。 ( 4)最大限度利用外资参股,考虑定向增发法人股甚至流通股的可能性。 一方面,各家未上市银行要争取将外资参股和力争上市、上市银行要争取将外资参股和再融资紧密联动,努力寻求政策突破;另一方面 ,国内中小商业银行还应该适当通过与外资合作组建信用卡公司、基金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