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交通信息化“十一五”规划内容摘要:

之间的协调一致,还要做到基础设施平台与各应用系统相协调、不同 运输 方式系统 之间 相 协调 ,交通政务、行业应用、以及交通企业信息化相协调等。 可行性原则。 “十一五”交通信息化 规 划,准确把握各个系统 阶 段, 认 真分析制 约 “瓶 颈 ”,理清规划思路,明确任 务 目 标 ,确保 规 划目 标 能 够全 面 顺 利 实现。 我省交通信息化工作要紧紧围绕实现河北交通发展的总体目标,立足交通行业,服务交通发展。 “十一五”交通信息化建设坚持 “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统一标准,资源共享,应用主导,突出重点,安全可靠,务求实效 ”的 发展方针。 四、发展目标及 建设任务 (一) 总体目标 随着 交通信息化建设速度 的明显加快 ,信息化应用逐步深入到交通建设、 政务、运输、 管理、 信息 服务的各个领域,行业内信息共享程度 将 有较大提高 ,数字交通成为新的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我省的交通信息化应力争在交通运输信息的采集和监控、交通信息资源的整合开发与利用、交通综合运行分析辅助决策、交通信息服务和信息化保障体系建设等五个方面重点突破,通过动态与静态交通信息的全面利用,实现全省交通行业跨区域、跨业务部门的综合管理,并进一步强化为社会公众提供交 11 通信息服务的职能,从而全面提高交通运营效率, 全方位提高我省交通行业的管理、应急处理和服务能力,为“十一五”我省交通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支撑和保障。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电子政务得到全面推广 初步建成标准统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交通政务信息网络平台; 用 2— 3 年时间建立起省市两级以政务内网、政务外网和交通基础资源数据库为基本架构的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电子政务框架。 基本实现各级交通管理部门政务办公和信息交换的自动化、电子化、网络化,交通行业的行政办公效率明显 得到 提高。 依托政府网络平台,建设交通广域网,实现网络传输,资源共享,加快省厅及各市局、厅直部 门办公业务系统建设步伐,提高办公自动化程度和管理信息化水平;建设面向企业、面向社会的交通公众信息网,开展电子政务,提高交通政务公开程度。 行业管理应用 系统建设取得成效 行业内外相关系统的信息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享,形成规模效益。 省市交通管理部门基本实现主要业务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 加快网络环境下的交通业务应用系统建设,逐步建成门类齐全、内容丰富、更新及时的办公业务信息资源库,实现业务处理的电子化、自动化和网络化,为各级交通部门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服务。 信息服务效果明显改善 整合交通门户网站 信息资源, 使之成为 交通 部门 为公众提供 “一站式 ”服务的重要载体。 推进网上行政许可受理,实现行政许可结果网上查询, 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管理服务。 企业 信息化程度有所提高 以电子政务带动电子商务在交通行业中的应用,引导交通企业在生产、管理和安全等方面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和安全保障。 信息化保障体系初步构建 信息化人才队伍 建设 得到加强;与交通信息化发展相关 的 制度 、 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取得重要进展;初步建成交通信息化安全保障体系。 (二) 具体目标 12 “十一五”期间我省交通信息化的具体目标可以归纳为 :建设省、市(扩权县)数据中心,建设交通电子政务综合信息平台、交通行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交通企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建设交通应急处理系统、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交通综合运行分析系统,建设和完善交通政务内网门户和交通政务外网门户,构建交通信息化建设保障体系、交通信息化安全保障体系及交通信息化标准保障体系和网络基础平台。 交通信息化具体目标的体系框架如下图所示: (三)主要建设任务 建设和完善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采用数据集中、应用分布的模式。 在交通厅建设厅机关及各厅直单位 统一的数据中心,各厅直属单位不再建设数据中心,各部门通过远程终端分别维护自己的应用系统;各市局建设市级数据中心,各县交通局及市直属单位不再建设数据中心。 市局数据中心将需要共享的文件和业务数据上传到交通厅数据中心。 交通厅数据中心对这些数据进行集中处理,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为行业发展提供数据。 构建三个综合信息平台 ( 1)交通电子政务综合信息平台 交通电子政务综合信息平台为交通行业的各类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安全认证和授 13 权服务;对行业办公业务提供交通行业的信息交换、数据共享;承载各类业务办公和信息服务的软硬件平 台,为用户提供统一的服务。 在政务内网上提供对内的安全认证、数据共享、协作办公、决策支持、数据挖掘等服务;在政务外网上对行业办公业务提供交通行业的数据共享、协作办公、数据挖掘等服务,作为电子政务系统统一的对外门户,提供对公众政务公开、行政审批等服务,为交通行业的各类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安全认证和授权服务。 电子政务综合信息平台将提高交通行业各类应用的开发效率,满足各项业务办公应用安全、保密性能的要求。 ①交通办公自动化系统 主要建设内容:建设单位内部办公自动化、单位之间实现信息交换、与行业业务系统集成、与内网门户网站集成、与外网门户网站集成。 ②交通行政审批系统 交通行政审批系统是河北交通“阳光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其目标是搭建一个面向社会公众、面向企业的在线服务平台,一方面为公众和企业提供透明、高效的“一站式”服务;另一方面通过后台对涉及审批业务的多个部门进行业务流程及信息资源的整合,建设规范、简洁、高效的审批流程,提高交通内部行政审批效率,建立健全行政审批监督机制,实现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③交通视频会议系统 我 省交通视频会议系统的建设充分利用我省电子政务网络作为传输通道,省厅设主会场,各市交通局、港航局等设视频会议分会场。 应达到: 远程会议、远程办公管理、远程业务培训、应急通信等功能。 ④交通基础资源数据库 我省交通基础资源数据库群由以下主体数据库构成: 公路数据库、道路运输库、征稽库、港航海事库、政策法规库、标准规范库、财务审计库、科技项目库、综合统计库、重点工程项目库、人事劳动库、车辆库、交通地理信息库、交通企事业单位库、文档数据库等, 以这些数据库为核心构成的基础资源数据库群是全省交通信息网信息资源的主体, 将来可 根据需要进行补充完善。 ⑤安全信任管理系统 安全信任管理系统为电子政务应用提供一个通用的、高性能可信和授权计算平台。 平台采用基于数字证书的加密、数字签名技术,保证用户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使 14 交通电子政务应用系统能够以便捷而灵活的方式构建自身的安全体系。 对重要的业务系统应用必须采用一套统一的用户管理机制,安全信任管理系统为各类应用系统提供安全认证和授权服务接口,满足各项业务办公应用对安全、保密性能的要求。 根据交通部《交通电子政务建设标准化指导意见》要求,需要在交通部统一的 PKI /PMI 安全认证管理系统体 系下建设河北交通信息安全认证管理系统,包括认证中心和授权中心。 ( 2)交通行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 交通行业管理综合平台主要包括:公路管理综合信息平台、水路管理综合信息平台、铁路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公路征费稽查管理信息平台、道路运输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等,充分整合公路规划、建设、管理、养护、规费征稽、运输服务等信息资源,加大信息采集与更新力度,集中力量建设路网运行管理信息平台、公路征费稽查管理信息平台和道路运输综合管理信息平台。 通过整合资源整合和共享突破地域、行业的部门限制,带动管理体制变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 公路交通网络化、系统化和智能化管理,优化配置公路资源,发挥公路交通整体效益。 ①路网运行管理信息平台 “十一五”期间, 主要建设内容如下:公路管理信息系统、高速公路管理系统、公路工程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完善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路面与桥梁养护管理信息系统。 公路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 公路建设管理子系统;公路养护管理子系统;路政管理及许可子系统;公路计划统计子系统、公路治理超限超载子系统。 高速公路管理信息系统, 主要是指三个法人单位及各所属高速公路部门的专业性质的信息系统。 由于各部门需求的不同,应由各业务部门负 责具体实施。 各系统要全面完成引进、开发与推广使用,实现信息共享、数据共享、资源共享。 主要包括:高速公路综合管理信息子系统、高速公路通信系统及紧急电话子系统、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子系统、高速路政管理子系统。 公路工程建设管理信息系统, 主要包括:公路建设管理子系统、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子系统、公路工程造价管理子系统、交通流量调查子系统等。 完善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 在总结区域联网收费工程经验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全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的建设,并组织协调建立全省公路电子收费密钥管理中心, 15 为全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实现“一卡通” 奠定技术基础;同时,在全省高速公路范围内普及全国统一标准的 ETC 联网收费。 路面与桥梁养护管理信息系统, 为保证道路质量,提高路网运行效率,进一步完善和推广路面与桥梁养护管理信息系统,加大数据更新频率,提高数据精度;加快和推广应用特大桥和长大隧道结构健康诊断系统,确保大桥和隧道的运营安全。 ②水路交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 “十一五”期间,港航管理信息化主要包括水运管理信息系统与海事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