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慎就业--大学生签订劳动合同五大防身术内容摘要:

这些文件中会涉及求职者多方面的权益。 遵守用人单位的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是职工的法定义务,当其作为劳动合同附件时,与劳动合同具有同样的法律约束力。 当劳动合同涉及数字时,应当使用大写汉字。 劳动合同至少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求职者应妥善保管。 用人单位事先起草了劳动合同文本,要求求职者签字时,一定要慎重,对文本仔细推敲,发现条款表述不清、概念模糊的,及时要求用人单位进行说明修订。 浙江在线 .教育频道 12月 12日讯 有一件事让太平鸟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 源部经理迄今记忆犹深:今年暑假,她熟悉的一家知名电器公司应在甬某高校的要求,接受了 20名大学生来公司实习,公司每月发给每名学生 500元补贴。 但由于学校离公司较远,加上天气较热,没等实习期结束,这些学生就不来了。 “明年 1 月 1 日《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由于用人成本大大提高了,也将使得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更谨慎甚至是挑剔,更注重大学生的能力而不是学历,这就需要大学生和家长转变观念,主动去 „闯 ‟;而高校在设置课程时也应更贴近市场需求,培养出符合实际岗位需求的毕业生。 ”在近日由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和人事等部门举行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题研讨会上,盛晓华如是说。 这部新法在给大学生带来利好消息的同时,用人单位会不会提出更加苛刻的用人标准。 该如何应对。 新法是否因为过度保护而造成了对保护对象的另一种伤害。 等等。 围绕这些大家关心的话题,近日劳动、人事、教育、在甬部分高等院校和企业的代表展开了热烈讨论。 浙江:高校毕业生年增 2万人 宁波:结构性矛盾导致就业难 近年来,随着不断高校扩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市场一直处于供大于求的严峻局面。 那么,明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如何。 截止到今年 8 月 31日的最新统计, 2020 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毕业生数达到 万人,比去年增幅 %,再创历史新高。 但近几年,我省的高校毕业生几乎每年都以增加 2万人的幅度在上升。 2020 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毕业生数将达到 21万余人,就业形势依旧不容乐观。 去年 9 月份宁波市出台的《关于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实施意见》,提出了 18条具体政策措施力促毕业生充分就业,其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