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ip技术在互联网中的应用(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有子协议,但H.323的控制协议非常复杂。 此外,H.323不支持多点发送(Multicast)协议,只能采用多点控制单元(MCU)构成多点会议,因而同时只能支持有限的多点用户。 H.323也不支持呼叫转移,且建立呼叫的时间比较长。 与H.323相反,SIP是一种比较简单的会话初始化协议。 它不像H.323那样提供所有的 通信协议,而是只提供会话或呼叫的建立与控制功能。 SIP可以应用于多媒体会议、远程教学及Internet电话等领域。 SIP既支持单点发送(Unicast)也支持多点发送,会话参加者和媒体种类可以随时加入一个已存在的会议。 SIP可以用来呼叫人或机器设备,如呼叫一个媒体存储设备记录一个会议,或呼叫一个点播电视服务器向会议播放视频信号。 SIP是一种应用层协议,可以用UDP或TCP作为其传输协议。 与H.323不同的是:SIP是一种基于文本的协议,用SIP规则资源定位语言描述(SIP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s),这样易于实现和调试,更重要的是灵活性和扩展性好。 由于SIP仅作于初始化呼叫,而不是传输媒体数据,因而造成的附加传输代价也不大。 SIP的URL甚至可以嵌入到web页或其它超文本链路中,用户只需用鼠标一点即可发出一个呼叫。 与H.323相比,SIP还有建立呼叫快,支持传送电话号码的特点。 2.编码技术 话音压缩编码技术是IP电话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主要的编码技术有ITU-T 定义的G.729、G.723(G.723.1)等。 其中G.729可将经过采样的64kbit/s话音以几乎 不失真的质量压缩至8kbit/s。 由于在分组交换网络中,业务质量不能得到很好保证,因而需要话音的编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即编码速率、编码尺度的可变可适应性。 G.729原来是8kbit/s的话音编码标准,现在的工作范围扩展至6.4~11.8kbit/s,话音质量也在此范围内有一定的变化,但即使是6.4kbit/s,话音质量也还不错,因而很适合在VoIP系统中使用。 G723.1采用5.3/6.3kbit/s双速率话音编码,其话音质量好,但是处理时延较大,它是目前已标准化的最低速率的话音编码算法。 表1为G.723. 1、G.729和G.729A的部分性能比较。 此外,静音检测技术和回声消除技术也是VoIP中十分关键的技术。 静音检测技术可有效剔除静默信号,从而使话音信号的占用带宽进一步降低到3.5kbit/s左右;回声消除技术主要利用数字滤波器技术来消除对通话质量影响很大回声干扰,保证通话质量。 这点在时延相对较大的IP分组网络中尤为重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