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法人产业活动(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否批准只要已占建都应统计在内,但虽经批准而未建,仍在种植农作物的耕地不包括在内。 农业结构调整占地 指本年度内各企事业单位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将耕地改作林牧渔业用地而占用的耕地面积。 退耕还 林 是指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将易造成水土流失的 坡度大于 25度以上的耕地 和易造成土地沙化的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继续耕种,因地制宜地 植树 造林 , 恢复植被。 退耕还草 按照国家退耕还林(草)政策,对不适宜继续耕种 而适合种牧草 生长 的耕地 有计划地改为 放牧草地及采草地的面积。 退耕还湿地 所谓的湿地 是指 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 8 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 6 米的水域。 退耕还湿地 就是 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 ,将不适宜继续耕种的耕地改为湿地。 退耕改园地 指将耕地改为专门种植果园、茶园、桑园、橡胶园以及其他园地的面积。 退耕改鱼池 指将耕地改为水产养殖水面的面积。 灾害毁地 指因水冲、沙压、山崩、泥石流、沟蚀等灾害破坏,三年之内不能恢复耕种的耕地面积。 划归 农垦 系统外 指经土地部门认定批准,办理划拨手续,实际划给垦区以外单位的耕地面积。 因灾未播 指播种期间因遭受自然灾害而未能播上种的耕地面积,不包括播种后遭灾绝产的面积。 年末 常用 耕地面积 指调查年度内年末时点上实际拥有的 常用 耕地面积,是一年中耕地面积增减变化的最终结果。 年末常用 耕地面积 =年初常用 耕地面积 +年内增加耕地面积- 年内减少耕地面积。 水田 指筑有田埂 (坎 ),可以经常蓄水,用来种植水稻或莲藕、席草等水生作物的耕地。 因天旱暂时没有蓄水而改种旱地作物的,或实行水稻和旱地作物轮种的 (如水稻或小麦、油菜、蚕豆等轮种 ),仍计算为水田。 旱田 指除水田以外的耕地。 不管有无灌溉设施均包 括在内。 水浇地 指旱地中有一定水源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下当年能够正常灌溉的耕地面积。 因雨水充足所种作物当年不需浇灌的地也应统计为水浇地。 没有灌溉设施的引洪淤灌的耕地,不算水浇地。 年末耕地总资源 指能够种植农作物的田地。 包括当年实际耕种的熟地;新开荒且已种植的地;“沿海”、“沿湖”地区已围垦利用三年以上的“海涂”、“湖田”;弃耕、休闲不满三年,随时可以复耕的地;因灾害或其他因素,虽然当年内未种植农作物但仍可复耕的地;以种植农作物为主,附带种植桑树、果树和其他林的地;年年进行耕耘种草的地;南方小于 1 米 、北方小于 2 米宽的沟、渠、路、田埂。 不包括:因灾害或其他因素,已不能复耕的地;弃耕、休闲满三年的地,或者虽不满三年,但已经成为荒地的土地;不进行耕耘种植牧草已成为永久性草地的土地;专业性的桑园、茶园、果园、果木苗圃地、芦苇地、天然草场等;以混凝土等铺设的温室、玻璃室,导致栽培的植物体与地面隔绝的基地。 常用耕地 指耕地总资源中专门种植农作物并经常进行耕种、能够正常收获的土地。 包括当年实际耕种的熟地;弃耕、休闲不满三年,随时可以复耕的地;开荒利用三年以上的地;南方小于 1 米、北方小于 2米宽的沟、渠、路、田埂。 不包括临时种植农作物的坡度在 25度以上的陡坡地;在河套、湖畔、库区临时开发的成片或零星土地;也不包括已列为国家和省 (区、市 )退耕计划但仍临时耕种的土地。 常用耕地分为基本农田和零星可用耕地。 统计年报中的“耕地”通常指常用耕地。 临时性耕地 指在常用耕地以外临时开垦种植农作物,不能正常收获的土地。 包括临时种植农作物的坡度在 25度以上的陡坡地,在河套、湖畔、库区临时开发种植农作物的成片或零星土地。 根据我国《水土保护法》规定,现在临时种植农作物坡度在 25度以上的陡坡地要逐步退耕还林还草;环北京、黑河流域、塔里木河 流域等地区临时开垦种植农作物,易造成水土流失及沙化的土地,已列为国家或地方退耕还林还草规划,近年也要逐步退耕。 这部分临时性耕地又称待退的临时性耕地。 25度以上陡坡耕地 指在坡面与地面形成的角度达到 25度以上的坡地的耕地。 播种面积和产量的统计年度 凡是在本日历年度内 (自 1月 1日至 12月 31日 )收获的农作物 (包括上年秋冬播和本年春播、夏播以及南方地区的晚秋播 种 而在本年收获的全部作物 ),都要统计。 有些收割期较长的作物,虽在当年冬季就开始收割,但需“跨年”延至来年春季才能收割完 (如甘蔗 ),仍应计算为本年的农作 物播种面积和产量。 本年内不能收获的多年生作物,以本年新植 加上去年以前种植留存 到本年成活 的面积 之和,不论本年是否收获产量均应 计算为本年的播种面积。 播种面积 指播种季节结束时实际播种或移植有农作物的面积。 凡是实际种植有农作物的面积,不论种植在耕地上还是非耕地上,也不论面积大小,均应如实统计播种面积。 科研单位除在小块地上 (一般不超过一亩 )所进行的专门用于小样试验研究部分外,其所进行的大田试验部分 (包括制种田 )以及农业大专院校附属教学实习农场中作为教学实习用的大田生产部分,也要统计在内。 其中某些具体问题和特殊情 况,应按下列规定计算播种面积。 ①在播种季节基本结束之后才遭灾成片补种或改种的作物,原种植的作物面积仍计算为播种面积。 同时,新补种或改种的作物按复种作物另行计算其播种面积。 9 ②由于某种原因而青苗生长疏落不齐或缺苗断垄 (条 ),即禾苗生长不齐 (不全 )的农作物,不论是否补植、补苗,仍按原播过种的全部面积计算。 ③需要移植的农作物,如水稻、甘薯、烟叶等,按移植后的面积计算其播种面积,原来的秧畦 (或秧田 )不计算为播种面积。 ④种植在非耕地上的农作物,应按实际种植面积计算。 在园地、林地的空隙上间种的作物,可按用种量折算或估算填 报。 ③多年生作物的本年播种面积,应等于本年新植面积 (不包括本年秋冬播 )加往年种植而留存到本年成活的面积之和,不论本年是否收获产量均应计算在内。 多年生作物是指播种后可以连续生长多年的宿根性草本植物,如苎麻、大黄、元参、苜蓿、草木樨等。 ⑥同一公顷耕地同时间种、混种不同作物时,各作物播种面积之和只算一公顷,并根据每一种作物所占面积的比例 (成数 )折算各自的播种面积。 在同一地块上,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种籽混合起来,同时播种、同时生长、同时收获,如扇豆麦、豌豆麦等,可只算一种作物面积,不必分别折算各自的作物面积。 间种 、混种是指在同一块地上,同时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 ⑦同一公顷耕地上复种或套种不同种作物,每种作物应各计算一公顷播种面积。 复种是指在同一年内,在同一地块上,连续种植两次或两次以上的作物。 套种是指在同一地块上,前后种植生长两种不同作物,而第二种作物是在第一种作物快要收获之前种下去的。 ⑧再生稻 (秧荪、二道谷 )、再生烟 (二茬烟 )、再生高梁 (二茬高粱 )等,因其没有经过播种或移植工作,不另计算一次播种面积。 ⑨蔬菜面积的计算,凡是固定菜地,以菜地面积作为各季度的播种面积,零星种植和非固定菜地蔬菜面积,按实际播种面积计 算。 农作 物总播种面积 是指应该在本日历年度内收获农产品的作物播种面积之和。 它等于上年秋冬播作物面积加上本年春播作物面积再加上本年夏播作物面积,或者等于本年夏收作物面积与本年秋收作物面积之和。 农作物分类目录及范围 具体包括: (1)粮食作物,包括谷物和豆类。 谷物指子实主要供作粮食用的一类禾本科植物,具体包括水稻、小麦 (含硬粒小麦,是指具有较高营养品质和良好(食品)加工品质的强筋小麦 ) 、玉米 (含粘玉米又称糯玉米,其胚乳淀粉几乎全由支链淀粉组成,食用消化率达到2O%以上,具有较高的粘滞性及适口性,可鲜食或加 工成罐头) 、谷子、高粱和其他谷物 (大麦、燕麦、糜子、荞麦、莜麦等 );豆类是指以食用种籽及其制成品为主的一类豆科植物,包括大豆和杂豆。 大豆具体指黄豆、黑豆、青豆三种,杂豆包括红小豆、绿豆、芸豆、蚕豆、扁豆、豇豆、豌豆、鹰嘴豆等。 (2)油料作物,是以榨取油脂为主要用途的一类作物,种子含油率约达 2060%。 具体包括花生、油菜籽、向日葵籽、白瓜籽、芝麻、胡麻籽、线麻籽、蓖麻籽、黄介、苏子等。 不包括木本油料和野生油料。 (3)棉花,不包括木棉。 是 — 种纺织工业原料,属纤维作物。 (4)麻类,是一种以提供纺织业原料为主的纤 维作物,具体包括亚麻 (胡麻 )、线麻 (大麻 )、苘麻、黄麻、红麻、苎麻、剑麻、蕉麻、菠萝麻、罗布麻等。 在统计麻类如亚麻、线麻时,应以种植的主要目的为准进行统计。 如以收麻皮为主的就计入麻类中,如以收麻籽为主的,就计入油料作物中。 (5)甜菜,属糖料作物,与甘蔗一样同属制糖工业原料。 (6)烟叶,草本植物,叶子大,是制造烟丝、香烟等的主要原料。 包括烤烟和晒烟。 (7)药材,指人工栽培的各种药材作物,不包括野生药材。 目前垦区主要种植的药材有人参、甘草、防风、水飞蓟、五味子、黄芪、刺五加、大力子、平贝、龙胆草、月苋草、串地龙 、沙参等。 (8)蔬菜,包括菜用瓜、茭白、芋头、生姜等在内。 分为叶菜类、瓜菜类、块根、块茎类、茄果类、葱蒜类、菜用豆类等。 (9)瓜类,指果用瓜,如西瓜、甜瓜 (香瓜 )、白兰瓜、哈蜜瓜、脆瓜等,不包括菜用瓜。 (10)薯类,包括甘薯 (红薯或地瓜 )和马铃薯 (土豆 ),不包括芋头、木薯等。 芋头一般应作为蔬菜统计;木薯作为其他作物统计。 (11)饲料作物指人工栽培的主要用于喂养牲畜的作物,如青贮饲料、饲草等。 有些地方在饲料地上种植的粮食作物,除了种植的目的就是作为青饲料用的可作为饲料作物统计以外,收获粮食主产品后再作为饲料用 粮的,或者收获主产品后,副产品不管是否作为饲料用,仍应列入粮食作物项下统计,不得列入饲料作物内。 (12)其他作物,指除上述分类以外的 特色经济 作物 和 绿肥作物 ,如花卉、 万寿菊、甜叶菊、甜葫芦、甜玉米 (又称蔬菜玉米,既可作为青玉米上市,又可制成各种风味的罐头及加工食品和冷冻食品。 甜玉米含糖量是普通玉米的 2至 10倍。 甜玉米可分普通甜玉米、加强甜玉米和超甜玉米三个类型) 、 苇子、莲子、席草等。 绿肥作物是指在某种作物开花前后,利用它的嫩绿茎叶作为肥料的作物,如紫云类 (红花草 )、苕子 (兰花草 )以及专门种植作为绿肥用的蚕豆、 豌豆、黄豆、绿豆、油菜等。 如果原计划作为绿肥作物的上述几种豆类作物和油菜,后来由于某种原因而改 10 为收取产品 (豆子、油菜籽 ),在填报时,应将其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计入豆类、油菜籽作物项下。 非耕地播种面积 指在非耕地上实际播种或移植农作物的面积。 农作物总产量 指调查年度内全社会生产的各种农产品的数量,不论是耕地上与非耕地上的农作物产量都应统计在内。 不仅要把国有农场、机关、学校、科研单位附属的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农作物产量统计在内,还要把职工自留地、园田地、饲料地以及其他经营生产的农作物产量统计在内。 各种主要 农作物产量按国家统一规定计算:①谷物一律按脱粒后的原粮计算 (玉米按脱粒后的粒子计算 )。 ②豆类按去豆荚后的干豆计算。 ③棉花按去籽后的皮棉计算④花生按带壳的干花生计算。 ⑤麻类除亚麻以麻杆计算,苎麻以刮皮后的干麻计算,苘麻和线麻以熟麻皮计算外,其余一律以生麻皮计算。 如果原来就习惯按熟麻皮计算的,亦要按比例折成生麻皮上报,一般情况是 1 斤熟麻皮可折为 2 斤生麻皮。 ⑥甜菜以块根计算。 ⑦甘蔗以蔗杆计算,包括糖蔗和果蔗。 ⑧烤烟与晒烟均以干烟叶计算。 ⑨薯类,实际统计工作中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作蔬菜类按鲜品计算,另一种是作折粮薯类 按 5公斤鲜薯折 1公斤粮食计算。 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 (单产 ) 指平均每一单位面积上收获的农作物实物产品的数量。 我国统一使用的单产是指每公顷 (10000 平方米或 15 亩 )面积的公斤产量。 由于研究目的不同,单位面积产量可以按播种面积、收获面积和农作物占用耕地面积分别计算。 按播种面积计算的单产等于农作物总产量除以农作物播种面积。 按收获面积计算的单产等于农作物总产量除以农作物收获面积。 收获面积指实际收获农产品的面积,它等于从播种面积中减去下列三项后的面积:因灾减产九成以上的面积;播种面积核实调查后由于基建等原因而毁掉 的面积;对多年生作物还要减去当年未收获产品的面积。 对一年内可多次收获产品的作物,如苎麻、苜蓿、韭菜等只计算一次收获面积,不应重复计算。 花卉种植面积 指在大田种植的花卉面积和盆栽花卉设施占地面积。 蔬菜 温室 指三面砌有挡风墙,由玻璃或塑料薄膜覆盖,内有取暖设施,人能在内作业,以反季节种植农作物的温室,按实际占地面积计算。 蔬菜大棚 指由塑料膜覆盖,人能在内作业,以种植蔬菜为主的大棚,按占地面积计算。 果园面积 指成片种植的果园面积,包括原有的、垦复的和本年新植定株的面积,以及调查时虽已荒芜,但只要稍加 开垦、修整和培育后就能恢复生产的面积。 不论树龄大小,也不论当年有无得到收益,都要包括在内。 果园面积中不包括培育幼苗的苗圃面积,零星种植的果树株数不必折算面积。 水果产量 指调查年度内从果树上收获的全部水果数量。 主要有苹果、梨、葡萄、杏、桃、柑桔、香蕉、菠萝、李子、枣、柿等。 不论自食的或出售的,都应统计在内。 但不包括果用瓜 (如西瓜、甜瓜、白兰瓜、哈密瓜、脆瓜等 )以及主要作蔬菜用的藕、西红柿等;也不包括采集的野生水果。 水果产量按鲜果计算,干枣、葡萄干、柿饼、桔饼等应统一折成鲜果计算。 人参年末 实有 面积 指调 查年度年末时实际留存的人参种植面积,包括本年新植面积和往年种植而留存到本年的面积。 人参产量 指当年收获的人工栽培的鲜参产量。 食用菌产量 指当年收获的人工栽培的木耳、香菇、双孢蘑菇 (别名蘑菇 )、猴头菌、草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