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doc22)-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页 场决定价格,逐步发展民办非义务教育产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卫 生产业。 深化住房体制改革,完善促进房地产业发展的各项配套措施,发展房地产二级市场和房地产金融业务,盘活积压的商品房。 重点发展法律、会计、审计、科技、信息、广告、资 产评估等中介服务业;全面推进面向社区的养老、家政、保健、特种护理等社区服务业的发 展;加快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的社会化。 建立服务业的行为规范,完善服务业的价格形成机制,加强政 府对自然垄断行业的价格管理,放开竞争性行业的价格,促进良性 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 四、加速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茂名市 “ 十五 ” 期间,要加大力度推进城市化进程。 实施茂名城市总体规划,强化茂名中心城市建设。 理顺规划控制区与行政区域的关系,促进 城区向南向东发展,切实将茂名建设成为美丽的现代化的海滨城市。 加强城市的规划管理, 严格控制高水路、广湛路、七那路规划区内的规划建设。 科学地、长远地规划好组团之间的 快速交通和主干道网络。 实施 “ 蓝天、碧水、绿地、美城 ” 工程,加快园林绿化建设,增加 污水处理设施,加强空气污染治理和监测,加强 “ 城中 村 ” 的改造和街道景观建设,全面提 高城市居住环境质量。 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把发展小城镇作为加速城市化进程的重要途径,按照 “ 合理布局、科 学规划、注重实效、保护耕地 ” 的原则,编制全市城镇体系规划。 重点是抓好次中心县级城 市和一批中心镇的规划建设,适度超前地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构筑发达的城区交通网络,加强脏乱差的整治力度,实现村镇的净化、绿化、美化。 营造有利于城市化发展的环境。 拓宽城镇建设的融资渠道,建立多形式的资金投入机制,抓 好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完善住房制度、用地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 教育体制等配 套改革。 按照 “ 划分事权、分级负责、强化城市功能 ” 的方针,建立起县级建设部门主管本区域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的行政管理体制。 积极开展 “ 三创活动 ” ,实现国家园林城市、卫生 城市、省文明城市目标。 五、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全面、扎实、分步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通过实施产业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化,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一 )切实提高全社会计算机及网络的普及和应用水平 ,鼓励将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应用 到工农业生 产,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促进茂名市工业化进程。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9 页 共 18 页 、社会公共服务、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都要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 ,促进金融、财税、贸易等领域的信息化建设,重点加快茂名市电子商 务的推广应用。 ;在全社会普及信息化知识和应用技能。 (二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遵循 “ 统一规划,统一标准,企业主体,资源共享 ” 的方针,通过政府协调、企业出资 的形式,逐步建成以宽带传输和交换为主体 ,大容量、高速率、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全市信 息主干网;同时促进电信、广播电视、信息、科技、教育 “ 五网 ” 互联互通。 建立和完善有 利于信息化建设的地方性管理体制,对信息网络的布点、设网和经营加强管理。 在统一规划 ,统一部署下,逐步实现光纤到市、县、镇的街道、大楼、办公室及家庭;分片、分步建设 茂名市宽带多媒体综合信息城域网。 1.“ 十五 ” 期间,邮电通信基础设施计划在市区建成具有高速率、大通路的 (同步数字系列 )传输系统的基础上, ,市区进 入大环路的接入口达到 ,骨干网采用 ATM技术;新建茂名至高州、茂名至化州 、 茂名至电白、茂名至信宜速率为 10GB/s的 SDH双纤复用段自愈保护的骨干传输环;各县 (市 、区 )内的主要乡镇也要各新建 1 套 SDH 子网,构成一个覆盖全市各县 (市、区 )及主要乡镇 ,具有 “ 永不中断 ” 特性的高速大通道传输网络系统;干线传输基本建成宽带化、智能化的 高性能综合业务数字网。 广播电视网要完善向上与省有线电视网的联接以及向下扩展至村级 用户的网络建设。 计 算机网络建设的重点是建设覆盖全市的宽带 IP 网、政府信息网、社会保障信息网、全市网络互联平台、城域网以及电子商务系统和认证分中心等工程项目。 在省建设的 80GB/s 多媒体宽带 IP 信息主干网的基础上,建设连接茂名市各县 (市、区 )80 GB/s多媒体宽带光纤主干网,并形成向上以 80G/s 的速率联接省,经省连接国家及因特网; 向下以10GB/s的速率联接至镇级的宽带 IP网的光纤线路架构。 分期实现市区分片、分步建成 宽带多媒体综合信息网。 利用二年的时间扩建茂名市党政信息网,配套完善市各机关单位和各县 (市、 区 )机关单位 的局域光纤网,并互联各机关单位,建成茂名市政府网络互联平台;完成政府信息网 (含政 府公众网、内部办公网和办公业务资源网 )和茂名市公共信息网互联平台的建设以及社会保 障信息网的建设。 建成城区宽带多媒体综合信息网;完成茂名电子商务系统和认证分中心的建设。 (三 )发展信息服务业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0 页 共 18 页 在推动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互联的基础上,鼓励信息网络进行新业务试点。 面向消费者,提供多方位信息产品和网络服务,如联机检索、远程教育、远程医疗、会议电视、网 络银行、电子货币、网上交易、网络广告、网上娱乐、视频点播、数据处理等。 (四 )积极发展信息咨询服务业 促进信息咨询服务业的发展,发展人才交流、技术引进、贸易顾问、工程中介、房地产 中介等中介性信息服务业,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有形中介市场和无形中介市场,制定相应的管 理制度和法规加以引导和规范,使之走上既蓬勃发展又健康有序的轨道。 加强投资咨 询、法 律服务、技术培训等咨询性信息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促进茂名市经济和社会事 业的发展。 (五 )发展信息产业 ,开发专门的、有市场需求的管理应用软件和实时控制 等生产应用软件产品。 ,以行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为重要手段,大力推进茂名市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发展。 ,建设面向推销农副产品、化工产品和为社会事业服务的各类网站。 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先进生 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茂名市基础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集中力量新建一批骨干项目。 “ 十五 时期茂名市重点加强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 (一 )交通方面。 努力争取洛湛铁路途经茂名方案和建设进港铁路。 “ 十五 ” 期间,争取建设洛湛铁路茂 名段和进港铁路,并完成三茂、河茂铁路的改造工程。 在茂名建设洛湛铁路、河茂铁路和进 港铁路的枢纽站。 其中洛湛铁路茂名段正线长 公里,投资约 亿元;进港铁路全长 公里,其中新建 ,总投资约 3亿元。 加快公路建设,完善布局,做好地方公路网与高速公路、铁路及城市交通的衔接,进一步发 挥公路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主通道和基础性作用。 一是配合省加快阳茂高速公路茂名段建设 和加快以国道省道改造为主的区域干线公路网建设,新开工建设南塘路口至宝圩通广西的一 级公路;二是加强县通镇二级公路及镇村公路建设与技术改造,完善镇村公路网;三是加快 公路站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1 页 共 18 页 场建设,为旅客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 “ 十五 ” 期间公路建设计划完成新建、改建 各种等级公路共 1186 公里,总投资 39亿元。 其中国道改建 34公里,总投资 ,省道改建 295公里,总投资 ,县道新建、改建 857公里,总投资。 “ 十五 ” 期间,加大水东湾综合治理整顿工作力度,理顺港口管理经营体制,促进港口企业优化升级,充分用好现有码头,发挥效益。 合理调整港口功能、港区功能,新建茂石化 30 万吨单点系泊一个,完成 3万吨级综合码头的建设,新建仓库 3万平方米、堆场 2万平方米,新建液体化工储灌一座。 到 “ 十五 ” 期末,茂名港各种功能码头泊位达 21个,年吞吐能力达 3000万吨,初步形成多功能 的综合性港区。 “ 十五 ” 期间,要做好深水码头建设条件优越的北山岭港区建设的前期工作。 根据茂名市经济发展状况和旅客流量,民航中南管理局已同意茂名市将坡心场址作为拟建茂名民用机场首选场址。 “ 十五 ” 期间,茂名市将继续做好建设 4C级民用机场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争取保留规划,待条件成熟时建设。 计划新建站场 11 个,扩建 4 个。 重点建设茂名市货客运中心站,茂名货物配载站,茂名港货运站等。 (二 )水利方面 “ 十五 ” 期间,水利建设要紧密结合茂名市的实际 情况,着重抓好节水灌溉、水资源开发利 用、防洪、水质整治和治理水土流失等工程。 花大力气加强大中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鉴江流域的堤防加固和电白沿 海海堤加固的建设,提高河流综合防洪能力。 加固高州水库,使之达到 90米高程蓄水能力, 并搞好高州水库灌渠建设。 计划实施城市防洪工程 5宗,海堤建设工程 11宗,非工程防洪措 施 51宗,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314宗,总投资。 分 “ 十五 ” 和 “ 十一五 ” 完成。 “ 十五 ” 期间,要把节约用水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优化配置好水 资 源。 以科技含量高、效益好为标准,搞好高州水库节水灌溉示范区建设。 加大投入力度, 搞好灌溉和节水工程,计划总投资。 抓好供水水库、供水渠道建设,使水利设施能满足工 农业生产和城市发展的需要。 “ 十五 ” 计划对 68 个供水水库、 5 宗大中型调水水库、 3 宗城市 供水工程进行开发、改造、调配,计划投资。 加强鉴江流域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建设,抓好鉴江流域堤防工程达 标和城镇防洪工程建设。 计划对 1563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进行治理 ,计划投资。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