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校级重点学科建设周期考核总结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6 共 4 项达标) 环境科学( 6 共 5 项达标) 限期整改 (达标仅 3 项或以下 ): (无) 3. 第三层次重点扶植学科: 合格 ( 4 项 及以上 达标 , 5 门 ): 理论物理 ( 6 共 4 项达标) 汉语言文字学 ( 6 共 4 项达标) 岩土工程 ( 6 共 5 项达标) 基础数学 ( 6 共 5 项达标) 计算机应用技术 ( 6 共 4 项达标) 限期整改 (达标仅 3 项或以下 , 3 门 ):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3 仅 3 项达标) 应用数学 ( 仅 6 仅 3 项达标) 民商法学 ( 仅 4 仅 2 项达标) 四 、申硕 学科 的推荐 根据学科建设 和学校发展 的需要, 对照硕士 学科整体条件客 观评估指标体系, 此次考核中, 专家组 按照相关原则, 提出了 申硕 学科的 建议名单。 (一) 申硕 提名原则 确定原则应关注纵横: 纵向宜关注历史、现状和未来 , 横向宜关注校内外、省内外和国内外。 为此,确定申硕提名原则为以下 4 项 8 条: 1. 基础原则 (关注历史基础) ( 1)推进省级重点 我校的三个省级重点学科自 1996 年以来通过几轮建设已有相当基础,具备一定实力,应尊重历史积淀。 这些学科已在原有省级重点扶植学科的基础上分别晋升为省级重点学科 A、 B 类,在省内外已有一定影响。 省级重点学科是申硕的重要条件,应优先推出。 ( 2)扶植市 校重点 市级重点学科和校级第一层次重点学科是学校郑重推荐和慎重确定的,同样应尊重历史积淀。 这些学科的实力和相关条件大多优于其他学科,可以作为申硕的基础。 凡具备实力、有望成功申硕的,在同等条件下应予充分考虑。 2. 实力原则 (关注现有实力) ( 1)对照考核标准 学校的考核标准是 在 “ 以硕士学位点的要求建好重点学科 ”的前提下制订的,可以作为我校规划申硕学科的基本要求。 考核标准是检测学科建设的刚性指标,其结果应是学科现状的具体描述,因此凡能满足考核标准的学科,在申硕中应予大力支持。 ( 2)考虑申硕条件 申硕条件是申报 或酝酿申报硕士学位点的学科的要求和目标,“实力面前人人平等”,凡有学科能满足或接近申硕条件者,应予优先推荐。 凡通过近期大力建设有可能具备申硕条件的,应予积极扶植。 3. 需求原则 (关注发展需求) ( 1)适应发展需要 申硕要看学校做 实 做强、办出特色的需要,也要看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凡有利于学校 内涵提升 和地方发展需要的学科,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 2)注意发展潜能 学科发展潜能有利于培育和形成硕士学位点,有些学科虽然某些方面暂时处于劣势,但若该学科具有前瞻意义,或能适应学校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或者通过整 合可望迅速发展,或者加大扶植力度可望有较快较大发展,亦可规划为申报硕士学位点学科。 4. 全面原则 (关注全面和谐) ( 1)考察横向地位 申硕将面临省内外同行的竞争,只有客观而准确地推出在全省全国同行中有一定地位和学术影响的学科,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凡有在全省全国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学术成果和学术发言权的学科,应予优先考虑。 ( 2)兼顾宏观平衡 我校拥有 文学、理学、工学、医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八大学科门类 的众多学科, 作为综合性大学发展的需要,从宏观着眼,各大学科的建设既要突出重点、形成特色,又要和谐兼顾,科学发展。 因此,各大学科中最终均宜有代表学科进入重点,进而形成硕士学位点。 此外,为了学校宏观发展的需要,还应给当前条件暂不成熟的大学科留下申硕的空间,并从现在起有计划地加以培育,积极创造申硕条件。 (二) 申硕 学科 建议 根据学科周期考核情况,参照申硕提名原则,提出建议如下: 1. 首批申硕学科 目前通过加大建设力度或经过整合可推荐申硕的学科( 12 门): 中国古代文学 (学科门类:文学;省级重点 A 类 ) 课程与教学论 (学科门类:教育 学;省级重点 B 类 ) 计算数学 ( 是否可与基础数学、应用数学等学科整合。 学科门类:理学;省级重点B 类,市级重点 ) 理论物理 ( 学科门类:理学) 区域经济(学科门类:经济学、管理学;市级重点 ) 汉语言文字学 (学科门类:文学) 机械设计及理论 ( 是否可与 机械电子工程 等学科整合。 学科门类:工学 ,新增市重点 )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 是否可与新增市级重点学科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整合。 学科门类:工学)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学科门类:法学;市级重点) 中国现当代文学 (学科门类:文学;市级重点 ) 应用 化学 (学科门类:理学;市级重点 ) 企业管理 学(学科门类:管理学 ,新增市级重点 ) 2.后续申硕学科 ( 1)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创造条件可推荐申硕的学科( 4 门): 细胞生物学 (学科门类:理学;市级重点 )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医学院,市级重点) 环境科学 (学科门类:理学 ) 岩土工程 (学科门类:工学) 计算机应用技术 (学科门类:工学) ( 2)大力创造条件 可争取 申硕的学科( 2 门)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学科门类:文学) 民商法学 (学科门类:法学) 五 、 现状 评价和 建议 (一) 现状评价 在这次 周期考核 中 ,专家组 明显地感受到学校在学科建设方面的力度和成就。 一段时期以来,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基本完成了综合性本科院校的学科布局。 三级重点学科建设进展顺利,学科特色正在形成,申硕工作也已全面启动。 在学科建设的管理和服务方面,学校还专门设立了学科建设处, 还 在经费上努力为学 科建设提供了配套支持。 这一切,都 为进一步深化学科建设和 开展 申硕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尤其令人欣喜的是,中期检查以后两年多来,不少重点学科的面貌已显著改观,有了很大的进展。 其中进展特别显著的 学科有汉语言文字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等 ,它们的达标项目比中期增加了 2— 3 项 ;周期考核比中期检查时达标情况更好的 学科 有中国古代 文学、课程与教学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岩土工程、基础数学等 ,它们已经达到或接近所在层次的优秀水平 ,另有理论物理等学科发展势头极好。 这说明,有接近 40%学科的建设水平比中期有了明显的提升。 这些学科中, 有的学科已在省内外甚至国际同行中产生积极影响,有的学科已 经产生和孕育了一些知名学者,有的学科高质量成果产出较多 ,如理论物理、中国古代文学等学科。 其他还有一些 学科 ,在筹措科研经费 方面效果显著。 此外,在 21 门校级重点学科中,除 2 门学科之外,大多数 学科已参与联合培养研 究生 ,与中期检查相比较, 增长 了 36%。 在对学科负责人和学科带头人的考核中,我们也欣喜地看到, 有 9 位担任学科负责人的校级学科带头人达到或 接近 达到相关的要求 , 他们之中,包括王建力、寿永明、章融、朱志勇、王晓初、倪仁兴、齐陈泽、俞军 、弭忠祥 等。 另有一些学科负责人,虽暂未被列为校级学科带头人,但对照校级学科带头人指标,也已达到或基本达到,他们之中包括张新华、施维林、李生校等。 总之,我校从纵向观照,尤其是近几年来,学科建设有了重大进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因而成为 学校 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但从横向比照, 从总体考量,我校重点 学科建设现状并不理想,问题很多, 尤其与已有硕士学位点的同类院校相比较,可以说,我校的学科建设后进了。 要想跻身省内同类高校的前列,尚需通过艰巨努力。 这一方面是由于创办本科较晚、先天不足等客观原因,但也有重视不足、建设不力等主观因素。 具体表现在: 1. 学科架构方面 从学科 整体观照 , 我校 学科架构 尚不完善。 一是重点学科的布局有待进一步调整,以求 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二是学科之间不平衡, 需要在 不断 力求 相对 平衡 的过程 中互动 、互补 和提升;三 是 全校资源未能很好整合,院系界线尚未突破,影响学术力量的汇聚和团队的形成;四是 同一 学 院乃至同一 大 学科 中的学术力量 未能很好整合, 学科重置严重 , 人员 分散, 不利于学科发展。 全校现有 23 个 各 级 (含市级) 重点学科中 , 共有重置学科 7 个 ,有的甚至 人员重置,既浪费宝贵 的人力、财力 资源,又 影响 做实 做强,更 无益 于申硕。 2. 学科水准方面 许多重点学科的建设状况 处于低层次水平,而且很不平衡,重点学科间差距较为明显。 绝大多数学科尚未形成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服务 地方 经济 建设和 社会 发展 的意识和能力薄弱。 有的学科虽有一些亮点,但 学科 内部结 构不完善 ,发展不全面,“偏食”、“跛足”现象较为严重。 现有重点学科中,比较过硬的、 在省内外有所影响、 能 在全国同一学科中显示优势 的学科极少。 有些学科虽然纵向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一旦“出口” 面向同行 ,在 省内外缺乏应有竞争力 ,横向排名较难领先。 3. 学术队伍方面 许多学科及重要方向研究力量较弱, 缺乏 优秀的 学科、学术带头人。 在省内外同类学科中,多数学科带头人缺乏知名度和影响力,其学养 、学识、 学术水平均有待提升。 不少 学科队伍缺少旗帜。 不少 学科梯队不完善, 队伍较杂, 结构失衡,后继乏力。 在职称和学历结构上, 60 岁以下教授和博士数量 普遍 不足, 21 个校级重点学科中,教授博士 人数均 达标的仅 3 个学科 ,教授或 博士人数仅一项达标的也只有 5 个学科。 13 个学科全部未达标。 在年龄结构上,青年学者普遍偏少,需要加速培养。 在研究方向的结构上,有些 学科 中 不同研究方向的 成员 间 , 相关性、相融度 都 较差,以致成果分散,给凝聚团队和凝练强项带来困难。 有些学科 培养和引进 教授、博士的 力度不够,决心欠大。 学校有关部门 也 需强化学科 龙头 意识 ,加大支持力度。 个别学科在队伍建设上心中无数,既缺乏规划,又颇显畏难。 有些学科在组合学科队伍时随意性较大, 甚至 临时“拉郎配”,以致学科队伍经常变动,互相重叠,很不稳定。 这些学科如果申硕,明眼的专家极易发现,结 果肯定是“一票否决”。 4. 科学研究方面 许多学科缺少标志性科研成果, 高档次论著或效益显著的应用型 成果不多 ,而且 尚未形成特色强项。 不少学科的 主要科研数据集中于少数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成员。 有些学科的 部分成果缺乏相关性, 学科特点与研究方向的设置之间、各研究方向之间以及各研究方向与梯队成员的实际工作和科研成果之间的关联度 ,如上所述,严重 不 足 ,拼凑痕迹明显, 冲淡了学术 力 度和学科的专门化程度,影响学科地位的 肯定。 在大部分重点学科的科研成果中, 成果方向分散,内容较杂, 欠缺集约型、系列化的成果,因而未能形成“人无我有,人有 我优,人优我特”的拳头产品、特色产品和强项,未能吸引国内同行的眼球。 尤其是 省部级以上 获奖寥寥 , 2。20xx年校级重点学科建设周期考核总结报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文化交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郭莹 郭娅、卢文芸、乐胜奎、雷平 — 9 — 立项 编号 学校名称 项目名称 项目 负责人 项目组主要成员 2020205 湖北大学 哲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优化研究 舒红跃 戴茂堂、周海春、黄文红 2020206 湖北大学 省属重点 高校本科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楚才学院教育教学改革 解飞厚 刘建平、沈曦、靖国平、王新远 2020207 湖北大学
内容 3: 加强校外科技活动场所、公益性科普设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的能力建设。 — 16 — 表 2: 填写样例:“科技馆活动进校园”项目 2020 年度工作计划表 试点单位名称:广西青少年科技中心 教育管理部门:广西南宁市教育局 本单位项目年度预期成果: 、启动“广西科技馆南宁市教师志愿者团”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整理 100个校外科普活动模块并汇编成册 染为主题的活动资源包
、工程概况 工程位于重庆市武隆县木棕河上游河段,距武隆县城 70km, 是木棕河流域上游第一级开发的水电站工程。 该工程以发电为主,其工程由挡水建筑物、泄洪消能建筑物、引水系统和厂区系统组成。 电站总装机容量 7500KW。 额定水头 143m,额定流量。 多年平均发电量为 3800万 ,年利用小时数为 5000h,通过 35kv 输电线路在 3 号杆分送到武隆县木棕河变电站、桐梓变电站。
;。 详细情况调查 一、 部门 情况 信息化建设工作负责部门: 负责人: 联系人: 联系电话: Email: 邮 编: 政府门户网站名称: 政府门户网站链接地址: 2 本单位电子邮件系统的状况: □ 已开通 后缀的邮箱系统 □ 计划建设 后缀的邮箱系统 □ 计划租用 后缀的邮箱系统 □ 使用社会公司提供的收费信箱 □ 使用免费信箱 □ 其他(请注明) _______________ 二、本
CO 的转化率也增大;在较 高温时 , 各 反应体系均已达到平衡, CO 的转化率主要受反应限度影响, 随着温度的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 CO 的转化率减小。 第 32 题: 本题考查学生对 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理解、对常见无机物性质的掌握、对沉淀溶解平衡、结晶等知识点的理解,对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的运用, 对电解池工作原理的理解,
三、超级兔子魔法设置 207 四、 Windows清理助手 208 第四部分 行业竞争格局 第八章 中国软件行业竞争格局透析 211 第一节 我国软件行业竞争力概况 211 一、我国软件行业竞争力现状 211 二、我国软件行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213 三、创业板对我国软件行业竞争力的影响 222 四、我国国产软件行业的竞争力思考 223 五、我国软件行业人才竞争分析 226 第 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