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产业技术研发平台共建项目-中国石油大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净化实验室在内的净化实验室 1000平米,仪器设备先进齐全,拥有一支以国外引进人才为主的高水平研究团队。 并已与京东方初步达成“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中科大依托其安徽省光电子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液晶方面权威专家欧阳中灿院士领衔的研究团队 、激光显示界权威许祖彦院士的研究团队,与京东方合作开展新一代显示技术研究。 截至 2020年底,研究院共有研发场地 1200平米,累计拥有工作人员 22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 16人。 合作内容: 重点推进光电模组、液晶玻璃、背光源、液晶材料、偏光片等产业链核心项目,积极布局 3D、激光显示等项目。 依托合肥京东方公司、鑫昊公司等,重点开展液晶显示器( TFT— LCD)、有机发光显示器( OLED)、等离子显示器( PDP)、超高亮度特种显示器、透明导电薄膜( ITO)等重点产品工程化研究。 开展上下游关键配套材料、整机技术及产业化过 程中的关键技术、关键工艺、关键器件及控制芯片研发,形成规模化配套能力。 七、 合肥光伏光热研究院 合作单位: 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合肥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赛维 LDK 太阳能高科技(合肥)有限公司、安徽省电力科学研究院、安徽省电力设计院 情况简介: 2020 年 6 月 23 日市政府批复设立,合肥工业大学依托光伏系统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高等院校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科学与技术引智创新基地、安徽省新能源与节能省级实验室,与国外知名高校和国内龙头企业紧密合作,在太阳能光伏逆变控制系统、风力发电逆变控制系统、光伏电站系统集成、风力 光伏 储能控制系统、光伏电站测试设备研发、新型高效光伏电池、风 光 储分布式电站与微网系统、光伏与风电场建模与仿真、光伏电站与风电场接入电网分析、电力系统接纳大规模可再生能源能力评价等方面具备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能力,承担国家 86 97国家支撑计划、国家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等 100余项;下设 3个研究 所,研发人员 100余人,其中“千人计划”、“长江学者”等国外知名专家 10人。 拥有研发场地 6500平米,设备 400余台套,申请和获得专利 80 余项,发表论文 500 余篇,成果转化 40余项,参与制定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 中科大研究院拥有中科院“太阳能光热综合利用研究示范中心”和教育部“太阳能光伏系统实验室”,以季杰教授领衔的研发团队,在电池、材料、光热综合利用、太阳能中低温发电、太阳能热泵、太阳能供暖、集热器等方面具有技术开发、系统设计与集成优势,相关技术已形成产品。 截至2020 年底,研究院拥有研发场所面积超过 5000平方米,累计申请和获得国家专利 30 项,在国际知名能源期刊发表论文 47篇。 合作内容: 1.加快光伏产业研发、制造和示范应用,积极发展光伏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电池、大型多晶硅提纯、硅铸锭、切片、光伏电站等,建立较为完整的太阳能发电产业体系。 2.积极发展太阳能光伏光热综合利用技术,推动太阳能建筑应用,研发生物质能发电及设备,风电、核电装备及关键零部件。 3.开展改良西门子法工艺等上游材料生产技术研发,提高配套能力;开展微晶硅、铜铟镓硒、染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