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广新万头生态型猪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230万元。 20xx 年 8 月 12月。 施工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场地平整、养殖猪舍、饲料厂、隔离场、供水系统、电路系统、办公区建设和设备购置等,同时招聘人员,需资金 2367万元。 20xx 年 1 月 20xx 年 6 月。 引种( 400 头)、隔离饲养观察和混群,同时做好猪场排泄 物净化处理池建设、无害化处理池及沼气池等建设,需资金 167万元。 20xx 年 7 月 9 月。 养殖场绿化、隔离带建设和其他配套设施建设,完善牧场管理:需资金 50万元。 20xx 年 1012 月,引种( 220 头)、隔离饲养观察和混群。 需资金 36万元。 第二期 (20xx20xx),完成牧区生态农业建设。 实现种养结合,达到真正的资源循环利用,促进生态农业发展。 20xx 年 1 月 6 月。 果、林地休整和幼苗种植,鱼塘建设和鱼苗放养。 20xx年 7 月 12月。 蔬菜大棚和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 第一章 总论 22 十五、项目经济评价 按现行价格估算成本及分析 项目建成后,常年饲养能繁母猪 600 头,公猪 20 头,共计年饲养种猪 620 头。 每头种猪日需配合精料 公斤,每公斤 元,计成本 2430 元 /年。 防疫、消毒、售药费 22 元,猪场年折旧费每年 25万元,人员 48人,工资年平均 18000 元;饲料每头猪按 90KG,料肉比按 :1 计算,需饲料 252 公斤,每公斤按 元,计。 合计总成本 1887万元。 产品销售收入 每头能繁母猪( 550头繁殖群)年产 窝,每窝平均产活仔 10头,按 91%出栏率计算,年产三元商品仔猪 11011 头,每头 90公斤,平均每公斤按 23 元计算,年销售收入 万元;即年生产总值为。 生产利润 该项目建成投入生产后,年生产总值 万元,生产总成本 1887 万元 (其中折旧费 25 万元 ),年利润 401 万元左右。 猪肉是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主要肉食品之一,瘦肉型猪肉价格近两年一直保持在 20 元 /kg 以上。 此外还有促进粮食增长和转化、渔牧结合、生态平衡、劳动就业、带动加工、运输等间接效益,若按每头每年 100 公斤粪便计算,可为农业生产提供 1620 吨农家肥,可提高土地肥力,增 加粮食产量,形成猪 — 肥 — 粮,粮 —猪 — 肥循环链发展,其社会、生态效益较好。 第一章 总论 23 风险分析: 首先,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市场和总的物价水平处于稳定,无重大风险。 瘦肉型猪的开发技术方案,是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制定的,在技术措施上是可行的。 第二,项目区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项目的实施,但由于畜牧对自然条件依赖性强,所以难免发生一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和疫病威胁,会给项目带来一定的局部的损失。 这种情况在项目总体规划中已作考虑,不存在很大风险。 投资回收期 投资回收期 =总投资 /(年利润 +年折旧费 )=2800/(401+25)=(年),即项目建成后,投资回收期为。 盈利性分析 投资利润率 =年均利润 /总投资 100%=401/2800 100%=% 主要经济效益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l 固定资产投产 万元 2600 2 流动资金 万元 320 3 总投资 万元 2800 4 年销售收入 万元 5 年总成本 万元 1887 6 年税金及附加 万元 免税 7 年销售利润 万元 第一章 总论 24 8 年所得税 万元 9 年纯利润 万元 10 投资利润率 % 11 投资利税率 % 12 投资回收期 年 7 含建设期 13 财务内部收益率 % 14 盈亏平衡点 % 28 15 年销售成本 万元 十六、结论 本项目从经济、技术、管理、市场及社会效益方面论证是可行的。 项目建成后,每年提供瘦肉型猪 1 万头,将为繁荣市场、出口创汇、提高人民经济收入和财政增收起到积极作用。 项目的各项服务体系,除为项目服务外,还将为社会服务,以带动全社会以养猪为主的畜牧业更大发展。 第一章 总论 25 第一章 总 论 项目概要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项目单位名称: 达州 市 XX 牧业绿色种猪繁 殖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所有制形式:有限 责任 公司 财务状况介绍:企业注册资金 800 万元, 截止 20xx 年 12 月31 日公司拥 有 总 资产 万元, 负债 万元, 资产负债率 %, 企业有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今年来经营良好。 项目建设内容 : 项目名称: 四川省 20xx 年达州 市 年培育 1 万头种猪新建项目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 达州市石桥镇 建设规模:以 达州市石桥镇 为中心,建设 种 猪繁育养殖基地,通过新建,使 公司 达到 年培育绿色优质种猪 10000 头,商品猪达到 3000 头,使 公司 成为 种 猪 繁殖、培 育的示范基地。 主要建设内容:拟新建猪舍近 10000 平方米,锅炉房 160 平方米,水泵房 100 平方米,化粪池 100 立 方米,场区道路 3600平方米。 项目建设方案 第一章 总论 26 技术来源及先进性:本项目技术依托单位是 达州 市 西安区 畜牧兽医总站。 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连续均衡的生产饲养工艺,进行高密度、高效益的繁殖生产。 进度安排 :20xx 年 6 月至 20xx 年 5 月为项目建设期。 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 项目 总投资 万元,其中: 建设 投资 万元,建设期借款资金占用费 万元,流动资金 万元。 资金来源:总投资: 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资金: 万元;地方配套 万元,企业自筹 万元。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 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名 称 单 位 数 量 备 注 1 项目总投资 万元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建设期利息 万元 流动资金 万元 达产年值 2 年销售收入 万元 各年平均 3 税后利润 万元 各年平均 4 财务内部收益率 % 所得税后 5 投资回收期 年 所得税后 6 盈亏平衡点 % 生产期平均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关于转发《 20xx 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的通知。 第一章 总论 27 四川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川农发 [20xx]19 号《 20xx年四川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试用版 )》国家计委 20xx 年颁布。 《 四川省牧业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 》。 建设单位提供的项目有关基础资料。 综合评价 养猪业是我国畜牧业经济中最大的行业, 种猪产业是猪业产业化发展的龙头,种猪产业的顺利发展依赖于健全的种猪市场。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和四川省 有关 “畜禽水产良种工程;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加快发展生猪产业 ”等农业政策,项目通过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示范, 对带动 达州 市养猪业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推动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项目结合 达州 市实际情况,符合当地资源开发及 畜 牧业发展规划。 项目通过种猪场新建和引进优良品种,将有效提高种猪的数量和质量,并以 “以场带户 ”的模式带动本地区周边农户从事养猪生产,有效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在国家财政资金的支持下,本项目的建设实施,将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通过对项目的生产工艺、市场、财务等方面的可行性研究,认为项目可行。 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28 第 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项目建设背景 四 川省是农业大省,丰富的饲料资源和良好的自然资源为发展畜牧业奠定了基础,养猪业又是我省一项传统的养殖产业。 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当地畜牧业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在当地消费市场的带动下,养猪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但从饲养的品种看大多数还停留在原来当地猪(土猪)杂交的过程中,许多优良的新品种引进的数量少杂交改良的层次低,致使生猪生产的品质差、效益低、规模小、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不强,市场竞争力弱,已经影响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近几年,四川省在调整优化畜牧品种结构方面提出要加快发展养猪业。 养猪生产水 平虽然有了大的提高,但与发达地区相比有较大距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利用科技手段,运用现代遗传理论进行新品种的引进新繁和繁育,提高养猪生产水平,国内市场目前要求生猪瘦肉率要达到 65%,而我省大部分生猪瘦肉率 只有5055%,不适应国内市场需求,因此,引进新的优良种猪是加速提高养猪生产水平的重要环节。 达州 市发展养猪业的条件十分优越,要借助这得天独厚的资源,加快养猪业发展,适应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 要抓住有利机遇,加快生猪繁育养殖基地建设,推动养猪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达州 市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满足粮食市场需求的同时 ,也 要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29 解 决转化和增值问题,这已成为加快 达州 市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课题。 大力发展畜牧业是解决大量余粮转化增值、促进种植业稳定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现阶段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畜牧业是重中之重。 20xx 年 3 月以来,猪肉价格大幅上涨,但由于仔猪猪源短缺,养殖户无猪可养。 最近,国家财政部下发了扶持和促进生猪生产的相关制度和办法,加大贴息、参加保险等多项政策,鼓励养猪户新大投入积极发展肉猪生产。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项目建设的区域代表性 农业部等八部委早在 20xx 年联合发 布的“印发《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意见》的通知”中强调,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担负着开拓市场、技术创新、引导和组织基地建设生产和农户经营的重任,是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力量。 它的兴衰不仅影响企业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 因此,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作用已经被我国政府所充分认识,扶持和培养龙头企业,以点带面的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 近年来, 达州 市业已成为四川省西南部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最快、最有活力的市。 经济与社会的快速 发展,有力地带动 了相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30 关产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猪饲养量和商品率迅速提高。 种猪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仔猪数量和质量成为养猪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 项目的建设可充分利用本项目的龙头带动作用,不但能带动达州市畜牧业以及相关行业经济的发展,对整个四川省的经济建设也将起到一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项目建设对科技进步的推动作用 研究优质、安全畜产品的生产技术是当今的重大热门课题,此项目对于更好的迎接国际市场竞争,改善国民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为项目区乃至全省农区发展畜牧业提供借鉴模式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川 省地方优质安全肉猪标准的实施将为生产经营者提供依据,将推动我省畜牧业向优质、安全、高效方向发展,使人民消费观念发生根本性改变,对生产者增强质量意识、追求营养、重视科学起到强大的促进作用,并推动我省科学技术的进步。 、开发和利用的促进作用 优良品种是畜牧业发展的首要关键,养猪也不例外。 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传统养猪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的转变,人们对品种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越来越重视品种的改良。 据专家测算,品种对养猪业发展的贡献率在 40%以上。 由于项目区养殖业的发展, 产生大 量有机肥,对农业生产有积极的影响。 增加有机肥的施入量,减少化肥的施入量,使土壤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31 有 机质 含量增加,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有利于生产安全的粮食和经济作物,有利于优质安全肉猪生产,形成粮食 饲料 肉猪 粪肥 土 地生物链条,建立一个农区农牧良性循环的最佳发展模式,为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找到最佳途径。 本项目将以优质、高效、安全的生产为核心,建立和完善饲料安全保障、粪便无害化处理、疫病防检等相关技术体系。 解决当地发展畜牧业,粮食就地转化增值的问题,实现种粮与养猪双丰收。 形成农牧业互相结合、互相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格 局。 提高生猪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创优质、安全肉猪及其系列产品品牌,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以优质、高效、安全促进生猪产业的升级。 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各种经营项目的有关政策,是解决 “三农 ”问题的需要,是四川省 “粮肉工程 ”的需要;是牧业产业化经营和食品卫生安全与国际接轨的需要;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身体健康的需要。 第三章 建设条件 32 第三章 建设条件 项目区概况 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 项目建设地点选择达州市龙山区石桥镇,地处东经 125176。 6。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