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管理公司运作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作周期中的某一阶段,评估投资项目业绩,对投资业务部门与投资项目经理进行综合绩效考核。 综合考虑投资规模、收益、财务结构与质量、投资实施与经营管理难度、被投资企业或项目监控状 况等因素,对投资项目经理给予现金和(或)股权奖励。 鼓励项目经理自主创业。 对自主创业的,只要项目情况符合公司投资原则并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并在保障资金安全、实施定期财务审计与经营监管的前提下,公司可以考虑给予业务指导并进行注资(天使投资),并占有相应股权。 ( 5) 财务与责任审计 公司对被投资企业和项目定期进行财务审计与责任审计,监督投资项目经理的工作职责落实情况,以及被投资项目和企业经营管理负责人的经济与管理责任履行情况。 对投资项目决策及其后的项目管理、监控,因管理 不善导致投资损失、资产损失和企业亏损的,应当追究有关责任部门与人员的责任,视损失的严重程度,扣发当年项目投资(或项目管理)业绩奖。 为了提高投资的质量,防范和降低投资的管理风险,公司 需建立 一套完整的风险控制机制以及风险管理制度。 公司一般设有风险控制委员会,负责从整体上控制 资金 运作中的风险。 制定内部风险控制制度。 主要包括:严格按照法律 法规 进行投资,不从事禁止投资的业务;坚持独立原则,公司 受托 管理的 资金 与公司的自有资产相互独立,分账管理,实行集中交易制度,每笔交易都须有 书面记录并加盖时间章;加强内部信息控制,实行空间隔离和门禁制度,严防重要内部信息泄露;前台和后台部门应独立运作等等。 具体风险控制方面,公司将根据自己所管理的资金规模、对投资标的的把握程度来决定投资的数量和配比。 ( 1) 内部控制原则 ① 有效性原则。 通过科学的内控手段和方法建立合理的内控 程序 ,维护内控制度的有效执行。 ② 独立性原则。 公司各机构、部门和岗位职责应当保持相对独立, 受托管理资金 、自有以及其他资产的运作分离。 ③ 相互制约原则。 公司内部部门和岗位的设置权责分明、相互制衡。 ( 2) 内部风险控制架 内部风险控制架构是公司为实现风险控制的目标,建立的涵盖公司经营管理各个环节,顺序递进、权责明确、严密有效的三道监控防线。 第一道监控防线:由各部 门经理负责,部门全员参与,根据公司经营计划、业务规则及自身具体情况制定本部门的作业流程及风险控制措施,同时分别在自己的授权范围内对关联部门及岗位进行监督并承担相应职责。 各部门指定专人作为本部门的兼职风险控制管理员,配合部门经理和公司监察稽核部开展本部门的内控和监察工作。 直接参与交易、资金、电脑系统、财务会计等业务的重要岗位,要尽可能设置双岗,属于单人单岗处理的业务,要强化后续的监督机制。 在关键部门和重要业务之间要有书面凭据的传递制度,相关人员要在书面凭据上签字。 实行双人负责的制度,出现问题,部门经理和具体经 办人均要承担责任。 第二道监控防线:公司总经理负责,由公司投资审查委员会和公司总经理及副总经理、投资总监组成的经营管理层,对公司各部门、各项业务的风险状况进行全面监督并及时制定相应对策和实施控制措施。 第三道监控防线:在董事会领导下,公司投资审查委员会掌握公司整体风险状况。 投资审查委员会定期审阅公司内部风险控制制度及相关文件,并根据需要随时修改、完善,确保风险控制与业务发展同步进行。 ( 3) 内部控制规则 内部风险控制规则是公司为实现风险控制的目标,建立的一整套完善的制度体系,主要由两 部分组成,分别是管理制度和内控制度。 两部分制度是相互对应、相互钩稽、相互制约,各自负责的关系。 内控制度是汇集各项管理制度中的风险控制措施,并对管理制度的制定提出风险控制方面的要求,管理制度要符合内控制度的要求。 他们各自由公司不同的管理阶层和部门负责,避免了内部人控制和流于形式。 管理制度由公司综合管理制度和各部门业务规章制度组成,是各部门在具体业务工作中所要遵循的业务流程和规则。 它由各职能部门制定,公司总经理审阅和批准修改。 内部控制制度是各个部门所要满足的各项业务风险控制要求及其具体解决措施的 汇集。 它主要包括:风险控制、岗位分离、空间分离、作业流程、集中交易、信息披露、资料保全、内部会计控制、保密、授权制度等一系列具体制度,由公司投资审查委员会负责审阅和批准修改。 以上所有制度根据公司章程规定需公司董事会批准的,需上报董事会。 ( 4) 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 ① 风险评估 投资审查委员会对公司的内外部风险进行评估;投资审查委员会对公司经营管理中的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