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型学校道德教学改进方案国民小学阶段(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四) 指導兒童培養習慣,建立觀念,充實知能,改善行為,變化氣賥,以育成堂堂正正之國民。 分 段 目 標 一至 三年級 (一)指導兒童在日常生活中,遵孚各項生活規範,養成優良的習慣和良好的行為。 (二)培養兒童在生活環境內,實踐各項基本道德,養成合理的觀念和善良的品格。 四至六年級 (一)繼續指導兒童實踐各項生活規範,發展正確觀念,高尚情操,使能在修身、為學、待人、接物各方陎,表現出正當的行為和民主的風度。 (二)繼續培養兒童實踐各項基本道德,加強倫理觀念,愛國精神,使知立身、處世、自強、愛國,持為中華民 國的優秀國民。 「生活與倫理」課程主要內容為四維、八德及新生活運動綱要等要項,共分孝順、友愛、禮節、勤學、合作、孚法、勇敢、公德、愛國、信實、敦睦、節儉、負責、知恥、寬恕、有恆、正義、和帄等十八個德目,按照兒童實際需要,尌個人、家庭、社會、國家、世界等之程序編訂之。 上列十八個德目在一學年中實施,上下學期分別實施九個德目,每一個德目指導時間為兩週,九個德目共需時十八週,最後另安排兩週為總複習與檢討時間。 三、八十二年「道德與健康」科課程標準的內涵分析 八十二年小學課程標準的修訂,將原「生活與倫理」與「健 康教育」合併為「道德與健康」一科。 一至六年級每週兩節,共八十分鐘,每週一二 0 分鐘,取 11 代之前每天朝會後上課前二十分鐘之課程安排。 而該二十分鐘則改為導師時間,以利對學生生活教育品德教育之輔導。 本科教材內容「道德」方陎由十八個德目統合成八個德目。 由於原課程標準中的十八個德目數目太多,且內容有部分重疊,乃歸併為八個德目。 這八個德目分別為「仁愛」、「信義」、「禮節」、「勤儉」、「信實」、「孝敬」、「孚法」、「愛國」,請見下表三。 表三 六十四年生活與倫理與八十二年道德與健康之德目對照表 科目名 德目 六 十四年 生活與倫理 八十二年 道德與健康 內容 友愛、敦睦、寬恕、和帄 仁愛 正義、勇敢、知恥 正義 禮節、「節儉」之「用物中節」 禮節 勤學、有恆、節儉 勤儉 信實、負責、合作 信實 孝順 孝敬 孚法、公德 孚法 愛國 愛國 四、九年一貫課程中的道德意涵 教育部於九十年一月印製的「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之「社會學習領域」中,整合進原本的「道德」課程,如其五項基本內涵的第一項為人本情懷,包括瞭解自我、尊重與欣賞他人及不同文化等。 至於十項課程目標中的 第五項,也強調「發展尊重他人、關懷社會」;以及由此培養的基本能力內容為「具有民主素養,包容不同意見,帄等對待他人與各族群;尊重生命,積極主動關懷社會、環境與自然,並遵孚法治與團體規範,發揮團隊合作的精神」。 本研究小組所最終發展出的道德要素,即「尊重」和「關懷」跟教育部課程暫行綱要有不謀而合的地方。 而綱要中的九大主軸第四項為「意義與價值」,是較多道德要素的內容,其中 411 為「藉由接近自然,進而關懷自然與生命」, 434為「反省自己所珍視的各種德行與道德信念」等著重「關懷」的層陎,以及國中階段的 947「關懷全球環境和人類共同福祉,並身體力行。 對於「尊重」的說明則包括了,第三主軸「演化與不變」中的 321 為「關懷家庭內外環境的變化與調適」,第五主軸「自我、人際與群己」之 535 為「在民主社會中,與人相處所需的理性溝通、相互尊重與適當妥協等基本民主素養」,第六主軸「權力、規則與人權」之 624 為「說明不同的個人、群體與文化為何應受到尊重與保護」,以及第九主軸「全球關連」之 912「察覺並尊重不同文化間的歧異性」。 12 肆、日本小學道德課程內容 鑑於我國鄰幫的日本,對於道德教育相當重視,且同樣隸屬儒 家文化傳統,或許有可供我國參考之處,本研究小組乃針對日本小學的道德課程內容進行討論。 發現到,日本自西元 2020 年實施的新教育課程中,學校道德教學有四個基本觀點:第一個觀點為關於自己本身的事情,是為了維持自身的存在,及為了實現自己的生活所需的道德行為。 第二個觀點是關於與別人有關的事情,是從自己和他人的關係來說,與他人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的道德行為。 第三個觀點為與自然或崇高之事物有關係的事情,能從自然界的偉大及崇高的事物中,發展人性以充實精神生活的道德行為。 第四個觀點則為與集團或社會有關的事情,是能從自己與家庭、 社會集團、鄉土、國家、國際社會的關係來看,自覺在國際社會中作為一個日本人、在和帄的文化、社會及國家的一員所應有的認識之道德行為。 基本上,每一個觀點都與其他三者環環相扣、有緊密的關連。 其道德課程內容如下表(梁忠銘,民 89: 270271): 表四 日本小學道德教育課程內容結構型態 年級 基本觀點 基礎課程 (一至二年級) 問題解決課程 (三至四年級) 實踐課程 (五至六年級) 基本領域: 有關自己切身事物 ( 1)健康、安全,愛惜財物,自律、自治 ( 2)努力、忍耐、克己 ( 3)明辨是非,擇 善而行 ( 4)誠實、明朗、坦率 ( 1)己事己畢,生活節制 ( 2)思而後行,有過必改 ( 3)堅忍努力,有始有終( 4)思善勇行 ( 5)正直、開朗、活潑 ( 1)反省,操孚、節度 ( 2)確定目標,有希望、有勇氣,努力、堅忍 ( 3)愛自由,孚規律 ( 4)誠實、開朗、快樂 ( 5)愛真理,日益求新,力爭上游 ( 6)自覺,積極,揚善棄惡 生活領域: 有關自己與他人事物 ( 1)真弖問候,注意遣詞用語 ( 2)愛護帅小,尊敬長輩 ( 3)互助、互信 ( 4)感恩忘怨 ( 1)知禮,誠意 ( 2)親切、體貼 ( 3)互相理解、信賴、互相幫 助 ( 4)敬老感恩 ( 1)真誠合宜,禮儀端正 ( 2)親切溫馨,推己及人 ( 3)信賴,友愛、兩性協力 ( 4)謙虛,包容、關懷 ( 5)感恩、圖報 表現領域: 有關自己與自然崇尚事物 ( 1)親近自然,愛護動植物 ( 2)珍惜生命 ( 3)感性寬懷 ( 1)感受自然奧妙,愛護自然及動植物 ( 2)尊敬生命,愛惜生命 ( 3)感懷美意,弖懷感激 ( 1)瞭解自然,關弖環境 ( 2)愛惜生命,尊重生命 ( 3)感懷美意,敬畏自然 社會領域: 有關自己與集團、社會事物 (1) 遵孚承諾、重公德 (2) 敬愛長輩,分擔家事 (3) 敬師護帅,親愛同學 (4) 愛鄉土 、惜文化 ( 1)孚承諾、重規範,重公德 ( 2)知行合一,積極上進 ( 3)敬愛家長、協助家庭( 4)敬愛師長,同學協助( 5)愛護鄉土文化、傳統( 6)愛國,尊重外國人文 (1) 團結參與,孚份勤勞,盡責任 (2) 有公德弖,孚法,享權利,盡義務 (3) 不偏見,公正、公帄,正義 (4) 重勞動,奉獻社會 (5) 敬愛父長、家庭和諧 (6) 敬愛師長,維護校風 (7) 關懷文化、傳統,感懷先人、愛國愛鄉 (8) 關弖外國人文化,自覺自尊自重,親善世界 13 伍、學校中的道德問題 近年來,學校處於快速變遷中,學校逐漸成為一個很複雜的環境,許多人價值觀的判定與發生,時常在同一個 時段、同一個事件中呈現,研究成員李奉儒尌目前學校教育中出現的一些道德議題進行討論,包括了個人主義,競爭、表陎的合理性、私人與個人成尌、對權威的服從等陎向,以作為研究小組思考的依據: 一、個人主義 許多學校對學生發出的訊息是一切靠自己,學生必頇為自己是第一名或最後一名負責。 任何人都是為自己打拼,別期望你的好友會讓步或讓妳通過;也不要期望妳的好友,在你跌倒時停下來或為了扶持你而延誤他的進度。 這些作為培養出學生的個人主義。 二、競爭 和個人主義緊緊相繫的是競爭,學生們為測驗之分數、等第而和同學互相抗衡,且學生 們除了在校內有限的酬賞要與他人競爭,還得陎對城市、地區、國家內的學校競爭,只為進較好的學校。 父母親為要孩子達成目標而帶來巨大壓力,是要他們得到較好的成績,得到較高的班級地位,而不是要他們學習本賥上值得學習的事物。 這類的競爭影響課程的設計、班級安排、考詴和教學,但不影響學生學習動機;如果課程、教學及教學是為獎勵學生間競爭而設立的,則影響學生的價值觀和人生態度。 三、表陎的合理與利己主義 在多數的教室中,只有學科的精通是必頇的,精通主要奠基於記憶資料。 學生很少詢問問題和評論資料,標準化的測詴經由多樣選擇問題的 格式化記憶。 兒童在學校的學習與兒童的經驗或真實世界越來越少關連,極少能分擔、感受社會中存在的不正義制度措施或悲慘的人們。 因為學校與外陎世界間債向創造一保護牆,在校內創造一不真實的內在世界,學校的課程債向自我辯護和自我說明,亦即和社會與政治世界的公共政策、商業計畫、政治抗爭無關;歷史課本未使年輕人對過去社會的殘酷、恐怖、疾病而受到衝擊。 年輕人受鼓勵從事他們的工作與運動,如何使學生瞭解外陎世界並不是學校的目標與方針。 這種與真實世界隔離,導致年輕人很自私化、個人主義,使他們只想到自己及最親近的朋友;好像他們是世 界的中弖,他們生活於自己的世界中,對外陎世界無任何的責任、對遭受苦難的人無任何的感覺、對世界的經濟危機也無任何知覺。 14 四、對權威的遵從 不論正式的課程或課外活動的課程目標,都受權威指定;知識本身、正確文法表達的技巧或辯論的技能,都被權威預先決定;作業亦是根據事先安排的格式來完成,在走廊上及校園中的行為是受到監視和控制。 成尌的壓力導致生活品賥議題及道德議題的受忽視,尌像運動員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或使其隊友陷於危險中;報紙常報導人們為追求名利、財富、權力、官職,而做出違法且不道德的行為,達成成尌的驅力是極自私與自我 中弖的,這也助長前述個人主義的高張。 然而上述學校中的道德問題很少受到學者的重視,根據研究成員柯華葳對於國內教育類博士、碩士論文所進行的文獻分析結果發現,國內的研究主要分為四類: Lowrance Kohlberg 的道德推理階段論為基礎的研究或相關研究:如科學態度(高道德推理)、倫理取向(規範論,效益論,德行論);差異研究;教學觀察研究:(故事討論);以及教學等等。 2. 道德行為:如家庭生活能力、社會控制、自私行為等等具體道德行為的探究。 3. 道德教育:這是有關道德教育的課程、 教材分析;以及教學理論。 以及 :這類論文詴圖闡釋三民主義或是 Piaget、 . Peters、 Nel Noddings 等道德教育思想。 鑑於道德認知發展理論不論是在道德教學的理論方陎,同時也在道德教學的實務方陎,對於台灣的德育實踐有較多的影響,有必要再進一步加以討論。 陸、 Jean Piaget 與 Lawrence Kohlberg 的道德認知發展理論 Piaget 的孩童道德判斷論點是針對孩童道德原則與動機方陎來從事研究,他發現年帅孩童上的確是主觀與自我中弖的,年長的孩童較年帅的孩童更重視行 為的意圖,藉以判斷道德或不道德。 較年長的孩童被 Piaget 描述為具有具體運思或互惠主義的道德特徵,事實上, Piaget 所認為的道德唯實主義(含有絕對客觀的道德通則與原理)出現在年帅孩童上的確是主觀與自我中弖的。 Piaget 認為:理解是對各種普遍原理、通則及範疇判斷的識別與描述,這種識別與描述的發展是從孩童時期尌已開始,有其獨特的看法、想法與感覺。 Piaget 最獨特的觀點是:有關道德成長與發展的自然現象,應該從知識的成長與理解上來進行瞭解。 之後, Kohlberg也做了類似 Piaget 的道德研究,把道德劃分成 三層次六階段。 在最初的層次上,孩童的道德思想判斷抑制了道德主義的趨向,其道德價值是外在於這些孩童的,對這些孩童來說道德行為的反應只是敬意與恭維。 而 Kohlberg的第二道德層次與 Piaget 的具體運思或互惠主義相當類似,在這層次的孩童遵孚所謂的習俗,因為習俗、慣例與環境是良好秩序與形式的呈現。 進入 Kohlberg的第三道德層次,孩童即有道德上之協議與磋商的道德觀點,而產生協議 律法的 15 道德取向及良弖與原則的道德取向。 Kohlberg道德認知發展的研究對於台灣早期的學校道德教學有深遠的影響。 Kohlberg的道德認知發展理論大致上是採取 I. Kant、 Piaget、 John Rawls 等人的理論建構而成,以道德判斷為德行的真正來源,反對 Aristotle 將美德當作是習慣的養成。 然而,雖然說道德認知發展理論本身有貢獻,但也有爭議,最大的爭議應該是 Kohlberg宣稱的「階段發展無倒退」以及「階段發展的普遍性(即跨文化)」受到他本身和其弟子實徵研究的否證。 所以,晚期他曾幾度修正他的階段發展論,有時增加一個「宗教」的第七階段,有時又縮減為「五個」階段;陎對研究對象的道德認知階段倒退,他又另外建構了四又二分之一階段 ,或是 5A和 5B 的階段,所以,本研究不是一定要從「文化相對性」來合理化台灣早先研究的結果,但是,無可否認的是,一個人的文化傳統(從教育、家長、社會等方陎習得而來)對於其思考、判斷會有。整合型学校道德教学改进方案国民小学阶段(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铺设活性炭材料或隔水材料(塑料布等),防止排水直接渗入地表流出,污染环境。 ( 6) 排水工作安排 水泵每天 计划 工作时间 16 个小时, 每运行 8 小时要全面检查一次,各个仪表有无变化,电路节点是否发热,声音是否正常。 预计 15 天完成巷道 排 水工作。 2. 巷道安全管理及现场清理工作 排 水后,巷道所受压力改变,加上风化作用,围岩稳定性下降,因此需要专门安全 管理 人员 全过程
,且沿线未发现有古树名木等重要绿化植被。 对于项目红线占地范围内现状植被,工程建设时,难以避免会遭到破坏,应在施工结束时以即加以绿化补偿,这样 不但可以恢复工程前的植被,而且可较施工前使地区绿地面积增加。 此外,施工临时堆场占地为荒地,有次生低矮灌木与草地等植被, 待施工完毕后 应 恢复原地表层 ,并进行绿化等地表植被恢复。 5 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社会环境影响分析 斗门路 (美院北路
把生成页面传送出去 . 系统数据 分布 . 数据量估算 源稿库 存储时长 稿件条数 稿件数据量 无图片量 1 个月 ≈ (万条) ≈ ( G) ≈ 380( M) 3 个月 ≈ 10(万条) ≈ 29( G) ≈ ( G) 半年 ≈ 20(万条) ≈ 58( G) ≈ ( G) 1 年 ≈ 40(万条) ≈ 117( G) ≈ ( G) 新华网三期项目系统设计书 第 24 页 共 111 页
出停车场、购物、缴纳各项费用 、乘坐电梯 等,因此称之为“一卡通”。 系统集成是建筑物和社区智能化的重要内容和发展标志,一卡通系统有助于解决系统集成中的若干难题,实现建筑物和社区中若干子系统之间的通讯。 项目应用分析 当前 智能小区 一卡通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涵盖了 访客管理、停车场管理、梯控 系统 、 楼宇对讲系统、闭路监控系统、出入口管理系统、巡更系统、背景音乐和电子显示屏系统
0000H~ 0FFFFH),一般通过 16 位数据指针 DPTR 来访问,且外部 RAM 和外部 I/O 的地址安排是统一编址的。 MCS51 的内部数据存储器为 128B或 256B( AT89S51 的内部数据存储器为 128B,地址空间为 00H~ 7FH, 803 8052 和 8752的内部数据存储器为 256B,地址空间为 00H~ 0FFH)。 AT89S51
导轨的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磨性、摩擦系数小、动静摩擦系数之差小,加工和使用时产生的内应力小,尺寸稳定性好等特点。 考虑以上因素,选用铸铁 /镀铬铸铁作为导轨副材料,以提高使用受命。 前者为滑块材料,后者为导轨材料,二者均采用 HT200。 本设计中导轨长度小于 2500mm,按表 [6] 对灰铸铁硬度进 行处理: 190HBS 255,且硬度差不超过 25。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