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8q发动机缸体双面卧式组合钻床右主轴箱设计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字头部分表示的是它的类型和驱动方式,是用汉语拼音大写字母来进行表示的。 通用部件的组成: 1) 动力滑台 它的构成比较简单是由滑鞍、 滑座和驱动装置 构 成 的,同时也是在加工运动中担当驱动件的重要部分。 2 主轴部件 它又常称作 工艺切削头或单轴头, 另外还有的就是刀具配装在其 端部, 在其的 尾部 还存在 传动装置 的布设。 因 主轴件 在一般情况下均采用耐变形结构故无需安装导向装置就可以达到很好的加工工艺性。 3 主运动驱动装置 此 装置 可划分为 2 类: 其 一是 工作时与 主轴箱 匹配 的动力箱; 其二是参与与 通用主轴 相 配 合 的 驱 传动 配 置。 13 4) 工作台 它 的功能是将待加工零件的位置变动。 按运动方式可分为多工位移动工作台和分度回转工作台;按传动 方式 可分为液压传动、机械传动及气压传动等。 5) 支承部件 它是专 用和 通 用 的优化形式。 通用部件的选用 择 的 基本 方法和原则 最基础的 选 配 的 方式 : 所谓最基础的方法是依 据机器的出厂参数来进行的。 具体要求 如下: 1)切削 的 功率应 能够 满足加工所需 要 的计算功率。 2)多轴箱与动力箱 的 尺寸应匹配 和 适应。 3)应 能够 满足加工精度的要求。 4) 在选择匹配的通用件时应优先考虑相近 匹配 性 关系。 1) 选择 动力部件 的 规格。 2) 选择 动力部件 的 品种。 14 第 4 章 组合机床总体设计 对 组合机床 的规划 首先要 对 零件 进行 分析, 确 定 出合理加工路线 , 再在此基础上 绘 画出 “三图一卡”。 以下 即为 设计组合机床的过程 . 组合机床方案设计 组合机床 主要 是针对被加工零件的特 点,按高度集中的原则 来进行 设计的高效专机。 在 设计前,首先 要考虑待加工零件所要求的质量、精度和技术。 解决 用该机床来对 零件 切削时经济上 是否 最优 的 困扰。 拟定方案阶段 此过程 包括 有确定零件的 工艺 路线和机器的购置形式 , 这些工作完成后 进行图纸的 完整 设计。 技术设计阶段 以拟定方案阶段和 机床联系尺寸图 及 加工示意图 为基础, 绘 画 主轴箱、夹 紧件 等的装配图。 工作设计阶段 绘 画相关 图纸, 规划组合 机床 的使用 说明书。 具体 过程 参考 下列 15 的论述。 零件分析 气缸体的功用 和结构特点 发动机上的基础 部 件 就是 缸体, 它的构造比较难懂 , 反而 精度 也相对较 高, 造成的结果是 工艺路线 较 长。 气缸体的 主要 功用是: 1)在发动机上起支撑作用,主要是支撑其上的运动件 , 还有 保证连杆 , 活塞,曲轴等运动部件的位置。 2) 缸体上的出气盖, 油 道 及水 道 可 以保证发动机 的正常 换气,润滑和 冷却的需要。 3)可以 提供 在 发动机 上安装 完整动力装置所 要求 的各种辅助 装置 的安装基准面。 因此 , 只当各个待加工面上有确定的运行关系时才能满足发动机的功能要求。 基准的选择 粗基准的选择 在对此基准进行选择时 , 必须 要保证加工余量和工作过程中各部件的相对位置不发生碰撞保留足够的间隙。 精基准的选择 在对此基准进行选择时,必须保证加工结束后零件能够达到设计 16 前的要求。 加工阶段的划分 1.基准加工 在 最先进行的 工序中 就得把所需 基准 先制造 出来,即 所谓的 “基准先行” 原则。 2.平面加工 对于平面的加工 按照先 加工 面后 加工 孔的原则将各 个 平面 依次加工出来。 3.主要孔的粗加工 1) 若先对那些主要孔进行粗加工就可以提前暴露工件上的某些缺陷: 2) 在 粗加工 过程 中 会 切去大部分 的 余量,内应力 在此过程中就会 重新分布, 工件 便 有 足够 长时间 来 充分变形, 这样可以保证 精加工 的 加工精度。 3) 粗加工 过程 中切削力 也相对较 大, 因此 夹紧力也 较 大,粗加工 若放在前面 就 可以 大大 减少 因 夹紧变形 而 对精加工 造成的 影响。 4.主要孔的精加工 此工序包括对 主轴轴承座孔和套孔 的 半精镗 和 精镗; 当 轴承盖 完成 装配后, 即开始 进行半精镗 、 精镗 以 及研磨主轴轴承座孔。 这些 都是 加工 气缸体的关键 工 序。 17 第 5 章 绘制“三图一卡” 三图一卡 的 内容 是 :加工 工序图 ,加工示意图 , 机床联系尺寸图和编制 其 生产率计算卡。 此次设计的工序是对组合机床两侧面孔的加工。 加工工序图 被加工零件工序图的作用和要求 工序图 的实质就是加工该零件的 工序 方法 ,具体就是指要在该机床上完成的工序的内容,囊括待 加工部位的 所有参数要求 ,以及切削中需要的 定位基准 ,所要 夹压 的 部位 及所需 的材料。 被加工零件工序图的内容 所需待加工 零件的主要 外形 和形状尺寸 等信息。 加工 本工序所选 选 用的夹紧部位 , 定位基准及夹紧 的 方向。 加工表面的表面粗糙度 ,尺寸 ,形位公差等级 ,精度 ,技术要求以对上一步 工序的技术要求。 18 加工示意图 被加工零件示 意图的作用 该 图 的绘制 是 建立 在机 器 总 规划 的基础上 完成 的。 它能够表达 机床 实际加工 工艺 的方式。 同时也做为加工刀具设计的基础。 总配合尺寸图 可以清晰地表达 机床 的 性能 和 布 设的基础 , 同时也是 重要技术文件。 被加工零件示意图的内容 组合 机床的切削用量、加工方法、工作行程 和 工作循环。 主轴 的 尺寸 、 结构类型及外伸长度。 加工部位结构尺寸、精度及分布情况。 加工余量、工件名称、材料、切削液及 其 是否需让刀等。 工件 需 加工部位 的 向视图,并在图上 标注 孔号。 选择刀具、导向及有关计算 一 )选择刀具 刀具 的 选择应 当 考虑工件加工精度、材质、排泄、表面粗糙度及生产率 的 要求。 再加工过程中 应尽量选 则 标准刀具。 本 次加工的内容是 钻 2 个φ 30 和 1 个φ 20 的通孔。 所用 材料为特种合金铸铁,硬度 约 210241HBS。 精度 10μ m。 初选刀具 材料 为硬质合金扩孔钻。 依据资料 《组合机床设计简明手册》 P47 表 27 19 初选 则 切削用量: 加工直径 d=20mm 切削速度 v= 进给量 f= 即 主轴转速 1 0 0 0 1 0 0 0 1 8 . 8 4 3 0 0 / m in3 . 1 4 2 0vnrD    ( 2 ) 加工直径 d=30mm 切削速度 v= 进给量 f= 即 主轴转速 1 0 0 0 1 0 0 0 2 2 . 6 0 8 2 4 0 / m in3 . 1 4 3 0vnrD    因在 同一主 动 轴箱上 的 轴的 行进速度 是 一样 的, 与滑台的速度 fv完全一致 , 也 即 mf = fv。 得 mf =300 =66mm/min (二)选择导向套 组合机床 导向套类型通 可 分为两类。 一种是 导套 与加工 刀具 引 导部分间只 存在 移动而 不存在 转动 的 旋转式 ;其二 是固定式, 此类型与旋转式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之间也存在转动。 当 转动 工作时的 速 率低于 二十米每分钟 时, 应尽量选 用 第一类 ; 相反选用第二类。 对于 导向套 个数选择问题方面需视具体情况来进行考虑。 单个导向套适用于简单的零件的前期加工,而双向导套则适用于待加工零件的中后期加工,另外它还有做辅助刀杆的作用。 在本 次 设计中, 选用一个单 一的固定导向式,长度选择 40 毫米。 (三)确定导向套离工件端面的距离 20 这个距离的推荐距离通常 按 h=(~ )d 来选取。 加工钢件时选 取大 值,而 加工铸铁时 选 取小 值。 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这个距离的最佳选择量为 h=30mm。 (四)确定主轴类型、尺寸、外伸长度 在机床主轴的设计中, 主轴 的 轴径尺寸应 由 选定的切削用量计算切削转矩 T 得出。 0. 83 0. 68 0. 79 0. 611 1 853 1 1392 T D f t H BT k g m m N mT k g m m N m               查 阅上述资料 表 34 初 选 主轴 直径 441411010 910 5d B Td B T mmd B T mm 为 便于生产 和 管理, 可以考虑 适当简化规格。 ( 五 ) 确定 工作行程长度 工作 的 进给长度 l工 进 这个长度实际上是指在加工过程中 刀具切入长 加上 切出长 再加上待 加工部位的长 的 和,切出长 的推荐量选择5  ;切入长 的理论推荐量是以端面误差确定的,通常情况下选五到十毫米。 快速退回长度 当 夹具需要移动 和 回转 时 , 这个 长度必须保证将 托架、 刀 具、定位销 和 活动钻模板等 在加工过程中可能碰到的距离 内,并且不能影响工件的装卸。 经查阅, 快速退回长度 选 取60mm。 快速引进长度 这个装置即所谓的驱 动件 将加工 刀具 迅速指引 到 21 工作 开始 的位置, 此次 设计中应 为迅速 退 回的 长度减去 工作进给 长度, 选 为 28mm. (七)、其它应注意的问题 该 图 应力求简练,尺寸的标注要明确、清晰、完整。 对于被 加工部位的示意图,需要 根据工件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放大和缩小 工件各面的形状和孔的位置, 同时 标注孔号。 对于主轴上的 两孔 ,若中心距较小,则必 须检查接杆、主轴、导向及浮动头是否 会发生 相碰。 加工示意图 必须 是按照加工 结 束的 状态 进行 绘制。 加工示意图简图 图 机床联系尺寸图 被加工零件联系尺寸图的作用 该 图 的依据 是 待 加工 工件的 加工示意图 和待加工工件的加工 工序图。 22 该 图 的依据是 选定的 重要的 通用部件 和 主用部件的 整 体结构。 该 图可表 达出 机床的 重要 构成 、装 配型式 和 各 个 部件 的 安 设 位置、互相运动 的 关系能 不能 满足 对工件处理的 要求 和常 用部件 的挑 选是否 恰当。 该图也为 多轴箱、夹具 等专用部件 的 设计 提供了 依据, 也可以视其为 机床 整 体外 视 图。 被加工零件联系尺寸图的内容 该 图 可以 表明机床的总布局 和 配置型式。 根据适当的 视图,用 相同的 比例画主要部件的 相关信息 ,表明 机床加工过程中的 操作位置等。 该 图 可以清楚的反应 各 重要 部件间的 关 联尺寸 与 装配 联 系 、 运动构 件的极限位 、 专用部件的 重 要 关 联尺寸、 以 及各 个 滑台 的 工作 往返总行程 以及 前行程 与后行程的 备 留量。 该 图 可以对常 用部件的 参数 和电机的 参数进行注明 , 还可以 标 明机 器的类别 编号及 构 件名称。 该可以注 明机床 的 验收 规范和 安 置 规程 等具体 信息。 动力部件的选择 该部分 主要 就 是 要 确定动力箱和动力滑台。 由加工示意图得: D= 轴向力: 23 m a x m a x m in121()3 2 2H B H B H B H BMF k gDMF k gD   切削功率 120 .2 6 230600 .3 4 33060Tvp K WDTvp K WD 总轴向力 122 2 5 .5 9 2 2 7 .8 4 8 1 .2 7F F F k g     总 总切削功率 12 0 .2 6 2 2 0 .4 3 0 .9 4 9P P P KW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