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服务业的企业转型及转型模式分析(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本的物质资料需要以外的进一步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的部门。 第三产业通常又被称为服务业。 主要活动包括:商品零售与批发、物流运输、娱乐、餐饮、宾馆、媒体、旅游、保险、金融、健康、法律等。 现代服务业 概念 根据 2020 年 2 月 22 日,国家科技部发布的第 70 号文 件,现代服务业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支撑,建立在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方法基础上的服务产业。 现代服务业既包括随着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态,也包括运用现代技术对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和提升。 同传统服务业相比,现代服务业不仅采用了大量新技术,而且形成许多新的行业形态和新的服务方式。 现代服务业的特征 现代服务业具有四个特征: 一是知识密集度高 北京工业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3 二是采用现代管理理念、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三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 四是被看作当前服务业发展的重点、未来 经济的主导产业 现代服务业的四大领域 基础服务:包括通信服务和信息服务 生产性服务:包括金融、物流、批发、电子商务、农业支撑服务以及包括中介和咨询等专业服务,例如:劳斯莱斯 (Ramp。 R)的 TotalCare 属于生产性服务业;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属于现代物流业。 个人消费服务:包括教育、医疗保健、住宿、餐饮、文化娱乐、旅游、房地产、商品零售等,例如:携程旅行网属于现代旅行服务业。 公共服务:包括政府的公共管理服务、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医疗以及公益性信息服务等。 生产性服务业 生产性服务是现 代服务业的四大领域之一,是现代服务业的主体。 生产性服务业是直接或间接为生产过程提供中间服务的服务性产业,它涉及信息收集、处理、交换的相互传递、管理等活动。 生产性服务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科技进步密不可分,它不直接参与生产或者物质转化,但又是任何工业生产环节中不可缺少的活动。 在服务业增加值中,生产性服务的比重占到 70%左右。 在整个价值链中,咨询、创意、研发、设计、销售、物流、售后服务等生产性服务活动的价值含量日益增高,大大高于制造过程,并且产业链的高效运转对现代服务业的依赖越来越高。 最大的销售额来自产 品,但是最高的利润却来自相关服务。 例如:在欧美发达国家,整个汽车行业 80%的利润来自服务过程 , 包括设计、广告、信贷、经销、租赁、按揭、保险、维修、保养、培训、二手车市场、报废等,而制造过程只获得 20%的利润。 北京工业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4 服务型制造 服务型制造的思想起源于 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 , 最初被称为服务增强。 学者们研究了服务业在发达国家中逐渐兴起的趋势 , 并且提出了关于新型制造业的一系列概念。 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与服务相融合的新产业形态 , 是新的先进制造模式。 服务型制造是为了实现制造价值链中各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增值 , 通过产品和 服务的融合、客户全程参与、企业相互提供生产性服务和服务性生产 , 实现分散化制造资源的整合和各自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协同 , 达到高效创新的一种制造模式。 它是基于制造的服务 , 是为服务的制造。 服务型制造的产生和发展可以追溯到生产性服务业的兴起。 1966 年 , 美国经济学家 Green field 在研究服务业及其分类时 , 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 在其后的几十年间 , 众多学者从生产性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生产性服务和制造业的互动关系 , 以及生产性服务的产业形态等进行了持续研究。 研究普遍认为生产性服务能够促进制造业 的增长 , 制造和服务的融合是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波特的价值链分析模型指出 , 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于整个产业链上游的研发 , 中游的零件制造与组装 , 下游的广告、品牌、包装、促销、分销以及售后保证等诸多环节。 通过采纳生产性服务 , 企业的价值链比以往仅集中于产品制造得以延长 , 也使得企业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创造价值。 但是 , 仅仅关注企业价值链的上游和下游环节的生产性服务并不足以构筑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 , 有必要在价值链的中游 ( 即物理产品的制造环节 ) 塑造竞争优势。 生产性服务和服务性生产只解决了如何制造产品 , 如何依托产 品展开服务的问题 , 并没有真正找到服务的目标 , 解决为谁服务的问题 , 因而难以创造全面的竞争优势。 服务型制造通过顾客全程参与 , 企业间相互提供生产性服务和服务性生产 , 为最终顾客提供符合其个性化需要的广义产品即“产品 +服务”。 服务型制造企业和传统制造企业的区别 北京工业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5 传统制造企业关注的是产品的功能、成本和质量。 传统制造企业强调的是产品的低成本和规模经济 , 即如何实现产品基本功能的情况下降低产品的成本。 服务型制造企业关注和强调的是客户满意度 , 即通过向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产品服务系统或集成解决方案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 追求的是服务的差异化 , 以足够的柔性 , 满足需求的个性化与变化。 传统制造企业关注的管理要素是“物”、“财”,主要在于提高生产力 , 提高生产过程的效率;服务型制造企业关注的管理要素是“人”、“流程”、“客户价值”、“知识”和“客户关系”,在于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传统制造企业的组织模式是职能型组织 , 强调分工 , 每个业务部门以任务为中心 , 只看到局部利益 , 而忽视了整体利益。 服务型制造企业的组织模式是流程型 , 强调以客户为中心 , 构建各个业务流程 , 客户是流程的终点 , 创造客户价值是流程的目标。 本章小结 由本章的内容,读者可以对 现代经济中的产业划分、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服务型制造 形成比较成体系的认知。 通过对 服务型制造 的 认知以及 服务型制造企业和传统制造企业 的对比 ,可以看出 : 与 传统 型 制造 相比, 在 现代服务业尤其是 生产性服务业兴起 的影响下产生、 发展起来 的 服务型制造 更 符合 “服务经济” 时代 的 需要 , 服务型制造 企业将发展得更好。 北京工业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6 第 3章 陕西鼓风机集团转型 案例 近年来,许 多传统制 造型企业通过大规模地进入或兼并工业生产性服务业来整合原有的业务。 在国外 , 实施服务型制造的企业有 GE、 HP、 IBM 等。 GE 通过进入金融业为其客户提供贷款,来刺激其产品的销售; HP 公司通过兼并服务性企业,从而能够为客户提供从硬件到软件,从销售到咨询的全套服务; IBM 公司在 20 世纪 9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