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15万吨每天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h1≥ ) 1 2 3 0 .3 2 .0 1 .3 0 9 3 .6 0 9H h h h m       设备选型 ⑴鼓风机的选定: 穿孔管淹没水深 2m ,因此鼓风机所需压力为: 2 9 .8 1 9 .6P kPa   ;取。 风机供气量: / minm。 根据所需压力及空气量,决定采用 RD127 型罗茨 鼓风机 2 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毕业论文 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71 该型风机风压 , 风量 / minm。 正常条件下, 1 台工作, 1 台备用。 表 331 型罗茨鼓风机性能参数 Table 331type roots blower character parameters 风机型号 口径 mm 转速 /minr 进口流量 3/minm 所需轴 功率 kW 所配电机功率 kW RD127 125A 1750 ⑵行车泵吸式吸砂机的选定 由于池宽 ,则选 SXS 型行车泵吸式吸砂机两台。 表 332 型行车泵吸式吸砂机性能 Table 332type driving suction pump sand suction machine performance 型号 轨道预埋件间距 m 行驶速度 /minm 池宽 mm 驱动功率 kW 提耙装置 功率 kW 4  1000 25 6800 2  ⑶砂水分离器选用 320LSSF 型砂水分离器。 表 333 型砂水分离器的性能 Table 333sand water separator performance 型号 电动机功率 kW H mm 机体最大宽度 mm L mm 320LSSF 1700 1420 4380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毕业论文 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72 平流式初沉池 沉淀池一般分平流式、竖流式和辐流式,本设计初沉池采用平流式沉淀池。 表 341 池型优 缺点对比 Table 341 pool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pared 池型 优点 缺点 适用条件 平流式 (1) 沉淀效果好 (2) 对冲击负荷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强 (3) 施工简易 (4) 平面布置紧凑 (5) 排泥设备已趋于稳定 (1) 配水不易均匀 (2) 采用机械排泥时,设备复杂,对施工质量要求高 适用于大、中、小型污水厂 竖流式 (1) 排泥方便 (2) 占地面积小 (1) 池子深度大,施工困难 (2) 对冲击负荷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 差 适用于小型污水厂 辐流式 (1) 多为机械排泥,运行可靠,管理简单 (2) 排泥设备已定型化 机械排泥设备复杂,对施工质量要求高 适用于大中型污水处理厂 平流式初沉池主体设计 ⑴设计参数 表面负荷  / 3 22/q m m h 池子个数 10n 个 沉淀时间   1 ~ 污泥含水率为 95%。 ⑵池子总表面积:日平均流量 /Q m s , 2/36 00 4 36 00 31322QAmq 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毕业论文 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73 ⑶沉淀部分有效水深: /2 2 1 .5 3h q t m     ⑷沉淀部分有效容积: /336 00 1. 74 1. 5 36 00 93 96V Q t m       (5)池长:设水平流速 5/v mm s , 3 .6 5 1 .5 3 .6 2 7L v t m       (6)池子总宽: 3132 11627ABmL   (7)池子个数:设每格池宽 12bm , 116 1012Bn b   个 (8)校核长宽比、长深比: 长宽比: 27 46Lb   符合要求 长深比:227 93Lh  符合要求 (9)污泥部分所需的总容积:设 2Td ,污泥量为  25 /gd人 ,污泥含水率为 95%,服务人口 100,0000    2 5 1 0 0 0 . 5 /1 0 0 9 5 1 0 0 0S L d 人 30 . 5 1 0 0 0 0 0 0 2 10001 0 0 0 1 0 0 0S N TVm   (10)每格池污泥部分所需容积: // 31000 5020VVmn   (11)污泥斗容积:  1 4 1 2 1 213V h f f f f 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毕业论文 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74  / / 04 6 0. 5 t an 60 4. 762hm  221 1 4 . 7 6 6 6 0 . 5 0 . 5 6 0 . 53V         (12)污泥斗以上梯形部分污泥容积: /12242llV h b  /4 2 7 0 .3 6 0 .0 1 0 .2 1 3hm     1 27     2 6lm   32 27 .8 6 13 6 21 .62Vm    (13)污泥斗和梯形部分污泥容积: 3312 6 2 . 3 2 1 . 6 8 3 . 9 2 5V V m m     (14)池子总高度:设缓冲层高度 3  , 1 2 3 4H h h h h    / / /4 4 4 0 .2 1 3 4 .7 6 4 .9 7h h h m     0 .3 3 0 .5 4 .9 7 8 .7 7Hm     进出水设计 ⑴进水部分 平流初沉池采用配水槽, 10 个 沉淀池合建为一组,共用一个配水槽,共两组。 配水槽尺寸为: 32 6 0 2 .5 3 0 0B L H m     ,其中槽宽 B 取2m。 B m  , L 与池体同宽取 60m。 进水矩形孔的开孔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毕业论文 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75 积为池断面积的 6%~20% ,取 15%。 方孔面积 26 3 1 5 % 2 .7Fm   即 。 ⑵ .出水部分 ①出水堰 取出水堰负荷:  / 3/q L s m , 每个沉淀池进出水流量: 30 2. 1 1. 05 /20Q m s 则堰长: 0/ 1000 353QLmq    采用 90 三角堰,每米堰板设 5 个堰口,每个堰出口流量 / 3 /55qq L s   /ms 堰上水头损失 22551 0 . 0 0 0 6( ) ( ) 0 . 0 4 51 . 4 1 . 4qhm   ②集水槽 槽宽 0 . 4 0 . 42 . 10 . 9 0 . 9 1 . 3 122QBm               安全系数取  ~ , 集水槽临界水深 223322 . 11 . 3 ( ) 1 . 3 ( )22 0 . 5 39 . 8 1 1kQhmgB   集水槽起端水深 1. 73 1. 73 0. 53 0. 92kh h m    设出水槽自由跌落高度 2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毕业论文 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76 集水槽总高度 12 h h h m       平流初沉池的刮泥机选用 6000GMN 型行车提板刮泥机。 共二十个。 表 34 型行车提板刮泥机的安装尺寸 ( mm ) Table 34type vehicle lifting plate scraping machine installation size ( mm ) 型号 轮距 刮板长度 池宽 L 池深 撇渣板中线高 6000GMN 6500 5800 6000 2020 4000 700 曝气池( A/O) A/O 计算 设计参数计算: (1)BOD 污泥负荷:  50 .1 3 /sN kg B O D kg M L S S d (2)污泥指数: 150SVI (3)回流污泥浓度: 610rXrSVI   610 8000 /150rX m g L   (4)污泥回流比: 40001 0 0 % 1 0 0 %8 0 0 0 4 0 0 01 0 0 % ( % 1 0 0 %RXRXX    一 般 取 50 ) (5)TN 去除率: 42 10 100% 76%42T N T NN TN    进 水 出 水进 水 (6)内回流比: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毕业论文 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77 R 内 = 6 10 0% 31 7%1 1 6TN TN     1/AO池主要尺寸计算: 超高 ,经初沉池处理后, 5BOD 按 降低 25%考虑。 (1)有效容积:  4 30 1 5 1 0 1 0 . 2 5 1 8 0 389420 . 1 3 4 0 0 0sQLVmNX       (2)有效水深: 1  (3)曝气池总面积: 2138942 97364 .0VAmH   (4)分两组,每组面积: 21 9736 = 4 8 6 822AAm (5)设 5廊道式曝气池,廊道宽 8bm ,则每组曝气池长度: 11 4868 1 2 1 .75 5 8ALmb   (6)污水停留时间: 38942 6 .2 36250VthQ   核算   ; 108LB ,符合设计要求 (7)采用 1 : 1:4AO ,则 1A 段停留时间为 1  , O 段停留时间为。 2  剩余污泥量: V rW aQ L bVX Q S  平 平 (1)降解 5BOD 生成污泥量: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毕业论文 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78  41 0 . 5 5 1 5 1 0 0 . 1 8 0 . 0 2 1 3。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