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公寓基础底板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准备齐全。 钢筋绑扎、模扳支设完毕,并经监理公司隐蔽验收合格,水电安装预留、预埋完毕;标高已引测到墙柱钢筋上。 混凝土泵 车 及泵管架设完毕,经检查合格。 一周气候调查。 大体积混凝土要求连续施工,因此浇筑前要根据浇筑天数 与当地气象台、站联系,掌握近期气象情况。 避免在雪天进行混凝土浇筑。 浇筑混凝土前,由 项目总工召集人员对现场各项准备工作进行细致检查,做到准备充足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施工现场内照明准备:为了保证夜间施工,施工现场内四周安装照明用碘钨灯,满足浇筑振捣照明要求。 沉淀池、排污沟 、排污泵 准备完毕。 完成夜间施工手续并张贴安民告示。 在浇筑砼前提前跟当地供电局联系或现场准备好 100KVA 的发电机组一台作为备用,以保证突然停电时供钢筋焊接、振捣砼及施工照明使用。 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后勤人员、测温人员、保温人员等昼夜排班,坚守岗位,各负其责,保证砼连续浇筑的顺利进行。 施工 交底准备 项目部施工部门对施工队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重点说明:标高控制措施,混凝土振捣方式,浇筑方向,测温措施,养护措施。 交底分工种单独交底:分为振捣手交底、压光找平交底、测温交底、保温养护交底、辅助工交底(混凝土辅助工、木工、钢筋工、电工)。 交底时要求所有振捣手、找平工、保温养护工等关键工序人员全部签字,入档。 交底后项目部分工种组织培训学习,并进行考试,对不合格的工人进行辞退或变为辅助工。 为便于各工种操作手及时复习施工要求,并对施工人员起到警示效果,项目部制作了“生产指示牌”,分工种 将“技术交底、安全交底、质量要点”在现场进行悬挂,第 12 页 共 24 页 12 给工人提供掌握施工要求的机会,达到人人懂施工要求的目的。 施工交底要在方案的基础上对施工细节进行深化,比施工方案有更深的层次。 机械准备 混凝土浇筑机械进场安装调试完成。 浇筑前对混凝土泵、管、振动棒、振动设备电线架设情况等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 并对管道进行充分湿润。 施工现场准备配备 1台混凝土 汽 车泵 进行地下结构的浇筑。 HZ650 型插入式振动棒 5支, HZ630 型插入式振动棒 3 支。 四、施工 布 署 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布置 1 台 48m长汽车泵。 混凝土水平运输要 求混凝土供应商根据运输距离、道路交通等情况,确认运输车辆数量,满足混凝土连续浇筑的要求。 为保证 混凝土浇筑 的顺利连续施工,在混凝土运输和设备做如下几点安排: ( 1) 选择合理的行车路线,以防因交通问题造成堵车影响混凝土的连续供应。 (2)充分利用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观察路况及现场混凝土运输车数量 ,保证合理发车。 一旦某路发生堵车,立即利用 改走 其他 路线。 (3)根据工程与 搅拌站 的行车时间(含泵送时间)计,一 个 来回 需 2 小时, 汽车 泵每小时约 70 立方米计。 白天 汽 车泵配置 10 辆 罐 车 , 并根 据情况随时增减车辆。 ( 4)在施工现场安排调度人员和安全员以保证现场混凝土运输车的秩序和行车安全,并就现场的车辆情况和混凝土质量状况及时的与站内保持联系。 五、混凝土的浇筑 在浇筑底板混凝土时,会同监理单位、预拌混凝土供应商等进行混凝土开盘鉴定,填写开盘鉴定表格,并留置标准养护试块,作为验证配合比的依据。 浇筑前对混凝土泵管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浇筑混凝土时首先在泵管内泵送 1m3与混凝土同配合比的砂浆,对管道进行湿润,砂浆分散浇筑,不得浇筑在同一地方。 底板浇筑方式 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 整体分层连 续 浇筑方式,利用自然流淌形成斜坡”,施工时从底层一端开始浇筑混凝土,进行至一定距离后再回过来浇筑第二层砼,如此依次向前浇筑其他各层砼,逐层水平向前推进,每层浇筑厚度不超过 500mm,每层浇筑间隔时间不得超出前一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上层砼浇筑时,振动棒应插入下层砼内不小于50mm,在浇筑接茬处应振捣到位。 (见下图) 第 13 页 共 24 页 13 底板混凝土浇筑方式示意图21 泵送浇筑混凝土时,不得在同一处连续布料,应在布料杆的旋转半径范围内水平旋转布料,逐步向前推进,而且布料杆的出口离模板内侧面不小于 50mm,且不得向模板内侧面直冲布料,保证混凝土不发生离析现象。 基础底板浇筑技术要求 混凝土坍落度和出罐温度检测 混凝土运至现场后,现场设专人对每车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出罐温度进行检测,并进行外观进行检查。 对坍落度不合格的拒绝使用,采取退场处理,并 及时报告现场主管技术工程师。 由项目部进驻搅拌站人员负责验证该车混凝土回站情况。 混凝土内部振捣 混凝土浇筑前,选定责任心强、技术好的人员为振捣人员,针对各个部位的浇筑特点,进行详细交底,管理人员跟班作业,检查和监督振捣作业。 振捣方法:振动棒移动间距不大于 400mm ,振捣时间 1530 秒, 快 插慢拔,但还应视混凝土表面不再明显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而且应插入下层混凝土 50mm 左右,以消除二层之间的接缝。 为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提高抗裂性能,应采用二次振捣方法。 第一次振捣时,由于泵送混凝土塌落度较大自然形成的坡度也较大,因此应在坡顶、坡中和坡脚布置两道振捣器,一道布置在卸料处,主要解决上 部混凝土的振捣,另一道布置在混凝土坡脚处,确保下部混凝土的密实。 初凝前进行第二次砼振捣,直至混凝土表面不再明显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止。 当混凝土浇到底板顶标 第 14 页 共 24 页 14 高后,应用 2m长木刮杠将混凝土表面找平,且控制好底板顶标高。 然后用木抹子拍打、搓抹两遍,在混凝土终凝之前进行收浆压光,并随后铺设塑料薄膜保水养护。 泌水和浮浆的处理 对大体积砼施工由于采取分层泵送浇筑, 两 层之间间隔较久 时 ,分层之间很容易产生泌水或浮浆现象, 且该浮浆会流淌到每层脚部聚集,会对混凝土质量造成影响,所以要组织人力随时用勺清浆, 对已经存在的浮浆必要时采取真空泵进行吸取。 另外为减少浮浆的再次出现, 可通过调整砼的坍落度(必须在能保证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强度的情况下)可减少 混凝土的 泌水 和浮浆 , 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 初平、精平 当砼浇到板顶标高后, 利 用 2m 长刮杠将砼表面找平,且控制好板顶标高,然后用木抹子拍打、 表面搓平, 再用铁抹子压光两 次 ,压光后进行拉毛。 混凝土施工温度检测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测量设专人负责,并做出测温成果,即做出温度变化曲线图,及时做好信息的收集和反馈工作。 当混凝土内外温差达到 18℃时应向现场主管技术工程师 、施工负责人员预警,增加找平人员,加快压光速度。 温差达到 22176。 C 时应立即报警。 因此,施工部门一定要注意找平抹压人员的数量,否则会因为浇筑出的工作面量大导致来不及收光的现象,使混凝土失水发干,且影响养护措施的落实。 底板混凝土养护 方法 保 湿 材料不宜直接覆盖在刚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层上 ,可先覆盖塑料薄膜 ,上部再覆草栅俩 层, 并及时浇水养护。 第 15 页 共 24 页 15 六、混凝土测 温 测温点的布置方式 根据筏板特点,底板测温区的测点布置在轴线交叉点外扩 1000mm 处。 测温管布置见下图。 顶、底两个测温点距底板、顶板面各 50mm。 混凝土中测温孔采用导热良好的焊接 SC20 钢管制作。 此外大气中布设2个测温点,以比较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之差。 钢管焊接固定在钢筋上,下端封口,上端用木楔塞住,以防混凝土进入管内。 每组测温管长度分别为 1150mm、 600mm、 50mm,管上口露出底板表面 100mm 左右,测温用普通煤油温度计测读,为能 精确体现混凝土内部温度,测温管上口必须用 木塞 塞严,测完温度继续塞好 木塞。 中止测温记录后,采用高强度等级无收缩防水砂浆注浆封闭测温管。 测温记录要求 对于混凝土的测温时间及测温频度,根据混凝土初期升温较快,混凝土内部的温升主要集中在浇筑后的 3~ 5d,一般在 5d 之内温升可达到或接近最高峰值,另外,混凝土内部的最大温升,是随着结构物厚度的增加而增高。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结构特点,确定的测温项目和测温频度如下: 记录 罐车 中倒出时的混凝土温度,每 车均测。 施工现场大气环境温度,每 4h 测记一次, 即 6:00、 10:00、 14:00、 18:00、 22:00、2:00 各 测量一次;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立即测记混凝土浇筑成型的初温度,以后按以下要求测记: 第 1– 3d:每 2h 测记一次;第 4– 7d:每 4h测记一次。 其后为 8h,到撤除保第 16 页 共 24 页 16 温层为止,同时应不少于 14天。 大体积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