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课件(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主体遭受损失的大小以及这种损失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所谓金融风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由于金融市场中各种经济变量的不确定造成结果发生的波动,而导致行为主体遭受损失的大小以及这种损失发生可能性的大小,损失发生的大小与损失发生的概率是金融风险的核心参量。 第五章 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 本章小结 风险管理过程是为分析和应付风险而进行的系统尝试。 这一过程可分为五个步骤,即: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管理方法选择、实施和评价。 第五章 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 本章小结 风险管理方法有四种:风险规避、风险控制、风险留存和风险转移;其中风险转移是金融系统扮演的最重要的角色,风险转移的三种基本方法是套期保值、保险和分散投资。 金融市场投资风险管理的方法包括:保持流动性、有效证券组合和套期保值措施。 第五章 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 本章重要概念 第五章 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 本章复习思考题 如何看待风险和风险管理。 假定你和一个朋友决定下周六去看电影。 当你们到电影院时,将选择任何尚能买到 票的电影。 这种情况对你来说有风险吗。 请解释一下。 现在假定你的朋友已购买了 本周六即将上映的电影票,为什么说这种 情况是有风险的。 你如何应付这种风险。 第五章 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 本章复习思考题 下列各种情况分别选择了哪种风险管理方法。 在家中安装烟雾探查器; 投资于国库券而非股票; 决定不购买汽车撞车险; 为自己购买人寿保险单。 第五章 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 本章复习思考题 我购买了支持职业足球队的股票,想采取多样化设 施,是买进支持篮球队的公司的股票,还是买进一家医 药公司的股票。 这两种投资哪一种可以减少我所面临的 总体风险。 为什么。 假定 A股票的回报率有四种可能: 50%、 0%、 50%、 100%,各自的可能性相等。 B股票的回报率有两种可 能: 50%、 100%,各自的可能性相等,问 A、 B股票的预 期回报率和标准方差各为多少。 哪只股票的风险大。 第六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第五章 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 本章学习要求 在这一章中 , 我们将学习有关商业银行的基本理论 ,如商业银行的概念与起源 、 职能作用 、 组织结构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学习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 , 如资产负债业务 、 中间及表外业务;还要学习有关商业银行的一些基本管理方法 , 学完本章后 , 你应当知道: 商业银行的基本概念及职能作用;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演变发展过程; 商业银行开展的基本业务;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内容及方法。 第五章 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 本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 第二节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业务 第四节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第五章 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 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 一、商业银行的起源 古代的货币经营业 现代商业银行 现代商业银行前身是古代的货币经营业 第五章 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 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 (一)古代货币经营业 : 业务范围有限,多是货币保管、兑换、鉴别、汇兑等与货币有关的服务工作。 第五章 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 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 (一)古代货币经营业 : 保有 100%的现金准备,客户交予保管的货币不用于贷款生息;在代客保管货币的活动中,要向客户收取保管费,而不是相反。 第五章 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 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 3 .原始银行演进为现代商业银行的三个转折点 ① 全额准备金制度演变为部分准备金制度,使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得以扩大; ② 保管凭条演化为银行券,使现代货币得以产生; ③ 保管业务演化为存款业务,并使支票制度、结算制度得以建立,使商业银行具有了创造货币、创造信用的功能。 第五章 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 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 (二 ) 现代银行业 1694年英格兰银行的创办,标志着现代银行制度的建立。 第五章 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 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 (二 ) 现代银行业产生的两条途径 组建新的股份制银行 旧有的高利贷性质的银行逐渐适应新的经济条件,转变为资本主义性质的商业银行 现代银行业 第五章 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 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 小知识:中国最早的存款机构 猜一猜:中国最早的存款机构是。 第五章 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 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 有了货币,自然就有了多余货币的储蓄问题。 古人存钱不外两种方式:存入储蓄机构;藏在自己家里。 中国最早的存款机构:寺院 中国最早的储蓄机构不是银行,而是寺院。 寺院数目多,分散广,很有资财;又是佛住的地方,人们不敢偷寺院的东西。 所以,存款在寺院,既稳妥又方便。 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寺院就兼营存放款业务。 第五章 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 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 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第一家发行纸币的银行,是 1896年盛宣怀向清政府奏请开办,于 1897年4月 26日正式开业的。 第五章 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 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 (三)商业银行的概念 商业银行就是金融企业。 商业银行就是指以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为基本业务的、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金融企业。 必须同时具备以上几点,才能称之为商业银行。 第五章 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 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 (三)商业银行的概念 更多的内涵: 商业银行就是运用公众资金,以获取利润为经营目标、以多种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具有综合性服务功能的、并在经济生活中起多方面作用的金融服务企业。 第五章 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 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 商业银行的基本特征 : : 经营的主要目标是盈利 是存款货币的主要提供者 商 业 银 行 基本业务是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 第五章 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 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 二、商业银行的功能与作用 1. 信用中介功能 2. 支付功能 3. 信用创造功能 4. 政策功能 5. 服务性功能 第五章 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 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 三、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 : 私人银行、合伙组织的银行 国家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 : 单一银行制、分支行制、持股公司制、 连锁银行制 第五章 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 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 商业银行的类型: : 批发性银行、零售性银行、批发零售兼营性银行 : 地方性银行,区域性银行、全国性银行,国际性银行 : 职能分离型银行、全能型银行 第五章 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 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现在实行的是银行分业制。 美国的职能分工型金融体制已经于 1999年 11月 4日转变为实行全能银行制,结束了长达60多年的分业经营体制。 混业经营已成为国际银行业经营制度的发展趋势。 : : : : 第五章 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 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 商业银行的内部组织结构: 各种委员会 总 经 理 总 稽 核 信贷部 存款部 投资部 信托部 国际部 各级分支行 会计部 计统部 人事部 培训部 发展部 董事会 监事会 股东大会 第五章 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 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 我国的银行业: 中央银行 政策性银行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 股份制银行 合作银行 外资银行 我国的银行业 第五章 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 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 四、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1. 服务范围日益扩大 2. 银行业务的证券化趋势愈发明显 3. 金融监管逐步放松 4. 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 5. 银行业务的全球化 6. 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加大 商业银行 第五章 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 一、商业银行管理的原则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 “ 三性原则 ” 第五章 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 二、资产管理管理理论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 商业贷款理论 转移理论 预期收入理论 三个发展阶段 第五章 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 三、负债管理理论 (一)负债管理理论成因分析: 第一,追求高额利润的内在动力和市场激烈竞争的外在压力。 第二,经济的发展,资金需求的上升,迫切需要银行为社会提供更多的资金。 第三,银行管理制度的限制,严重的通货膨胀,存款利息在吸引资金方面的吸引力越来越小,竞争力下降。 第四,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进一步增强了银行家的冒险精神,刺激了负债经营的发展。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 第五章 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 (二)负债管理理论基本内容: 该理论认为: 商业银行在保证流动性方面,没有必要完全依赖建立分层次的流动性的储备资产的方式。 一旦商业银行需要周转资金,完全可以向外举债。 该理论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以负债作为保证商业银行流动性的经营重点。 第二、主动负债是该理论的重要方法。 第三、负债经营是实现商业银行流动性和盈利性均衡的工具。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 第五章 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 (三)负债管理理论意义 1. 为银行加强经营管理、保证流动性方面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理论,较好的解决了流动性与盈利性之间的矛盾; 2. 为银行扩大信贷规模、增加贷款投放创造了条件; 3. 由于主动负债增强了银行的资金实力,因而也就增强了银行的市场竞争力,扩大了市场影响力,商业银行的作用更加显著。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 第五章 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 (三)负债管理理论局限性 1. 与“三性”均衡的要求发生矛盾。 2. 负债经营可能引起债务危机,导致经济的全面波动,特别是可能引发、助长通货膨胀。 3. 如果商业银行的外部债务过多,而资产又不能及时收回,为了保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只好滥用自己信用创造的功能,更多的派生存款,最终导致通货膨胀,微观与宏观的危机凸现。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 第五章 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 四、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 1. 通过调整资产与负债的总量、结构等方面 的差异达到相互搭配,以实现盈利性、安 全性、流动性三者。货币金融学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课件(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在我国,较适宜的金融约束政策是对存贷款利率加以控制。 而不应该对银行业竞争加以限制和对资产替代加以限制。 理由如下: ( 1)“限制银行业竞争”在我国的不可取 ( 2)“对资产替代加以限制”在我国的不可取 ( 3)“对存贷款利率加以控制”在我国的必要性 第四节 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重要概念 复习思考题 本 章 复 习 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
第八章 第八章 金融监管机构 第八章 金融监管机构 本章教学重点和难点 3.《 巴塞尔协议 》 和 《 银行业有效监管核心原则 》 第八章 金融监管机构 第八章 金融监管机构 本章重要概念 金融监管 Financial Supervision 巴塞尔协议 Basel Agreement 存款保险 Deposit Insurance 银行业监管 Banking Regulation 金融危机
利的价格变动而采 取的抵消性的金融操作。 通常的做法是在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上进行 两组相反方向的买卖,从而使两个市场上的盈亏大致抵消,以此来达 到防范风险的目的。 张先生 1月份持有一份国债 10万元,每百元的国债价格为 101元。 张先生预计利率有可能上涨,即国债价格有下降的可能。 为了规避风险, 现货市场 期货市场 1月份 国债价格¥ 101 卖出 9月份期货合约:价格¥ 103 9月份
. 试述中国金融创新的特点。 5. 常见的金融工程工具和技术有哪些。 货币金融学 学习参考书目举要 第十四章 金融创新 《 国外货币金融学说 》 《 国际金融学说 》 《 西欧金融史 》 《 中国古代货币思想史 》 《 新中国金融思想史 》 《 货币论 》 《 中国近代金融史 》 《 中国金融思想史 》 《 银行论 》 《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 《 资本市场导论 》 《 金融学 》 《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三、新古典学派的可贷资金理论 20世纪 30年代提出 主要代表:罗伯逊(剑桥学派) 俄 林(瑞典学派) 认为:在利率决定的问题上,肯定投资与储 蓄的交互作用是对的,但同时也不应忽视货币的因素。 在利率决定的问题上同时考虑货币因素和实质因素。 第二节 利率的决定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三、新古典学派的可贷资金理论 基本主张
本章重要概念 复习思考题 本 章 复 习 第九章 第九章 货币需求 本章小结 “ 货币最重要 ”这一命题的。 第九章 货币需求 本章重要概念 货币需求 Money Demand 货币数量论 Quantity Theory of Money Demand 费雪方程式 Fisher Equation 流动性陷阱 Liquidity Trap 弗里德曼理论 Friedman’s The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