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控制有环流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反,且电枢反电动势大于整流器输出电压,这时回路的电流由电枢电动势产生,且经反组整流器 (逆变状态 )流向交流电源,电动机进入发电回馈制动阶段。 这阶段的特点是电动机转速不断下降,电动机的惯性储能经反组整流器回输电网,产生良好的节能效果。 随着转速的下降,电枢电动势也不断下降,但由于转速调节器的输出在电动机转速没有反向超调时,始终保持着最大限幅状态,这时电流调节器发挥作用,维持电动机以最大电流回馈制动,即电流调节器的输出随转速的下降而减小,相应晶闸管的控制角不断加大,整流器输出电压随之减小,从而保持最大的制动电流,取得最快的制动效果。 控制的有环流可逆调速方式,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难以准确保持的状态,一旦出现时,就有可能产生直流环流,使整流器过载或损坏,故实际上并 不采用,但研究控制的有环流可逆系统,对理解直流电动机的可逆过程有很大帮助。 14 第 3 章 主回路设计 主回路参数计算及元器件选择(一) 整流变压器的参数计算 一般情况下,晶闸管变流装置所要求的交流供电电压与电网电压是不一致的,所以需要 整 流变压器,通过变压器进行电压变换,并使装置于电网隔离,减少电网于晶闸管变流装置的互相干扰。 这里选项用的变压器的一次侧绕组采用△联接,二次侧绕组采用 Y 联接。 S 为整流变压器的总容量 , 1S为变压器一次侧的容量, 1U为一次侧电压 ,1I 为一次侧电流 , 2S 为变压器二次侧的容量 , 2为二次侧电压 , 2I 为二次侧的电流, 1m 、 2m 为相数。 为了保证负载能正常工作,当主电路的接线形式和负载要求的额定电压确定之后,晶闸管交流侧的电压2U只能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变化,为此必须精确计算整流变压器次级电压。 3/)~(2 NU 式中 NU—— 电 动机额定电压; 带入数据得 ~)~(2 V 取 136V 因此变压器的变比近似为: UUK 、二次侧相电流的计算 ( 1) 二次侧相电流 2I的计算 dNIVIKI 2 式中 ——IVK二次侧相电流计算系数 dNI—— 整流器额定直流电流( A)。 AII dN ( 2) 一次侧相电流 1I的计算 15 KIKI NIL 式中 ILK—— 一次相电流计算系数 —— 变压器的变压比 AAI 变压器二次侧容量 2IUmS。 变压器 一次侧容量 1 111 IU。 一次相电压有效值 1U 取决于电网电压,所以变流变压器的平均容量为 121 ()2S S S 对于本设计 21 mm=3 121 ()2S S S 2/)( 222111 IUmIUm AKV V V V )( )(2/)( )(2/) 设计时留取一定的裕量,可以取容量为AKV的整流变压器。 . 整流元件晶闸管的选型 选择晶闸管元件主要是选择它的额定电压TnU 和额定电流 )(AVTI。 TnU 对于本设计采用的是三相桥式整流电路,晶闸管按 1至 6的顺序导通,在阻感负载中晶闸管承受的最大电压VUm 2 , 而考虑到电网电压的波动和操作过电压等因素,还要放宽 2~ 3 倍的安全系数,则晶闸管额定电压Tn计算结果: VUU mTM ~)3~2()3~2( 取 V1000 式中 m—— 晶闸管可能承受的电压最大值( V)。 )(AVTI 晶闸管额定电流 )(AVTI 的 有效值大于流过元件实际电流的最大有 效值。 一般取按此原则所得计算结果的 ~ 2倍。 16 已知 AI d m ax31 dVT II 可得晶闸管的额定电流 )(AVTI 计算结果 : AII VTAVT ~)2~( 取 16A 本设计选用晶闸管的型号为 KP2015A 额定电压: VDRM 1000V 额定电流: IT(AV) 16A 电抗器的设计 为了限制整流电流的脉动、保持整流电流连续,通常在变流器的直流输出侧接入带有气隙的电抗器,称作平波电抗器。 一个整流电路中,通常包含有电动机电枢电抗、变压器漏抗和外接电抗器的电抗三个部分。 aL( mH) mHa T( mH) H(mH) mHH 均衡电抗器的设计 在有环流的可逆系统中,为了将两组变流器中的环流值限制在规定的数值范围内,在直流测串入环流电抗 器, 又称均 衡电抗器。 限制环流所需的电感值()RL mH的计算公式为 2RRRULKI 式中 RK—— 计算系数,单相桥 ,三相半波 ,三相全波 ; I—— 环流平 均值; 2U—— 整流变压器二次侧相电压( V)。 实际所需的均衡电感量为 RA R TL L L 式中 T—— 整流变压器折合二次侧的每相漏感。 如果均衡电流经过变压器两相绕组,计算 RAL时,应代入 2 TL. 17 查资料的环流平均值 RI为额定电流的 5%10%。 则 2 93 150 .8 ( )5% 12. 5RRRUL K m HI 主回路参数计算及元器件选择(二) 过电压保护 图 31 交流测过电压保护(阻容吸收保护) 阻容吸收保护通常在变压器二次侧并接电阻 R和电容 C串联支路进行保护。 此种接法电容电阻的计算: )(6 22 FU SIC em 电容的耐压 emdlIUSUR 电阻功率 RIP RR 2)4~3( 通过电阻的电流 62 102 cR fCUI 式中 S—— 变压器容量(AKV); 2U—— 变压器二次相电压有效值( V); emI—— 变压器励磁电流百分比,对于 10~100AKV的变压器,一般为 10~4; dl—— 变压器的短路比,对于 10~100的变压器,一般为 18 5~10; cU—— 阻容元件两端正常工作时交流电压峰值( V)。 本系统 S= AKV 2U=136V emI=3A dlU=3V FC 2 取 5F 2R 取 11 +~WUV 图 32 直流侧过于保护 直流侧过电 压保护可以用阻容或压敏电阻,但采用阻容保护容易影响系统的快速性,并造成dtdi/加大。 因此,一般只用压敏电阻作过电压保护。 压敏电阻标称电压mAU1按下式选择,即 DCmA U)2~(1 式中 DC—— 正常工作时加压敏电阻两端的直流电压( V)。 则 VVU DCmA 440~396220)2~()2~(1 所以压敏电阻选取额定电压 440V 的。 为了抑制晶闸管的关断过电压,采用在晶闸管两端并联阻容保护电路的方法,如图所示。 祖同保护的元件参数可以根据表 221 列出经验数据选定。 电容耐压值,通常按加在晶闸管两端工作电压峰值mU的 ~ 倍计算。 电阻功率 RP( W)为 19 62 10 mR fCUP 式中 f—— 电源频率( Hz) C—— 电容值(F) mU—— 晶闸管工作电压峰值( V)。 表 221 阻容保护的元件参数 晶闸管额定电流 /A 10 20 50 100 200 500 1000 电容 /F 1 2 电阻 / 100 80 40 20 10 5 2 RC~ 图 33 晶闸管过压保护 晶闸管的额定电流 AI AVT 16 则由表可得保护电容FC ,80R。 电容的耐压值 VU ~)~( 过电流保护 ~+UV 图 34 交流二次过电流保护 额定电压应大于线路正常工作电压的有效值,即 20 VVUKU UTFN 2 额定电流:AII AVTFN 16)( 则选型为 RS3/20200. 注:交流一次侧过电流保护可通过断路器实现 ~WUVF U 图 35 直流侧过电流保护 额定电压应大于线路正常工作电压的有效值,即 VVUK UTFN 2 取 390V 额定电流:AII AVTFN 16)( 则选型为 RS3/20— 500。 过电流是晶闸管电路经常发生的故障,是造成器件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过电流保护应首先考虑。 造成晶闸管过电流的主要因素有: 电网电压波动太大,电动机轴上负载超过允许值,电路中管子误导通以及管子击穿短路简单游等。 快速熔断器保护是最简单有效的过流保护器件,与普通熔断器相比,具有快速熔断的特性,在通常的发生短路后,熔断时间小于 20ms,能保证在晶闸管损坏之前熔断自身 而断开故障点,避免过电流烧坏管子。 21 +~WUV 图 36 晶闸管过电流保护 快速熔断器的选择主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 ( 1) 快速熔断器的额定电压应大于线路正常工作电压的有效值,即 VVUKU UTFN 2 取 240V。 ( 2) 快速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应大于等于被保护晶闸管额定电流。 AII AVTFN 16)( 则选型为 RS3/20200. 触发 回路设计 晶闸管触发电路的作用是产生符合要求的门极触发脉冲,保证晶闸管在必要的时刻由阻断转为导通。 晶闸管触发电路往往包括触发时刻进行控制相位控制电路、触发脉冲的放大和输出环节。 触发脉冲的放大和输出环节中,晶闸管触发电路应满足下列要求: ( 1)触发脉冲的宽度应保证晶闸管可靠导通,三相全控桥式电路应采用宽于 60176。 或采用相隔 60176。 的双窄脉冲。 ( 2)触发脉冲应有足够的幅度,对户外寒冷场合,脉冲电流的幅度应增大为器件最大触发电流 3~ 5 倍,脉冲前沿的陡度也需增加,一般需达 1~2A∕ us。 ( 3)所提供 的触发脉冲应不超过晶闸管门极的电压、电流和功率定额,且在门极的伏安特性的可靠触发区域之内。 ( 4)应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温度稳定性及与主电路的电气隔离。 本设计 用到两组 三相全控桥整流电路中有六个晶闸管 ,触发顺序依次为: VT1— VT2— VT3— VT4— VT5— VT6,晶闸管必须严格按编号轮流导通, 6个触发脉冲相位依次相差 60O, 可以选用 3 个 KJ004 集成块和一个 KJ041 集 22 成块,即可形成六路双脉冲,再由六个晶体管进行脉冲放大,就可以构成三相全控桥整流电路的集成触发电路。 电路如图 37。 (1~ 3脚为 6路 单脉冲输入)(15 ~10 脚为6 路双脉冲输出)至V T 1至V T 2至V T 3至V T 4至V T 5至V T 6。配合控制有环流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长度应为其宽度的(B)倍,四面施焊。 (A)1;(B)2;(C)3;(D)4。 Lc4A1138钳工操作锯割时,一般情况往复速度以每分钟(C)为宜,锯软材料时可快些,锯硬材料时可慢些。 (A)10~30次;(B)20~40次;(C)30~50次;(D)≥40~60次。 Lc4A1139质量管理中,废品率下降,说明了(C)的提高。 (A)工作条件;(B)设备条件;(C)工作质量;(D)工作报酬。
展文明施工、环保施工劳动竞赛,建立奖罚制度,用经济手段推动施工期环境管理的深入开展。 5)施工过程中若发生污染事故,应视情况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或消除污染影响。 6)建立施工环保档案,将环保日常管理工作的自查记录和各主管理部门的检查、审核记录一并归档,工程完工后作为竣工环境审核的资料移交给甲方。 7)对分项分部工程衔接处的环保工作要明确分工,各作业工区的环保工作分工和交接要有 记录,每个工序
kV 长福Ⅱ回 2环网柜。 改后原 T 接在 XX 线、长福Ⅰ回、长福Ⅱ回杆塔的支路电缆及联络电缆均改接至新建对应的环网柜。 会审单位 会审人员及意见 会审时间 设 计部门 项目责任部门 配电工程初设图会审单 工程项目名称 XX路( XX至南环路)缆化改造工程( XX至东港路部分) 立项依据 工程性质 会审地点 概算资金 (万元) 工程概况: 将 XX 线 43至
范的填写和操作。 “危险预知卡”必须对照点检方提供的“安全交底书”和现场实际情况编制危险预知卡,做到一一对应,内容只能多,不能少,危险预知卡的防范措施必须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每项对策措施必须落实责任人,“危险预知卡”内容要向每个作业人员交底,全体施工人员确认签字,必须作到人人知晓,防止弄虚作假、走过场。 3)、一个项目的“安全确认书”、“危险预知卡”、“安全交底书”等手续必须放在一起,以备查验
JGJ332020 2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20 22 《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 JGJ882020 23 《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 JGJ1302020 24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JGJ82020 25 《建设 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程》 GB501942020 26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GB/T503262020 27
,不要造成违约和对方索赔的条件。 施工中主动做好外部协调、配合工作,避免造成索赔。 20 工程变更、设计修改要慎重,事前应进行技术经济合理性分析。 严格经费签证。 凡涉及经济费用支出的停窝工签证、用工证、使用机械签证等的签证,项目总监理工程师最后核签并报请建设单位批准后方才有效。 按合同规定,及时对已完工程进行计量验方,不要造成未经监理验方认可就承认其完成数量的被动局面。 按合同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