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分析_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14 XXX 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 1 一、绪 论 (一)研究背景 当前,我国企业的兴衰胜败、生死存亡,取决于其自身改革的成败,其自身改革的成败,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素质及其积极作用的发挥,而企业高层经理人员积极作用的发挥,又与有一个好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有极大关系。 因此 ,我国必须探索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和行之有效的企业高管的激励约束机制。 在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 ,首先应明确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确立政府在高管激励约束机制中的地位和作用。 其次 ,在激励机制方面应尽快改革报酬激励制度 ,如建立年薪制、股票期权 制及退休金计划等 ,同时 ,不可忽视精神激励对于高管的作用。 最后 ,在约束机制方面应强化企业内部约束机制的作用 ,利用现代企业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利用银行和职工持股 ,同时建立严格规范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来约束高管的行为。 除企业内部约束机制外 ,经理市场、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以及社会中介组织都可以构成对企业经营者的外部间接约束。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建立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激励机制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并发挥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主观积极性,保障企业出资者的合法权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使企业的出资者得到最高的收益。 为了使企业的激励机制能够达到这样的目的,还有必要建立起与激励机制相应的企业约束机制。 建立健全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也是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攻坚的重要突破口。 所谓激励和约束,是指运用政策、市场力量、产权力量、企业机制等因素去影响和制约经营管理者的行为和业绩。 经营管理人员的激励与约束可分为四种:产权激励约束、市场激励约束、政府激励约束、企业激励约束。 产权激励约束是通过确立经营者与经营业绩的所有权关系来推动的,市场激励约束是通过市场力量来推动的,政府激励约束是通过政府力 量来推动的,企业激励约束是由企业内部推动的。 以上四种激励约束机制互相作用,构成了一个经营管理人员的激励约束系统。 一个经营者的行为、业绩如何,除了本身的能力之外,很大程度上是由经营管理人员的激励约束系统是否有效所决定。 目前,我国在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两方面,都存在着力度不够、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问题。 XXX 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 2 二、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基本内容 我国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有效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要坚持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在准确了解、科学分析我国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需要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企 业情况,借鉴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逐渐探索出一套有效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 (一)激励机制 建立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应遵循的原则是:经营者收入与企业经营业绩挂钩,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 有效的激励机制应包括三个方面: 一般而言,企业的高层经理人员的报酬由固定工资、奖金、股票和股票期权构成。 其中工资是稳定可靠的收入,没有风险,起到基本的保障作用,但激励作用不大;奖金与其经营业绩紧密相关,有一定的风险,也有较强的激励作用,但易引发经理的短期化行为;股票和股票期权使经 理享有一定的剩余索取权,激励作用最大,风险也大。 与企业所有者具有剩余索取权相对应,经理人员具有经营控制权。 而经营控制权不仅给经理人员带来地位方面的心理满足,而且使得经理人具有职位特权,享受职位消费,给经理人员带来正规报酬激励以外的物质利益满足。 因而,根据企业业绩决定控制权的授予与否、何时授予、授予多少,就形成了一种激励机制。 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 对于企业高层经理人员而言,一般非常注重自己长期职业生涯中的声誉。 强烈的事业成就欲以及由事业成功而得到的良好的职业声誉、社会荣誉 及地位,是激励经理人员努力工作的重要因素。 (二)约束机制 经营者的约束,是指为经营者设置行为规则,违背这个规则就会受到惩罚。 约束机制具有界定经营者行为、维护经济活动秩序的功能,是企业运行、市场活动等不可缺少的机制条件。 发达的市场经济中,解决因两权分离而产生的经营者目标与所有者目标之间的矛盾,促使经营者大体上按所有者的意旨行事,主要是依靠充分竞争的市场机制完成的。 职业风险机制是在两权分离条件下,股东 (所有者 )约束经理为企业资产增值XXX 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 3 而努力的重要约束机制。 职业的安全是经营者首要的 效用目标。 企业预算约束软化,使得国有企业处处依赖国家,不能完全按市场竞争的方式生存和发展,不能成为真正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 要使国有企业成为与其他经济成份的企业对等的竞争主体,必须硬化国有企业的预算约束。 现代公司制企业存在法人治理结构。 这种权力制衡机制体现了所有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对企业高层经理人员的要求,形成了企业高层经理人员的组织监督约束机制。 这种约束既表现为诸如《公司法》之类的法律约束,也表现为公司章程、内部管理制度等管理约束。 企业经营管 理人员行为一般受到企业家市场、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三方面竞争的约束:企业家市场的优胜劣汰竞争机制保持了企业经营者的危机感;资本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及企业的市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高层经营管理人员的能力和努力程度,而资本市场的兼并破产及接管机制直接危及企业高层经理的控制权;产品市场竞争的失败,直接反映企业的财务收益率,与报酬激励机制直接相关。 XXX 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 4 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之间的关系 建立健全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也是当前我国企业改革攻坚的重要突破口。 所 谓激励和约束,是指运用政策、市场力量、产权力量、企业机制等因素去影响和制约经营管理者的行为和业绩。 经营管理人员的激励与约束可分为四种:产权激励约束、市场激励约束、政府激励约束、企业激励约束。 (一)产权激励与约束机制 从产权角度看市场经济,就是个人或经济组织以自己的财产或经济利益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从企业经营来说,产权应是企业内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内部动力机制。 但是企业中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其产权安排具有这样的特征:它存在着全体公民委托政府、委托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委托经营者等多层委托代理关系,所有者的缺位 使企业产权关系模糊。 这些特征决定了企业改革及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关键点在于,设法把企业资本的责权利最大限度地量化、法律化为产权代表和经营者的责权利。 这样,企业经营者的产权激励约束就成为外在因素了。 这里主要涉及两个层面上的产权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一是产权对所有者的约束,二是产权对经营者的激励约束。 这两个层面正是通过所确者对经营者的激励约束联系起来的。 (二)市场激励与约束机制 现代企业制度中对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不是一种孤立的制度现象,其形成运作有赖于其他制度条件的配合。 平等竞争的市场机制就是经营者行为和业绩最 重要的外部条件。 所有者、消费者通过竞争性的价格机制传达他们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评价,同时保护他们自身的利益。 经营者通过市场进行企业资本的运营,市场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包括:资本市场能对经营者施加压力,保证企业的经营以实现企业利益最大为目标;产品市场能给经营者压力,有利于对经营者的控制;竞争性的经营者市场也有利于对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兼并市场的外部监督机制对经营者的经营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但是我国目前存在着市场发育不健全及信息不全等问题,很难保证企业、经营者之间的信息对称、政策平等和公平竞争。 因此我国要健全 市场体系,特别是建立经营者市场的联运机制。 首先是建立经营者市场、产品市场、资本市场的配套运作,这样才能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其次是形成健全的市场中介组织。 它是产权交易、经营评价、代理关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