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粉葛生产栽培技术规程(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施复合肥(氮 :磷 :钾 =15:15:15,下同) ~ 10kg;第 2 次结合搭架引蔓,每667m2施复合肥 30kg~ 40kg;第 3 次以腐熟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每 667m2施腐熟鸡粪 200kg,复合肥 20kg;在生长中后期喷施 2次~ 3 次 %的磷酸二氢钾叶面肥。 中耕除草与培土 春秋两季结合追肥,各 中耕除草 1 次。 前期做好穴内除草浅松穴土工作;块根膨大期,应减少用农具在穴盘附近除草及松土,可采用人工拔除。 留葛后,应及时铲除杂草和培土。 搭架引蔓 当苗生长至 70cm~ 80cm 长时,及时引蔓上架。 每隔 2m~ 3m 立 1 根木柱,柱间用铁丝连接 ,引蔓上架。 引蔓应在天气晴朗、无风的下午进行。 植株调整 一般以种芽长出来的枝条作为主蔓,若主蔓顶芽受损,选择最近顶部所分生出来的侧枝作为主蔓,同 时,及早将所有的侧枝摘掉。 葛苗长至 100cm 左右时,把侧枝及主蔓上的侧枝全部摘除,集中养分供主蔓生长,藤蔓长到 200cm 左右时,剪去嫩梢,以促进分枝长叶,增强光合作用,促进块根膨大。 生长后期应及时剪除弱枝、过密枝、病虫枝。 5 定留葛 6月底 7 月初,当葛苗的叶片颜色由浅绿色转为深绿、块根长大至手指大小时,应进行定留葛。 具体做法是:挖开植株基部土堆,露出根基部 10天~ 15 天。 选留 2 条~ 3 条较粗壮、大小较接近、形好不开叉、直立的块根,其余的割除,并将选留块根上的横生侧根割除,然后覆土。 定留葛时间在晴天的 下午进行。 水分管理 全生长期间保持土壤湿润,勿积水。 6 病虫害防治 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掌握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提倡物理防治相结合”的原则。 严格执行 GB428 GB/T8321 标准。 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应交替使用或混用。 严格执行农药使用的安全间隔期(附录 A)。 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害有锈病、枯萎病;主要虫害有红蜘蛛、金龟子、斜纹夜蛾。无公害粉葛生产栽培技术规程(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电阻上消耗的电功率。 从串极电机的运行过程来看,如果改变第二台电机外接电阻的阻值,消耗在其上的滑差功率就会发生变化。 在 NP 一定的前提下,机组的转差率将发生变化,电机转速随之发生改变。 由于电机采用这种串极方法时可以取消滑环和电刷,并在一定范围内调速,人们曾经将两台电机的定转子安装在同一机座内,使串极电机从外观上看是一台电机从而减小机 组的体积和提高运行性能,以 Hunt 和 Creedy
第 2 页 共 3 页 经甲方确认后,甲方愿意更换或退还该批不合格货物,但乙方有义务提供存在质量问题的物 证,如卷号、断头等,以利于甲方追寻检测。 ,一致同意由国家有色金属监督检验中心作鉴定,该鉴定对双方都具有约束力,质量如不符合合同约定,鉴定费由甲方支付;反之由乙方支付。 十一、特别约定: ,如有变更需经双方协商一致后,方可发生效力。 (如地震、海啸、台风等 ),应及时通知对方
设计在窑尾将抽热风收集用于干燥,节能减排,倡导洁净生产,优化工作环境。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2 设计任务书及原始资料 2 2 设计任务书及原始资料 (一)设计任务 题目:日产 万 m2抛光砖辊道窑设计 (二)原始数据 坯料组成: SiO2 Al2O3 CaO MgO Fe2O3 K2O Na2O 产品规格: 600 600 10mm 入窑水分: 1% 产品合 格率: 95%
7。 材料、机具、设备供应保证的应急措施 材料方面 各阶段施工半月前,现场材料组,尤其是采购人员需与甲方一起落实好厂家货源,采用“货比三家” 比质、比价、比服务的原则进行,特别是结构所用钢材、水泥一律采用大厂材料,确保工程质量。 一旦出现短缺,应立即另找第二家或第三家,如还有困难时可与公司物资供应分公司联系,启动多年来形成的多渠道物资供应网络。 砂、石、砌块、砖等地材受季节性变化经常影响正常施工
土石方工程 路基清表及挖一般土方 清表 +挖方 = 挖弃淤泥 8700 m3 余土弃运 8700m3 人行道 及绿岛 回填 素 方 中心绿岛 +人行道绿岛 = m3 路基回填 6%石灰土 河塘回填 5%水泥土 15950 m3 挖沟槽土方 6m以内 + 2m以内 = 绿岛盲 沟回填素土 m3 沟槽回填 6%石灰土 箱涵基坑挖土方 基坑回填 6%石灰土 缺方内运 运河南路延伸 Ⅱ 标段工程
班前活动主要以班前安全交底活动为主,其也是安全教育的主要形式,有利于增强安全意识,克服短期行为危害。 一、 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每班前都必须进行班前安全交底活动。 二、 针对当班作业内容、作业环境、作业特点、作业人员组织班前交底。 三、 班前交底的主要内容: ( 1) 当班作业内容、环境、特点。 ( 2) 当班作业条件采取的安全措施。 ( 3) 确保联保互关系和责任。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