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医学院讲稿(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情监测的指标。 • ( 5) 血浆胰岛素 C肽测定 : • ①评价了解胰岛 β细胞功能。 • ②指导治疗(根据胰岛素, C肽水平,考虑选择 哪类药物治疗)。 • ( 6)其他: • ①血脂代谢异常。 • ②合并肾病时,肾功能检查异常。 • ③酮症酸中毒时,电解质、酸碱平衡异常。 诊断、鉴别诊断 • 单纯空腹血糖正常不能排除糖尿病的可能性,应查餐后血糖,餐后高血糖在糖尿病的诊断、糖尿病治疗目标以及慢性并发症发病机制上的重要性日益受到注视。 • ( 1)诊断标准: • ① FPG分类: FPG< ,正常血糖; ≤FPG< ,空腹血糖过高 IFG; FPG≥,糖尿病(需再次重复)。 • ② 2小时 PG分类: PG< ,正常; ≤PG< ,糖耐量异常( IGT); PG≥,糖尿病(需再次重复)。 • ③ 糖尿病诊断标准: • ⅰ .症状 +随机血糖 ≥。 • ⅱ . FPG≥。 • ⅲ . 餐后 2h血糖 ≥。 • (OCTT) • ⅳ . 症状不典型者需另一天再次证实。 诊断时应注意  除非有显著高血糖伴急性代谢失代偿或明显症状,否则应在另一日重复试验以确认符合诊断标准;  血糖为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静脉血浆葡萄糖  随机是指任何时候,无须考虑与进餐的关系  空腹指无能量摄入至少 8小时  随机血糖不能用于诊断 IGT 和 IFG  应激状态(感染、创伤、手术等)后应复查血糖  药物对糖耐量的影响:噻嗪类和攀利尿剂、糖皮质激素、口服避孕药、阿斯匹林、三环抗抑郁药等。  继发性糖尿病:肢端肥大症、库欣综合症、嗜铬细胞瘤等。 • ( 2) 鉴别诊断 • ① 肾性糖尿病:肾糖 阈降低所致,尿 治 疗  教育  运动  饮食  药物  监测 糖尿病控制目标 ( 2020亚太地区) 理想 一般 差 血糖 空腹 ~ ≤ > 非空腹 ~ ≤ > GHbA1c < % %~% > % 血压 < 130/80 >左 ~ <右 > 140/90 BMI 男 < 25 < 27 ≥27 女 < 24 < 26 ≥26 TC < ≥ ≥ HDLC > ~ < TG < < ≤ LDLC < ~ > 教 育 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的口号: “ 通过教育来减少无知的代价 ” Let’s Decrease the Price of Ignorance with Education  糖尿病基本知识、治疗控制要求、用药注意事项、胰岛素注射技术等。  病人和家属都应接受教育 运 动  运动可以增强体质,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对葡萄糖的利用。  运动需因人而异,持之以恒。 饮 食  最基本的治疗措施,长期严格执行。  总热卡及营养成分需适应生理要求,提倡高纤维饮食,个体化、多样化、规律化。  总热卡:理想体重( kg) =身高( cm) 100 休息 25~30千卡 /轻 30~35/中 35~40/重 40以上。  碳水化合物:占总热卡 50~60%。  蛋白质: 占总热卡 15%以内,动物占 1/3以上。 按 ~ (成人 ),~(儿童 /孕妇 /消瘦 ),~(肾病 )。  脂肪:占总热卡约 30%。 口服降糖药 Oral Hypoglycemic drugs  促胰岛素分泌剂 磺脲类药物 非磺脲类药物:瑞格列奈(诺和龙)  双胍类药物 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 胰岛素增敏剂 磺脲类药物  作用机制 1)刺激胰岛素释放 ,不刺激其合成 2)增强胰岛 细胞对刺激物的敏感性 3)外周作用 : 使肝糖原合成增多 ,分解减少 ; 通过对靶组织受体水平或受体后作用 , 使周围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增强。  副作用:消化道、肝肾毒性、血液、皮肤、低血糖 剂量 (mg)半衰期 (h) 作用持续 (h) 最大剂量 (mg) 代谢产物 第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