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青浦支行装修项目施工方案_-(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度大 20mm。 4)钉倒刺板条:沿房间四周踢脚边缘,将倒 刺板条牢固钉在地面基层上,倒刺板条应距踢脚 8~10mm。 5)铺衬垫:将衬垫采用点粘法粘在地面基层上,要离开倒刺板 10mm左右。 6)铺设地毯:先将地毯的一条长边固定在倒刺板上,毛边掩到踢脚板下,用地毯撑子拉伸地毯,直到拉平为止;然后将另一端固定在另一边的倒刺板上,掩好毛边到踢脚板下。 一个方向拉伸完,再进行另一个方向的拉伸,直到四个边都固定在倒刺板上。 在边长较长的时候,应多人同时操作,拉伸完毕时应确保地 毯的图案无扭曲变形。 7)铺活动地毯时应先在房间中间按照十字线铺设控制块,之后按照十字控制检验地毯质量 基底处理 技术交底 准备机具设备 地毯剪裁 弹线套方、分格定位 钉倒刺板条 铺衬垫 铺地毯 细部位收口 检查验收 11 块向四周铺设。 大面积铺贴时应分段、分部位铺贴。 如设计有图案要求时,应按照设计图案弹出准确分格线,并做好标记上,防止差错。 8)当地毯需要接长时,应采用缝合或烫带粘结(无衬垫时)的方式,缝合应在铺设前写成,烫带粘结应在铺设的过程中进行,接缝处应与周边无明显差异。 9)细部收口:地毯与其他地面材料交接处和门口等部位,应做收口处理。 质量标准 ⑴主控项目 1)地毯应符合的要求。 2)地毯表面应平服、拼缝处缝合粘贴牢固、严密平整、图案吻合。 3)检验方法:同 GB50209-- 20xx。 ⑵一般项目 1)地毯面层不应起鼓 、起皱、翘边、巻边、显拼缝和露线,无毛边,绒面毛顺光一致,毯面干净,无污染和损伤。 2)地毯同其他面层连接处、收口处和墙边、柱子周围应顺直、压紧。 3)地毯面层的允许偏差应符合 GB50209— 20xx 表中 的规定。 4)检验方法:同 GB50209— 20xx 的检验方法及其中表 的规定相同。 成品保护 ⑴地毯进场应尽量随进随铺,库存时要防潮、防雨、防踩踏和重压。 ⑵铺设时和铺设完毕应及时清理毯头、倒刺板条段、钉子等散落物,严格防止将其铺入毯下。 ⑶地毯面导完工后应将房间关门上锁,避免受 污染破坏。 ⑷后续工种在地毯面层上需要上人时,必须带鞋套或者是专用鞋,严禁在地毯上进行其他各种施工操作。 ,先打线槽 ,同时焊吊杆。 施工前,要先确定标高及灯具、开关插座、模块插孔的位置,施工期间注意与其他工种的配合。 操水平、弹线→焊吊杆→开槽→布管→穿线→电线接头焊接→仪表检测→灯具及开关插座安装 12 要求灯具排列整齐稳固,开关插座横平竖直,电线锡焊牢固,非接线盒不得有接头,接地电阻小于 4 欧, 电线截面积不得大于线管截面积 40%,分线盒两端电线铁管应以钢筋跨接。 三、 施工组织管理措施 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施工进度计划 装饰工序大体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 室外作业,第二层次是室内装修的基层 作业,第三层次是面层及设备安装,在正常装修施工时,必须保证这三个层次没有大的穿插施工。 ⑴编制并执行时间周期进度计划,包括年、月、周施工进度计划,以短期计划落实调整并实施长期计划。 ⑵加强进度过程控制,跟踪监督、记录实际进度,同时加强分包进度控制,分包进度应符合总进度 要求。 施工进度计划的检查 根据由业主监理、总包、安装及专业单位的现场协调会,检查各单位进度完成情况施工质量情况,找出影响工期的原因,采取相应补救措施,并安排下周工程进度和解决急需落实的问题;解决现场存在的人力、物力、资金等方面的问题。 施工进度计划的调整 ⑴施工进度计划在整个过程中进行动态调整 ,其依据是施工进度计划的检查结果,调整内容包括:施工内容、工程量、起止时间、持续时间、工作关系和资源供应。 ⑵项目部成立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栋号长、施工员、班组长组成的工期实施网络,层层定量、 定时、定位下达计划任务,及时调整和补充速度快慢的应急措施,确保阶段进度计划进行。 进度计划保证措施 ⑴劳动力的管理保证措施 项目部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向公司提交劳动力需求报告,包括所需人员的数量和进场日期,调动技术好的能打硬仗的劳务班组到本项目施工,尽量做到合理的流入和流出,尽量减少窝工、怠工现象。 装修阶段应加强对分包队伍特别是业 13 主指定分包队伍的管理,做到劳动力和工序安排的和谐统一。 ⑵ 施工材料供应的保证措施: 1)项目应逐月编制材料进场计划,并及时报 公司材料科,做到事先有计划,计划得落实。 2)本工程施工主要材料由 公司材料科统一调度供应,如发生材料供求矛盾时,由 公司材料科配合项目在公司范围内进行调度。 3)材料进场应及时提供材料质保书和合格证明。 主要材料的进场日期应比使用时间提早 37天,以便抽样送验,只有在检测报告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⑶ 施工组织技术措施 1)首先制定准备工作计划,划分技术责任单元,落实到人头。 2)组织有关施工技术人员认真熟悉图纸,充分领会设计意图,增加对图纸的熟悉程度。 3)进行施工方案 标准化交底及操作技术指导,提高施工操作的熟练程度。 4)进行层层技术交底,让每个施工技术人员领会施工总体方案及细部处理措施,让操作工作明确质量标准及工期要求,做到定性、定量管理。 5)编制详细的标准层及总控制网络计划,采用网络计划技术控制关键工序的时间,从而达到控制分段工期的目标。 6)采用信息管理方法,加快信息传递处理速度,实现工期的动态调整,并对关键线路上的关键工序进行时间控制,确保工期的实现。 施工现场质量及保证措施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⑴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的质量控制要求是:一要使施工顺序、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等保证质量,二要进行技术经济比 较,使质量既好,经济效果也好。 ⑵通过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使施工人员了解设计意图、纠正和减少设计差错,消灭图纸中的质量隐患作好记录。 ⑶采购和分包方质量控制:对采购的产品应根据验证要求进行供方现场验证,并在采购中对质量要求事先作出规定。 对分包方应通过分包合同对分包服务进行动态控制,通过栋号和总包管理部的双向管理,使分包在质量、进度和安全文明施工上,都能满足业主的要求。 ⑷质量教育和培训:通过质量教育培训,增强质量意识和顾客意识,使全体 14 员工具有所从事的质量工作要求的能力,通过考试或实际操作等方式检查培训班的有效 性。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⑴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内容有以下几点: 工艺技术交底、材料的质量控制、环境、计量、工序、特殊过程、工程变更,质量事故处理等。 ⑵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要求 1)技术交底:必须严格遵循有关规范标准要求,对每道工序都要进行交底, 交底时间必须在各工序开始前,交底应口头和书面同时进行;交底内容包括:操作工艺、质量要求、安 全、文明施工及成品保护要求,对于甲方指定分包可以只省去对操作方法 的交底。 双方交底资料按 ISO9001 标准进行有效控制。 2)通过实践不断改进施工方案 ,对施工方案优化, 进行通病防治、质量攻 关,以减少渗漏、裂缝等质量通病。 ⑶ 材料的质量控制: 1)对供方质量及数量保证能力进行评定:材料供应的表现,如质量、交货 期等;供方质量管理体系对按期供货的保证能力;供货方交付材料后的服务和支持能力;价格和履约能力,根据评定确定合格供应商,并及时向业主反映。 2)建立材料管理制度,减少材料的变质、损失:对材料的采购、加工、运 输、贮存建立一整套管理制度,加快材料周转,减少库存量。 3)对原材料、半成品、购配件进行标识:按型号、品种,分区堆放,予以 标识; 4)标识应具备可追溯性,应标明 其规格、产地、日期、批号、加工过程、 施工部位。 5)加强材料检查验收: a) 用于工程的主材,应具有质保书和复试报告,凡未经检查或不合格 的原材料不得用于工程。 b) 甲供料质量控制:对甲供料应对其进行专门的标识,进场时应进行 验证。 ⑷关键过程的控制: 1)质量控制点设置原则: 15 a) 对各施工工序进行全面分析,凡对工程的安全和使用功能有直接影响的关键设立控制点,如墙面抹灰、卫生间防水,吊顶龙骨和吊顶封板等; b) 对下道工序有较大影响的上道工序设立控制点如吊顶等 ; c) 对质量不稳定,经常出现不良品的工序设立控制点如抹灰工程、吊顶的 防裂缝措施。 2)质量控制点的管理: a) 在操作人员上岗前,现场 质量员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明确工艺要求、质量要求、操作要求;在施工中如发现控制点有异常应立即分析原因,采取有效对策时进行整改。 b) 下道工序施工前,必须对前一道工序的成品进行验收,发现的问题应及时通知其整改,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原则上前道工序被视为无问题,不再承担责任,但对于因工序特点导致验收时未发现问题而后道工序施工一段时间后才出现问题的将本着科学的原则进行解决。 c) 在各关键工序施工过程中,应着重对其通病进行重点控制,如墙面和天面的裂缝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