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20mm 玄武岩机制碎石。 配成连续级配的比例为: 5~10mm 占 30%, 10~ 20mm 占 70%。 施工配合比为 1∶ ∶ ∶ ∶ (水泥∶砂∶碎石∶水∶泵送剂),考虑到本桥混凝土输送水平、垂直运输距离较大,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存在坍落度损失的问题,为了确保混凝土可泵性,坍落度一般控制在 19 左右。 ( 5)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拌合前对拌合楼及相关计量器进行校核,严格控制上料误差; 提前将每盘混凝土需要泵送剂定量分袋,每盘投放;原材料含水量因天气等因素发生改变时,及时抽样测试,及时调整配合比。 混凝土拌合时分次投料,投料顺序为:砂→水泥→碎石→泵送剂→水。 每盘混凝土拌合时间不少于 3min,不定时从出料口、浇筑点取样测量坍落度,并 根据坍落度反向控制加水量。 混凝土浇筑时采取水平移动,向拱顶方向推进,上下分层的方法浇筑,即首先浇筑 1~ 长的底板,再浇筑腹板,循环作业。 浇筑第二环混凝土时则是先浇筑 1~ 长的腹板,再浇筑顶板,斜向分层。 浇筑拱脚混凝土前,要将其与拱座的新旧混凝土接合处凿毛,冲刷干净,并用水湿润再布薄薄的一层 1: 1 水泥砂浆;拱圈预留间隔槽中混凝土,应待所有各分段混凝土均灌注完毕,且其相邻段混凝土强度达到 70%后方可灌筑,灌筑前要将分段混凝土表面凿毛冲净,残留混凝土清理干净后绑扎钢筋,立好模板。 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入模后开始振捣,标准为混凝土不下沉,表面气泡消散。 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振动棒移动间距宜为 40cm 左右,振捣时间宜为 15~ 30s。 不得过振或漏振,避免混凝土产生离析。 振动棒要快插慢拔,垂直插入混凝土内,并要插入前一层混凝土中 5cm 左右,以保证新浇筑和先浇筑的混凝土良好结合,同时避免出现气泡。 18 混凝土泵送: 混凝土施工前,有关的泵送设备应全面检修和保养,以确保连续泵送。 泵送混凝土前要用 1m3 左右 1∶ 1 的水泥砂浆润滑管道,水泥砂浆应泵出模外。 开始泵送时,混凝土泵应处于慢速、匀速并随时可反泵的状 态,待各方面情况正常后再转入正常泵送。 正常泵送时,泵送要连续进行,尽量不停顿,遇有运转不正常的情况,可放慢泵送速度。 混凝土供应不及时时,可降低泵送速度,要保持连续泵送,但慢速泵送时间不能超过从搅拌到浇筑的允许连续时间,否则作废料处理。 混凝土停泵时,料斗内应保留足够的混凝土,作为间隔推动管路内混凝土之用。 短时间停泵,再运转时要注意观察压力表,逐渐过渡正常泵送;长时间停泵,应每隔 2~ 3min 开泵一次,使泵正常运转和反转各两个冲程,以防止混凝土假凝堵管,同时开动料斗中的搅拌器,使之搅拌 3~ 4 转,以防止混凝 土离析,但不宜连续进行搅拌。 在泵送过程中,应注意料斗内的混凝土量,应保持混凝土面不低于上口 20cm,否则不但吸入效率低,而且易吸入空气形成堵塞。 若吸入空气,逆流增多时,宜进行反泵将混凝土反吸到料斗内,排除空气后再进行正常泵送。 混凝土的养护 由于拱圈为高标号泵送混凝土,水泥用量多,坍落度大,极易遇风表面干裂。 混凝土浇筑完后应及时覆盖洒水养护;冬季采用蒸气养护。 ( 6)拱圈合拢 拱圈通过从拱顶至拱脚浇筑预留槽达到合拢目的,拱圈预留间隔槽中的混凝土,应待所有各分段混凝土均灌筑完毕,且其二邻段混凝土强度达到 70%后方可灌筑,预留槽 C50 微膨胀混凝土浇筑前,应将两端混凝土表面凿毛外露出粗骨料,清洗干净,浇筑前充分湿润。 拱脚合拢时,选在拱身混凝土的温度已冷却至设计规定的封顶合拢温度时( 8176。 C),方可进行浇筑。 5.施工注意事项 如图 8 所示,由于每个拱箱段位于拱弧曲面上,其自身受力体系为: 自重 G,模板支撑力 N,摩擦力 Fo,当 tana>μ 时(μ 为拱箱与模板之间的摩擦系数,实验平均值为 ,规范取 ,为安全起见计算时取 ),拱箱段有下滑趋势。 第①拱箱段支撑于拱座, 拱顶第⑦段两侧对称平衡,均不考 虑下滑力。 经计算,⑤、⑥段倾角较小,满足拱箱段自身平衡,②、③、④段有下滑趋向,计算结果见表 3: 表 3 各工况支撑点最大支撑力计算表 19 第 1 间隔槽 所需支撑力 第 2 间隔槽 所需支撑力 第 3 间隔槽 所需支撑力 浇筑第 ② 段底板 浇筑第 ② 段顶板 浇筑第 ③ 段底板 浇筑第 ③ 段顶板 浇筑第 ④ 段底板 浇筑第 ④ 段顶板 根据各点支撑力大小和施工便利 ,我们采用在第一个后浇缝设置 8 根Ι 32a 工字钢 ,第二个后浇缝设置 8 根Ι 16a 工字钢 ,在第三个后浇缝设置 4 根Ι 16a 工字钢来分别支撑②、③、④箱段 ,防止下滑。 第一节 支架卸落 主拱圈混凝土最低强度达到设计的 90%后,即进行主拱圈脱架。 由于拱架设计中采用可调托撑来调整标高和落架,落架点多达 5600 个之多,落架施工技术难度大。 根据计算分析,确定卸架原则:横桥向必须同时均匀卸落,在纵桥向从拱顶向拱脚逐排卸落,并保持拱顶两侧对称同步进行。 各落架点卸落总量计算: 落架步骤 许沟大桥的拱架设计中采用了碗扣式支架顶端设可调托撑,用以调整标高和落架,那么上、下半幅拱圈落架点各多达 2800 个点(每排横向 10 个可调托撑,纵向共 280 排),对于如此多的落架点,就不可能达到各点同步均匀地卸落。 为了获得一种合理的卸架顺序,我们将拱架与主拱圈组成的复合体系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比较,确定了落架方案。 20 支架卸落在横桥向必须同时均匀卸落,在纵桥向从拱顶向拱脚逐排卸落,并保持左右两侧同步对称进行。 根据这个原则制定施工支架卸落程序如下( 图 9): 第一步:卸落拱顶第 4 号军用墩至第 5 号军用墩范围内的支架, 125~ 133 号杆卸落量 3cm。 卸落第 3 号(第 5 号)军用墩至第 4 号(第 6 号)军用墩范围内的支架, 110~ 124 号杆卸落量 2cm, 100~ 109 号杆卸落量 1cm。 第二步:再次卸落拱顶第 4 号军用墩至第 5 号军用墩范围内的支架, 125~ 133 号杆卸落量3cm。 再次卸落第 3 号(第 5 号)军用墩至第 4 号(第 6 号)军用墩范围内的支架, 110~124 号杆卸落量 2cm。 卸落第 1号(第 6 号)军用墩至第 3 号(第 8 号)军用墩 范围内的支架。 48~ 109 号杆卸落量 1cm。 第三步:从拱顶开始到拱脚全部卸落各立杆 ,卸落量均大于 3cm。 要求模板与主拱圈完全脱离。 支架拆卸 主拱圈脱架后,即进行支架拆卸,支架拆卸与拼装过程逆向,所用方法和设备一致。 第一节 拱上建筑施工 概况 本桥半幅拱上共有 12 个排架,其中 12 号排架立柱最高达 , 7 号最低,仅有垫梁,立柱高度超过 12m 时,每隔 10m 设有横系梁一道,立柱采用薄壁空心形式,东西两半拱上立柱壁厚不等,空心尺寸亦不尽相同。 施工方法 拱上 结构混凝土,在拱顶间隔槽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 30%以上方可灌筑。 立柱高度小于 10m 者,按常规方法,一次立模成型,浇筑混凝土即可,在此仅以 12 号排架为例,说明施工方法。 首先,按设计绑扎好垫梁钢筋,将立柱钢筋焊接在 B 型结点处钢板上,立模浇筑垫梁混凝土,在施工立柱钢筋时,应注意下料长度,宜制成长短不一,以避免钢筋连接时的焊接接头在同一截面。 21 第二步,接长立柱钢筋,立柱钢筋不宜太长,以配一定尺寸钢材一般为 9m )为宜,且应防止钢筋的倒伏,用脚手架钢管固定,立外模。 外模采用特制组合钢模,分为上下节,每节由四 块组成,每节高约 ,内模采用木模,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不再取出。 立好二节模板经检查合格后,即浇筑混凝土,混凝土采用输送泵输送,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第一次浇筑混凝土的高度至实心处即可。 第三步,采用同样方法,浇筑此排架另一立柱对应处。 第四步,立模浇筑实心和横系梁处混凝土,横系梁与立柱相接处模板经专门设计便于连接,横系梁的支架可支撑于垫梁上,利用普通钢管即可。 在施工过程中,空心变实心处,因不便于施工,采取预制块作底模板,与立柱混凝土浇筑为一体。 第五步,接长钢筋,依同种方法向上浇筑混凝土,直至盖梁底部。 在施工立柱时,立柱顶部需预埋螺栓或预留空洞,以作为盖梁悬臂部分支立模板用,盖梁模板支架考虑采用扁担梁上担工字钢梁组成,盖梁中部可支撑于横系梁上。 排架立柱施工顺序 ( 1)对称浇筑 6 号、 7 号垫梁; ( 2)对称浇筑 3 号、 10 号排架垫梁、立柱、盖梁; ( 3)对称浇筑 4 号、 9 号排架垫梁、立柱、盖梁; ( 4)对称浇筑 2 号、 11 号排架垫梁、立柱、盖梁; ( 5)对称浇筑 5 号、 8 号排架垫梁、立柱、盖梁; ( 6)对称浇筑 1 号、 12 号排架垫梁、立柱、盖梁。 第一节 拱上梁板架设 本桥 20m 及 空心板梁均在义马互通立交处预制场集中预制,由预制场经修筑好的路基拉至架设现场,施工步骤如下: 东西岸引桥梁的架设 引桥梁采用贝雷桁架拼组的双导梁架设,架梁顺序为: ( 1)平整台后基础,在桥头路基上拼装架桥机,再将架桥机推移至架设孔,推移时,纵移行车应置于导梁后端,以增加后端平衡重量,确保导梁不倾覆,导梁前端接近墩顶时,将前支点在墩顶垫实,固定 好架桥机。 ( 2)将预制空心板梁运到架桥机后跨内,两端同时起吊,将梁纵向移动至桥孔架设处,通过横移小车横向移动,将梁放在设计位置上。 ( 3)待第一 跨梁架设安装后,将纵移行车退至后端,再前移架桥机,重复上述工序,架设第二孔梁,依次类推,架设至交界墩处,即完成引桥梁的架设。 拱上部分梁的架设 根据原设计意图,拱上桥梁架设从拱跨中开始,向两边对称间隔架设。 由于没有使用缆索吊的可能性,在架梁时加载程序稍作改动,但总体原则不变。 架桥机型:由贝雷桥架节拚组的双导梁,自重 60t,架桥机整机纵移于铺设的钢轨上进行,轨道荷载240kg/m。 架梁顺序: ( 1)东西引桥架通后,安装二套架梁设备,分别于东西引桥向拱跨中逐孔对称安装 4 片空心梁。 空心板梁横桥向居 中布置。 ( 2)架桥机及后续梁片由架通的 4 片梁上运行。 22 ( 3)余下梁板按间隔架桥循序进行。 即 拱中第 7 跨空心板安装; 拱中第 9 跨空心板安装; 拱中第 11 跨空心板安装; 拱中第 8 跨空心板安装; 拱中第 10 跨空心板安装; 拱中第 13 跨空心板安装; 拱中第 12 跨空心板安装。 施工注意事项 ( 1)梁板安装前先在测设好中线、标高的墩台盖梁顶安放好支座垫块及橡胶支座,梁体就位前试放一次,检查梁底与支座的密贴情况,出现三条腿现象时用薄钢板调节,保证梁底与各支应密实无缝, 受力均衡。 ( 2)拱中跨架梁须按预定的顺序严格对称进行,不得随意架设; ( 3)架设过程中应对照设计提供的数据对控制截面内力、挠度进行监控; ( 4)每孔梁架设先中间,后两边; ( 5)注意伸缩缝处梁端有预埋件,有伸缩缝处梁与一般梁的不同及伸缩缝端的方向,避免不必要的返工; ( 6)拱上部分梁架设完毕后,测量拱圈坐标,与设计相对照。 第一节 桥面施工 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 1.防撞护栏 ( 1)首先放线确定护栏内侧边缘线,调整空心极梁预埋筋位置,绑扎焊接护栏钢筋,焊接时应注意钢筋顶面应保持水平 ,两侧应留有保护层厚度。 ( 2)模板安装 模板安装前检查梁顶标高,用砂浆将模板底调平,两模板内侧接缝应平顺,错位值不大于 2mm,两孔护栏间用 4cm 厚木模封端。 ( 3)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注意振捣,防止出现过振或漏振现象,避免蜂窝麻面现象。 2.桥面铺装 ( 1)连续缝施工 纵向连续缝施工时,先在缝隙间填塞浸油木条,再安装连续缝钢筋,连续缝连接钢筋制作从内到外依次为钢筋、涂普通防锈漆二层,缠玻璃丝布一层,涂 303 树脂胶一层,最外层缠塑料胶带一层,连续缝混凝土和铰缝混凝土一齐浇筑,浇筑铰缝时,铰缝下口用木条 堵住,再浇筑细石混凝土。 ( 2)防水混凝土施工 首先在护栏内侧定出混凝土面标高线,将桥面纵向分成 、 、 三条,标出中间 23 分隔线。 然后绑扎焊接桥面铺装层钢筋网,为保证铺装层钢筋网下保护层厚度,在网下垫同标高同厚度的砂浆垫块,钢筋网安装好以后,制作振动梁行走轨道。 先浇筑四条 20cm 宽的混凝土带,作为行走轨道,混凝土带顶面标高应严格控制,使其与桥面铺装混凝土层表面标高一致。 混凝土表面横坡通过行走轨道调整,浇筑时,振捣以平板振动器为主,插入式振动棒为辅,振好后再用振动梁振捣,用木抹抹平,最后用 滚筒抹平,混凝土施工时,应预留出伸缩缝安装位置。 3.伸缩缝安装 ( 1)清理顶留槽 安装前先清理梁端间预留槽内的杂质,修整槽口缝隙至设计尺寸,将梁顶和背墙顶凿毛,梁端与背墙间缝隙杂质清扫于净,整理预埋钢筋。 ( 2)安装准备 测量安装时温度,根据实测温度,计算伸缩缝安装时的宽度值,并在两侧护栏上做好施工安装标志。 ( 3)伸缩缝安装就位 就位时 :伸缩装置的中心线与桥梁中心线应重合,偏差不超过 10mm,伸缩装置的变化值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