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水利专题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资源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水利基础设施现状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实现云南水利改革发展新跨越,为推进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提供坚实的水利保障。 (二)发展目标 城乡供水安全保障水平显著提高。 健全水资源配置体系,初步形成水资源合理配置格局。 力争新增蓄水库容 27亿立方米,新增总供水能力 31 亿立方米,总库容达到 138亿立方米以上,水利工程年供水能力达到 188亿立方米以上,水资源开 发利用率提高到 9%。 有效缓解经济社会发展供需水矛盾,初步形成与农业产业化、城镇化、新型工业化相适应的城乡供水安全保障体系。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 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提高农村集中式供水受益人口比例。 山区半山区农村生产用水基本保障。 完成 70%以上的大型灌区和 50%以上的重点中型灌区骨干工程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 新增有效灌溉面积 400 万亩。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常用耕地面积的45%左右。 防洪抗旱减灾综合体系进一步完善。 大江大河防洪体系基本建成。 重点地区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基本完成,重点城市和防洪保 护区防洪能力明显提高。 基本消除现有病险水库和中型病险水闸安全隐患。 山洪灾害防治区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基本建立。 干旱易发区、重要城市、粮食主产区应急备用供水能力不断提高。 防汛抗旱应急能力进一步增强。 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管理取得突破。 以公共财政为主渠道的稳定增长的水利投融资体制基本形成。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完成。 水利工程良性运行与管护机制基本健全。 初步建立符合云南实际的水资源节约和合理配置的水价形成机制。 初步建立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基本 形成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体系。 逐步建立起水资源和水生态补偿机制。 三、重点任务 加强重点骨干水源工程建设。 抢抓国家重视西南地区水源建设重大机遇,大中小型水库并举,蓄引提调结合 , 全面推进重点水源工程建设,提高水调蓄能力和城乡供水、农田灌溉保证率。 到 2020 年, 西南五省重点水源工程近期建设规划 项目基本建成并发挥效益。 加快重点区域跨流域引调水工程建设。 加快科学论证和前期工作,创造条件积极开展以滇中引水为重点的跨流域水资调配置工程建设,努力提升滇中等重点资源性缺水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统筹解决资源性缺水问题,满足城乡 人饮、工业用水、粮食主产区灌溉用水和改善生态环境生态用水需求。 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集中力量,重点建设国家、省级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确定的重点粮食主产地区灌区水利建设。 加强新灌区建设。 加快实施中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工程。 大力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建设。 加强重点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现代化灌排渠系、雨水积蓄利用、末级渠系节水改造等工程。 全力推进中低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