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设计课程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v= 北华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宋东宪机设 121 20202001000323 课程设计 12 箱座底凸缘厚度 2b  b 20 地脚螺钉直径 fd  ad f M20 地脚螺钉数目 n 查手册 6 轴承旁联结螺栓直径 1d fdd  M14 机盖与机座联结螺栓直径 2d 2d =( ) fd M10 轴承端盖螺钉直径 3d 3d =( ) fd 8 视 盖螺钉直径 4d 4d =( ) fd 8 定位销直径 d d=( ) 2d 8 fd , 1d , 2d 至外箱壁的距离 1C 查手册表 11—2 26 20 14 fd , 2d 至凸缘边缘距离 2C 查手册表 11—2 24 14 外箱壁至轴承端面距离 1l 1l = 1C + 2C +( 5 10) 40 大齿轮顶圆与内箱壁距离 1 1  10 齿轮端面与内箱壁距离 2 2  10 箱盖,箱座肋厚 mm,1  , 11  mm 7 7 轴承端盖外径 2D DD2 +( 5 ) 3d 72( 1 轴) 85( 2 轴) 115( 3 轴) 轴承旁联结螺栓距离 S 2DS 12( 1 轴) 85( 2 轴) 115( 3 轴) 六、轴的设计计算  输入轴的设计计算 结果见表 北华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宋东宪机设 121 20202001000323 课程设计 13 图 输入轴示意图 按扭距初算轴的最小直径,选取轴的材料为 45钢,调质处理 根据教材 1 1 23153 7 0 0  AP 取表 110m i n  nPAd mm 即 dmin=19mm 有键槽将直径增大 45%,则 d=19( 1+5%) = 所以 d=20mm ( ) 轴的结构设计 a) 轴上零件的定位,固定和装配 二级减速器中可将齿轮安排在箱体前端,相对两轴承对称布置,齿轮左面由轴肩定位,右面用套筒轴向固定,周向用平键连接。 两轴承分别以轴肩和套筒定位。 b) 确定轴各段直径和长度 由手册 查 得 C= h=2C=3mm 因为输出轴的最小直径显然是安装联轴器 输 出轴的直径,联轴器的计算转矩 Tca=KAT1,查教材 P351 表 141,取KA= 则: Tca=KAT3==m。 查标准 GB/T43232020 选 LT8 型弹性 套 柱销 联轴器,其公称转矩为 710Nm,半联轴器孔径 d=24mm,半联轴器长度L=112mm, L1=84mm。 初选 32020 型圆锥滚子轴承,其尺 寸dDT=30mm55mm17mm。 考虑齿轮端面和箱体内壁,轴承端面与箱体内壁应有一定矩离,取齿轮距箱体内壁的距离a=5mm 滚动轴承距箱体内壁的距离 s=5mm,各段长度及直径如下: 1 段: mmd 301  长度: mmL 581  mmd in  北华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宋东宪机设 121 20202001000323 课程设计 14 2 段: mmhdd 37212  长度: mmL 502  3 段: mmhdd 40223  长度: mmL  4 段: mmd 494  长度: mmL 984  5 段: mmd 405  长度: mmL 245  6 段: mmd 616  长度: 356L mm 由于轴承由轴肩和套筒定位,所以轴要比轴承的宽度小 2mm c) 按弯矩复合强度计算 a) 求圆周力(根据教材 P198 式 103) Nmz Tdm TF dt )(253 )( 22 31 111   ( ) b) 求径向力 rF ,根据教材 P189,可得 431820ta n81 3 8 51 .c o o sta nFF tr   =( ) 轴向力:  4318s20t a n81 3 8 5111 . i nt a nFF t  =( ) c) 轴承所承担的力由一对圆锥滚子轴承分担 扭矩 T= m    1 690rBYrAY FF FF    NFBYAY 8140619 ( )    tBztAz FF FF    NF BzAz 408 841793 ( ) mmd 301  mmd 372  NFt  NFr  NF    NFBYAY 8140619   NF BzAz 408 841793 北华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宋东宪机设 121 20202001000323 课程设计 15 图 输入轴受力分析图 d) 危险截面的弯矩 mN....FM AYc  40351602650619502601 mN....FM AZc  544702650841793026502 ( ) mN.)..()MM(M ccc  29505447416 2122212 221( )  22)( )( aTMM CecmN..).(  5204045302950 22 )( ( ) 校核危险截面 C的强度  dM ece M P aM P a. 60453410 1052 23  ( ) 所以,该输入轴的强度足够 图 弯矩、扭矩图  输出轴的设计计算 c  4035161 c  54472 c  2950 mNM ec  52 Mpae 45 北华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宋东宪机设 121 20202001000323 课程设计 16 图 输出轴示意图 按扭矩初算轴径 选用 45调质钢,硬度 217~255HBS 根据教材 370P 表 153 式 152 取 1120 A 330  nPAd mm( ) 选择圆锥滚子轴承,由《机械设计手册》第四版第三卷得其型号为 33010 mmd 401  mmL 821  mmd 472  mmL 502  mmd 503  mmL 303  mmd 604  mmL 864  mmd 635  mmL 85  mmd 556  mmL 586  mmL 2991  轴的结构设计 1) 轴上零件定位,固定和装配 圆柱齿轮安装在两轴承之间,圆柱齿轮的第一端与轴肩固定,另一端与轴承间的套筒固定,周向采用键过渡配合,两轴承分别与轴肩、套筒定位,另一端与端盖装配固定。 2) 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前已有叙述 d= mmd 401  mmd 472  mmd 503  mmd 604  mmd 635  mmd 556  北华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宋东宪机设 121 20202001000323 课程设计 17 3) 按弯矩复合强度计算 a) 求圆周力 tF 已知 T3= N..mzTF t 47325512052 48832022 3  ( ) b) 由教材式 P198 式 103 N...t a nFF tr 971 1 7 1360473 2 5 520   ( ) c)轴承所承担的力 由一对圆锥滚子轴承分担 扭矩 T3=    062199 0137199rBYrAY FF FF    BYAY 1365 8806    062199 0137199tBztAz FF FF    BzAz 31 14 22241 ( ) 图 输出轴受力分析图 d) 转矩 mN...FM AYC  500 6 2088 0 60 6 201 tF = 971171r    BYAY 1365 8806   BzAz 31014 22241 北华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宋东宪机设 121 20202001000323 课程设计 18 mN....FM AZc  9 5 8 2138062022 2 4 106202 ( ) mN.).()MM(M ccc  671479313850 2122212 221 ( 6 . 1 6)mNaTMM CeC  2 0 0)3 0 5 () 4 7()()( 22232 ( ) 校核危险截面 C 的强度 MPAMPAdM ece 1 0 0 22 ( ) 所以,该输入轴的强度足够 图 扭矩弯矩图  传动轴的设计计算 mNM c  501 c  951382 c  67147 mNM ec  200 MPAe  北华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宋东宪机设 121 20202001000323 课程设计 19 图 传动轴示意图 按扭矩初算轴径 选用 45调质钢,硬度 217~255HBS 根据教材 370P 表 153 式 152 取 1150 A 220  nPAd mm( ) 选择圆锥滚子轴承,由《机械设计手册》第四版第三卷得其型号为 33206 mmd 301  mmL 241  mmd 342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